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融后預應力混凝土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研究
本文選題:凍融 + 預應力混凝土。 參考:《建筑材料學報》2015年06期
【摘要】:試驗研究了5根預應力混凝土梁經歷不同凍融循環(huán)次數(shù)后的承載性能,通過試驗數(shù)據(jù)及借鑒前人關于凍融后混凝土應力、抗拉強度等力學性能變化的研究成果,參考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得出了經歷n次凍融循環(huán)后預應力混凝土梁矩形應力圖的受壓區(qū)高度與中和軸高度的比值βn、預應力混凝土梁矩形應力圖的應力值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的比值α′n以及界限破壞時截面相對受壓區(qū)高度ξb的計算公式,從而給出了凍融后預應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階段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將理論計算值、試驗值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上述計算公式能反映凍融作用后預應力混凝土梁在使用階段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一般規(guī)律.
[Abstract]:The load-bearing performance of fiv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fter different freeze-thaw cycles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test data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freezing and thawing, such as stress, tensile strength, etc. Referring to GB 50010-2010, the ratio of the height of the compression zone to the height of the middle axis of the rectangular stress diagram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n freeze-thaw cycles is obtained,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rectangular stress diagram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to the height of the neutral axis is obtained. The ratio of the force value to the design value of the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height of the section relative to the compression zone when the limit is destroyed, The formula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normal se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freeze-thawing is given,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value and test value are compared. The above formulas can reflect the general law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normal se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freeze-thaw action.
【作者單位】: 安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江蘇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基金】:建筑技術實訓基地項目(中央財政支持)(34113042613) 安徽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項目(20101474)
【分類號】:TU528.0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宏;徐敏;陳麗華;柳炳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受彎承載力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2 王康平,胡生生,張京穗;框架柱端有效受彎承載力的算法新探[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學報;1998年03期
3 金偉良;夏晉;蔣遨宇;王海龍;;銹蝕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計算模型[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11期
4 楊生貴,楊斌;圓形截面鋼筋混凝土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J];建筑科學;2004年01期
5 屈華靜;王興國;張賀峰;葛楠;;樓板開角縫后框架梁端受彎承載力計算[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6 朱海堂,丁自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與樁帽節(jié)點的受彎承載力[J];水運工程;1997年07期
7 潘立;植筋增大框架梁端受彎承載力的新方法[J];建筑結構;2005年07期
8 廖秋春;;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受彎承載力計算方法的商榷[J];建筑結構;2010年S1期
9 吳二軍;閆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端受彎承載力放大系數(shù)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0年12期
10 羅青兒;金晶;程文p<;;受拉區(qū)現(xiàn)澆樓板對框架梁受彎承載力的影響研究[J];特種結構;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狄龍;邸小壇;徐騁;;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比較[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2 葉列平;林旭川;馮鵬;;高強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安全儲備及經濟性分析[A];首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夏廣政;夏冬桃;;混雜纖維增強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彎承載力計算方法[A];第十二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陳永秀;陸洲導;李剛;;碳纖維片材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方法[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3年
5 何政;李光;;應用MonteCarlo重要性抽樣法分析FRP筋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可靠度[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6 汪海東;曾志興;;基于混凝土力學的CFRP加固RC梁受彎承載力計算與分析[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馳;H形鋼梁與箱形柱剛性連接的極限受彎承載力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2 賀麗平;GRC高速鐵路聲屏障板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3 邱慶隆;銹蝕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及有限元分析[D];長安大學;2012年
4 李愛文;配HRBF500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承載力試驗研究及可靠度分析[D];華僑大學;2011年
5 韓雪;鋼筋混凝土開孔梁受彎承載力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6 張丹偉;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10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11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