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通用程序計算深覆蓋土層地震反應的幾個問題
本文選題:深覆蓋土層 + 地震反應 ; 參考:《振動與沖擊》2015年04期
【摘要】:討論了利用ANSYS和LS-DYNA程序進行深覆蓋土層地震反應時域計算時所涉及的幾個問題。綜合前期研究成果,通過對比通用程序的數(shù)值計算結果,分析了數(shù)值計算時土層計算范圍的選取及單元網格劃分、阻尼矩陣的形成等對計算精度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在確定深覆蓋土層阻尼矩陣的比例系數(shù)時,土層基頻與地震激勵主要特征頻率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當前者小于后者,特別是遠小于后者時,應基于土層的基頻與地震激勵的主要特征頻率來形成阻尼矩陣的比例系數(shù);豎向、橫向網格尺寸及人工邊界的選取會對計算的結果造成顯著影響。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time-domain calcula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of deep overburden soil using ANSYS and LS-DYNA programs.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general program, the effects of soil layer calculation range, grid division and damping matrix formation on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he soil layer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of earthquake excit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of the damping matrix of the deep overlying soil layer, and the present is less than the latter, especially when the latter is far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The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of damping matrix should be forme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soil layer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of earthquake excit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vertical, transverse mesh size and artificial boundar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11BAG07B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315301)
【分類號】:TU4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宗福開;波傳播問題中有限元分析的頻散特性及離散化準則[J];爆炸與沖擊;1984年04期
2 廖振鵬;;近場波動問題的有限元解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4年02期
3 潘旦光,樓夢麟;基巖彈性剛度對土層地震反應的影響[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4年04期
4 李小軍,廖振鵬,關慧敏;粘彈性場地地形對地震動影響分析的顯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J];地震學報;1995年03期
5 楊燕;樓夢麟;;汶川地震中遠場深覆蓋土層動力反應分析[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6 喬冠東;樓夢麟;;大型沉井基礎地震反應分析中側向邊界的影響[J];工程力學;2012年S1期
7 潘旦光,樓夢麟,董聰;一致輸入作用下土層的地震反應分析[J];計算力學學報;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振濤;吳體;高永昭;張俊發(fā);;采用有限元模擬自由場地震響應的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2 ;THE PROPAGATION OF ELASTIC STRESS WAVES IN A CONICAL SHELL UNDER AXIAL IMPULSIVE LOADING[J];Acta Mechanica Sinica;1987年02期
3 ;A 1D time-domain method for in-plane wave motions in a layered half-space[J];Acta Mechanica Sinica;2007年06期
4 時剛;高廣運;張軍;;評價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加固效果的新思路[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5 王滿生;潘旦光;周錫元;;基于土層集總參數(shù)模型的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潘旦光;樓夢麟;;河谷地形對土層地震反應的影響[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7 張磊;胡時勝;;混凝土層裂強度測量的新方法[J];爆炸與沖擊;2006年06期
8 李山有,王學良,周正華;地震波斜入射情形下水平成層半空間自由場的時域計算[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蘭景巖;劉紅帥;呂悅軍;彭艷菊;;表層土剪切波速的不確定性對地表設計譜平臺值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錢勝國;結構動力有限元分析步長△t的選擇[J];長江科學院院報;198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伯艷;陳厚群;;拱壩壩肩抗震穩(wěn)定分析[A];計算力學研究與進展——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2 李杰;;生命線工程研究中的關鍵力學問題——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特邀報告[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3年
3 洪海春;黃偉生;畢雪梅;高德潛;;農村民居集中住宅區(qū)工程場地抗震設防要求確定原則探討[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4 劉必燈;李小軍;周正華;喻煙;彭小波;;SV波入射下V型河谷地形及地質條件對地震動峰值的影響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5 梁波;王志勇;;溶洞存在對隧道的地震動力響應的影響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1)[C];2009年
6 劉紅帥;唐立強;劉德東;鄭志華;;基巖場地軟弱夾層對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白建方;樓夢麟;;基于約束模態(tài)綜合法的土層等效線性化分析[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8 白建方;樓夢麟;;考慮局部非線性的復雜場地地震反應分析的約束模態(tài)綜合法[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9 喬冠東;樓夢麟;;大型沉井基礎地震反應分析中側向邊界的影響[A];第20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1年
10 李斌;高華平;;下?lián)P子—南黃海區(qū)內的NNW向構造的控震作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強;半無限土體的數(shù)值模擬及動力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運葉;旋轉長桿彈垂直侵徹水泥靶時應力波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3 賀萬里;基于土—結構相互作用的地鐵車站抗震的動力有限元響應分析[D];中南大學;2011年
4 李燕杰;一種地震動區(qū)劃方法及其在震后烈度快速評估中的應用[D];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
5 鐘彪;強地震條件下路基與橋臺的耦合動力響應和破壞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馬博琳;龍門山構造帶北段活動構造及其對水系的控制作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7 姚軍;地鐵地下結構地震響應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米樞;地鐵車站對地震動的影響[D];天津大學;2010年
9 李杰;地震作用下細長結構對樁基的反饋作用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10 甄澄;飽和地基上基礎動力剛度的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雨;葉為民;唐益群;陳天聆;;上海軟土場地的地震反應特征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2 錢七虎 ,陳震元;沖擊波作用下淺埋結構復土層中的卸荷波[J];爆炸與沖擊;1982年01期
3 廖振鵬;楊柏坡;袁一凡;;三維地形對地震地面運動的影響[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1年01期
4 廖振鵬;無限彈性介質中暫態(tài)標量波問題的有限模型[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2年04期
5 廖振鵬;;近場波動問題的有限元解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4年02期
6 李小軍,廖振鵬,杜修力;有阻尼體系動力問題的一種顯式差分解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2年04期
7 曾心傳,秦小軍;土層對地震的隨機反應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8年03期
8 袁一凡,廖振鵬;彈性半空間位錯內源的數(shù)值解[J];地震學報;1984年03期
9 顧夢林,駱鳴津,睢建設;上海佘山壓容式鉆孔應變儀觀測資料的調和分析[J];地震學報;1986年02期
10 徐永林,熊里軍,章純,趙志光;用強震儀記錄資料研究上海地表土層的地震動放大反應[J];地震學報;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白建方;樓夢麟;;考慮局部非線性的復雜場地地震反應分析的約束模態(tài)綜合法[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英成;張國彬;陳清軍;;考慮設計地震分組的深覆蓋軟土場地反應譜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4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9030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90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