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單軸受拉性能與本構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14 18:57

  本文選題: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 + 軸心受拉; 參考:《武漢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摘要】:纖維混凝土因其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己在國內(nèi)外土木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單一纖維混凝土一般只具有某些特定方面的優(yōu)越性能,這導致其在推廣應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摻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纖維的混雜纖維混凝土,可因纖維的多重增強效果而同時具有優(yōu)良的強度、韌性、耐久性等綜合性能,越來越受到科研界和工程界的關注。迄今為止,關于單一纖維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和理論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研究成果也臻于成熟,而關于混雜纖維混凝土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現(xiàn)行規(guī)范中也缺乏相關的條文規(guī)定。關于混雜纖維混凝的力學性能和本構關系,尚有不少問題亟待深入研究。鑒于此,本文在課題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51078295),通過軸心受拉試驗,系統(tǒng)研究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以下簡稱混雜纖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軸心受拉本構關系,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考慮纖維種類、長徑比、體積摻量三個主要因素,設計制作35組105個混雜纖維混凝土試件,通過軸心受拉試驗,分析鋼纖維和聚丙烯纖維的體積摻量、長徑比對混雜纖維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的影響;通過回歸分析,建立關于纖維特征參數(shù)的初裂強度、峰值強度、收斂強度的計算公式。結果表明: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明顯優(yōu)于同配比的基體混凝土,初裂強度平均提高32.7%、峰值強度平均提高47.5%。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時,增加鋼纖維摻量能有效提高初裂強度,大幅提高峰值強度;增加聚丙烯纖維摻量能有效提高初裂強度,提高峰值強度;增加鋼纖維長徑比能提高初裂強度和峰值強度。 (2)基于試驗結果,綜合運用統(tǒng)計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纖維對混雜纖維混凝土軸心受拉應變的影響;建立了關于纖維特征參數(shù)的初裂應變、峰值應變、收斂應變的計算公式。結果表明: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的軸心受拉變形能力均明顯優(yōu)于同配比的基體混凝土,初裂應變平均提高25.8%,峰值應變平均提高85.3%。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時,增加鋼纖維摻量能有效提高受拉初裂應變,顯著提高峰值應變;增加聚丙烯纖維摻量能顯著提高初裂應變,有效提高峰值應變;增加鋼纖維長徑比能適當降低初裂應變,有效提高峰值應變。 (3)通過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建立混雜纖維混凝土的受拉斷裂破壞模式,揭示其受拉斷裂破壞機理。研究表明:混雜纖維混凝土的受拉破壞緩慢而穩(wěn)定,呈現(xiàn)明顯的塑性特征;其軸心受拉全過程可分為六個階段:彈性受力階段、細觀裂縫擴展階段、宏觀裂縫擴展階段、斷裂發(fā)生階段、持續(xù)破壞階段、收斂階段,鋼纖維和聚丙烯纖維在各階段發(fā)揮了不同的逐級阻裂和增強作用。 (4)基于實測的軸心受拉應力-應變?nèi),通過理論分析和推導,提出了關于纖維摻量和長徑比的混雜纖維混凝土軸心受拉應力-應變曲線方程,該方程能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中的混凝土單軸受拉應力-應變曲線方程相銜接。研究結果為完善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有關條文提供理論支持和試驗依據(jù),并為纖維混凝土工程設計及分析提供參考。 最后,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U528.5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靚;;淺談混雜纖維混凝土的增強機理[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2 張沖;寧博;;混雜纖維混凝土地鐵管片數(shù)值模擬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2年10期

3 周明芳;;混雜纖維混凝土動力特性的試驗研究[J];江西科學;2008年04期

4 晁俊豪;;混雜纖維混凝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建筑;2010年07期

5 方和江;李新;;混雜纖維混凝土疲勞試驗研究[J];建材世界;2010年06期

6 王成啟;;不同幾何尺寸混雜纖維混凝土物理模型的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0年06期

7 楊昌泉,農(nóng)升河,陳自德;摻超混雜纖維噴射混凝土的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1999年Z2期

8 付兆崗,李鐵翔;混雜纖維配筋噴射混凝土技術[J];鐵道建筑技術;2000年05期

9 王量;鞠麗艷;胡春花;;混雜纖維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年04期

10 黃忠;;混雜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明暉;劉逸平;黃小清;湯立群;;混雜纖維混凝土的彎曲疲勞性能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潘炳衡;劉逸平;湯立群;黃小清;;混雜纖維混凝土沖擊壓縮特性的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黃忠;;混雜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及其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鞠艷麗;張雄;;混雜纖維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黃忠;鄭蕓芳;;混雜纖維混凝土強度性能研究[A];高性能砼與高性能減水劑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張元元;徐禮華;徐浩然;;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強度試驗研究[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7 史文革;田穩(wěn)苓;王曉偉;張海輝;;混雜纖維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焦紅娟;劉麗君;史小興;;混雜纖維在噴射混凝土中應用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李晗;高丹盈;趙軍;;高溫后混雜纖維高強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A];第十二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楊禮明;余紅發(fā);麻海燕;;高性能混雜纖維增強膨脹混凝土的硫酸鎂應力腐蝕[A];全國混凝土新技術、新標準及工程應用——“全國混凝土新技術、新標準及工程應用”學術交流會暨混凝土質(zhì)量委員會和建筑材料測試技術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梅國棟;鋼—聚丙烯混雜纖維混凝土單軸受拉性能與本構關系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2 尤志國;混雜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梁式構件的彎剪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勝兵;混雜纖維增強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丹丹;鋼—聚丙烯混雜纖維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2 楊龍超;混雜纖維—箍筋受彎構件抗剪性能試驗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3 周云龍;混雜纖維替代箍筋梁抗剪性能試驗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李小龍;混雜纖維/水泥基輕質(zhì)保溫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濟南大學;2015年

5 胡星宇;聚乙烯醇、玄武巖混雜纖維混凝土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閆毅;混雜纖維高強混凝土沖擊劈裂拉伸試驗與仿真[D];廣州大學;2015年

7 鮑威;混雜纖維混凝土凍融損傷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左祥祥;再生磚骨料混雜纖維混凝土剪切性能[D];鄭州大學;2016年

9 曹軍偉;聚乙烯醇/纖維素混雜纖維增強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10 董浩林;混雜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17505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7505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84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