基于BIM的建設工程柔性管理模式分析
[Abstract]:BIM technology will lead to a new revo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future. Compar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BIM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is paper combines BIM technology with flexible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BIM 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e of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brought by BIM from four aspects: flexibility of planning function, flexibility of organization function, flexibility of leadership function and flexibility of control function.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共煙臺市委黨校;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17210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1200219168)
【分類號】:TU71;TU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友全;劉欣;;基于BIM的大型建設項目扁平化組織結構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3年01期
2 李建成;;建筑信息模型與建設工程項目管理[J];項目管理技術;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國琴;建筑業(yè)勞動力未來供給趨勢及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良麗;方婉蓉;吳子昊;王小濤;;淺析BIM技術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優(yōu)勢[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3年01期
2 黃求山;;基于BIM下業(yè)主方的項目管理模式探討[J];安徽建筑;2013年06期
3 朱小林;殷寧宇;;我國建筑業(yè)勞動力市場的變動趨勢及對建筑業(yè)的影響[J];改革與戰(zhàn)略;2014年06期
4 張?zhí)K;;基于改進的4D模型的可視化施工管理系統(tǒng)[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9年04期
5 李明;豐景春;洪玉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信息流模型研究[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6 周毅;李曦;陳永祥;;工程設計中應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主要障礙與對策[J];建筑經濟;2012年11期
7 唐曉靈;田晨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擴散與應用研究[J];建筑經濟;2013年06期
8 胡二潘;周慶英;;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費用控制與進度控制[J];科技傳播;2013年16期
9 楊娟;張星;;建設項目信息集成模型與支撐技術標準[J];施工技術;2009年10期
10 陸建飛;姚曉東;虞莉麗;;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可視化項目管理系統(tǒng)研究[J];施工技術;2012年2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婷;企業(yè)一線員工體面勞動感知的意義構建及對敬業(yè)度的影響機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毋震;家用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設計[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韜;基于BIM的商業(yè)地產項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陶敬華;BIM技術和BLM理念及其在海洋工程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牟茗;四維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5 曾敏敏;裝配式臨時架體的數(shù)字化信息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牛博生;BIM技術在工程項目進度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7 楊東旭;基于BIM技術的施工可視化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8 黃子浩;BIM技術在鋼結構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汪久中;節(jié)能建筑的全壽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3年
10 王笑世;中油二建吊裝公司的競爭戰(zhàn)略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長子中;;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念透視[J];北方經濟;2009年09期
2 尉建文;張網成;;農民工留城意愿及影響因素——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尹德挺;;北京市流動人口的空間流動和職業(yè)流動[J];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4 李富田;四川流動人口的職業(yè)結構分析——兼論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行業(yè)分布[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5 周均旭;江奇;;中部產業(yè)轉移的經濟效應及對勞動力就業(yè)的影響——以湖北蘄春為例[J];當代經濟;2012年03期
6 李湛;;企業(yè)勞動合約期限和勞動力短缺關系的理論和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08年06期
7 范小玉,且淑芬;2002年我國農村轉移勞動力凈增1349萬人[J];調研世界;2003年04期
8 范小玉;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調研世界;1997年03期
9 馬穎;朱紅艷;;地區(qū)收入差距、剩余勞動力流動與中西部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基于中國區(qū)域發(fā)展的經驗對托達羅-菲爾茨模型的擴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10 甘滿堂;社會學的“內卷化”理論與城市農民工問題[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志浩;中國農民工流動行為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2 方莉;中國勞動力供求變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輝;勞動力市場扭曲背景下農民工就業(yè)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1年
2 江小容;中國農民工回流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廣東建設工程招(投)標信息(二一)[J];廣東建材;2005年08期
2 ;廣東建設工程招(投)標信息(三十四)[J];廣東建材;2006年11期
3 ;廣東建設工程招(投)標信息(三十七)[J];廣東建材;2007年02期
4 高莉莉;;淺談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的途徑[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廣西地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08年08期
6 王婷;;上海市建設工程質量指數(shù)理論研究與應用[J];建筑經濟;2010年02期
7 ;福建省同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J];福建建筑;2010年01期
8 劉寒;胡永健;;建設工程遠程評標系統(tǒng)探索[J];河南建材;2010年05期
9 管書賢;;丘陵地帶建設工程的平基土石方測算法[J];建筑技術;1985年04期
10 ;建設部關于轉發(fā)《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的通知[J];中國勘察設計;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文;;項目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工程中的應用[A];二○○九年全國電力企業(yè)信息化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沈定亮;;制度加科技 推進建設工程電子化招投標[A];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經驗匯編(第一輯)[C];2013年
3 欒俊;;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促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協(xié)調發(fā)展[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4 趙建國;王麗;;強化管理促進建設工程質量提高[A];建設工程理論與實踐(第二輯)[C];2005年
5 肖自力;;試論弘揚張谷英民俗文化在鄉(xiāng)村道德建設工程中的積極意義[A];2012洞庭湖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2年
6 夏鳴;;江蘇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實踐經驗[A];中國智庫經濟觀察(2013年第1輯)[C];2013年
7 董永峰;王學兵;;淺議我省建設工程電子化招投標發(fā)展[A];第五屆西北五。▍^(qū))建設工程招標辦、交易中心主任聯(lián)席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8 楊瑩;郭東霞;;如何看待建設工程檢測機構市場化[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9 郭欣紅;;對專項治理建設工程商業(yè)賄賂的探討[A];七省市第八屆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10 肖自力;;試論弘揚張谷英民俗文化在鄉(xiāng)村道德建設工程中的積極意義[A];湖南省農業(yè)系統(tǒng)工程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董子華;依法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N];中國建設報;2003年
2 王萍;要求加強汛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工作[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3 記者 曹林生;全省農村寄校建設工程進展情況(甘南片)匯報會召開[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7年
4 王遠發(fā);省“兩基”辦督查我州“寄校建設工程”項目實施情況[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7年
5 毛輝成 王春華;夏河加快“寄校建設工程”項目進度[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7年
6 記者 莊云鋒;“泉城學者”建設工程啟動[N];濟南日報;2006年
7 王靜艷;我市建設工程將代表省接受“國檢”[N];齊齊哈爾日報;2006年
8 石巖;遏制建設工程“老賴”[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9 馮堤;關于實施“品牌吉林”建設工程的建議[N];協(xié)商新報;2007年
10 林克壯;汕頭多措并舉加強建設工程勞保費管理[N];中國建設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小龍;建設工程數(shù)字化管理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孫杰;建設工程契約信用制度與體系構建[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3 趙雪鋒;建設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李永奎;建設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論與實現(xiàn)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張憲;復雜性視角下基于Agent的建設工程項目集成管理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威;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法在我國建設工程中的應用分析[D];清華大學;2012年
2 歐陽浩;建設工程糾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3 張巧玲;建設工程質量評價體系與機制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4 屈春麗;我國建設工程法律體系缺陷與對策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5 王志娟;我國建設工程擔保制度的法律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孫建生;論我國建設工程索賠制度的完善[D];山東大學;2012年
7 馮麗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孟志軍;河北省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jiān)督的發(fā)展與完善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9 胡曉強;河北省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jiān)督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10 蔡心田;建設工程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409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40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