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圖像中建筑物模型分析與重建
本文選題:合成孔徑雷達 切入點:建筑物模型分解 出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合成孔徑雷達(SAR)是一種以小孔徑天線利用脈沖技術,合成孔徑原理實現(xiàn)的具有高分辨率的新型雷達系統(tǒng),較之原有的雷達系統(tǒng),其功能得到質(zhì)的變化。SAR可以對局域目標進行成像識別,同時在遙感應用方面表現(xiàn)出巨大的潛能,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信息幫助人們探索地表目標。SAR具有全天候,遠距離,高分辨率等優(yōu)點,對國家的國防信息化建設,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SAR技術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和青睞,是當前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技術領域。本文對SAR成像系統(tǒng)、SAR成像原理及特點、SAR圖像的多種特性以及SAR圖像中常見建筑物散射效果做了詳細的介紹。并根據(jù)SAR圖像中矩形建筑物的散射特性,給出了矩形建筑物的分解模型,用以具體闡釋SAR圖像中矩形建筑物的特點。同時給出了用以建立目標幾何空間維度信息和圖像特征之間關系的數(shù)學公式,將模糊的問題轉(zhuǎn)化為詳細的空間幾何結(jié)構(gòu)關系對圖像的特征進行提取。然后,根據(jù)矩形建筑物模型,給出了一種新的檢測和重建算法,包括基于匹配度算法的特征提取以及建筑物重建過程。但是,該方法的使用環(huán)境仍然有著很多的局限性,在多散射效果的情況下、復雜噪聲的影響以及相鄰對象的相互影響與遮擋的情況下,仍然不能很好對目標建筑物進行三維重建,更先進以及更好的檢測和重建算法將值得進一步的研究,以應用在更復雜的場景。
[Abstract]: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a new type of radar system with high resolution, which is realized by using pulse technology and synthetic aperture principle with small aperture antenna,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radar system. Its function can be changed qualitatively. SAR can be used to image and identify local target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great potential in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and provides people with more information to help people explore the surface target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solu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 SAR technolog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favor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AR imaging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s well as the scattering effects of buildings in SAR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moments in SAR images,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AR imaging system.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building, The decomposition model of rectangular building is given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tangular building in SAR image, and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 is given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mension information of object geometry space and image feature. The fuzzy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detailed spatial geometric structure relation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the image.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ctangular building model, a new det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includes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matching degree algorithm and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process. However, the environment of this method still has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case of multi-scattering effe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noise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occlusion of adjacent objects, the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arget buildings is still not good. More advanced and better det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will b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o apply in more complex scenarios.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U198;TN957.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斯波特5衛(wèi)星商業(yè)圖像分辨率將達2.5m[J];國際太空;1997年05期
2 冉隆科;;透過美國國家圖像和測繪局看美國重塑信息優(yōu)勢[J];現(xiàn)代兵器;2001年03期
3 秦奇;;谷延鋒:以圖像探索世界的智者[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3年11期
4 孫政,鄧俊輝,唐澤圣;基于狹縫圖像的四維光場模型[J];工程圖學學報;2000年03期
5 王卓;焦淑紅;鄧磊;;基于降低圖像分辨率的紅外目標跟蹤方法[J];應用科技;2007年03期
6 謝超賢;蒙慧華;龍騰河;羅煥江;;淺談移動DR系統(tǒng)在大規(guī)模體檢當中的應用[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9年06期
7 王江寧;紀力強;;昆蟲圖像特征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2期
8 南棟;畢篤彥;許悅雷;王世強;婁小龍;;基于暗原色先驗的圖像去霧算法[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0期
9 賀召卿;張冰塵;詹學麗;李建雄;;利用機載SAR圖像仿真星載SAR圖像[J];現(xiàn)代雷達;2006年06期
10 董銀文;苑秉成;王航宇;石釗銘;;圖像信息在艦炮遠程對岸精確打擊中的應用探討[J];電光與控制;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江寧;紀力強;;昆蟲圖像特征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楊德強;蘇光大;徐天偉;;一種基于幻想臉的人臉圖像分辨率提升新技術[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張莉;李佩臻;;用Photoshop對1:1萬DRG入庫數(shù)據(jù)的處理[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wǎng)中南分網(wǎng)第二十一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任曉暉;龔勇清;;體全息存儲再現(xiàn)圖像分辨率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廖熠;趙榮椿;;一種基于小波分層模型的自然景物圖像表面恢復算法[A];第十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1)論文集[C];2001年
6 劉達;李樞平;;對DCI數(shù)字影院技術規(guī)范中圖像分級技術的理解[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技術文集[C];2007年
7 湯敏;王惠南;;基于IDL語言的醫(yī)學圖像可視化初步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趙源萌;鄧朝;張馨;張存林;;被動式人體太赫茲安檢成像的分辨率增強算法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9 張尚軍;徐光;祁小江;;影響CR膠片質(zhì)量原因的探討[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0 何東曉;隋守鑫;劉微;;高清透霧攝像機的研發(fā)及在交通領域的應用[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智能交通與安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筱霞;陳永常;PHOTOSHOP中圖像分辨率的設置[N];中國包裝報;2002年
2 王樹連;從購買圖像到租用衛(wèi)星[N];中國測繪報;2003年
3 楊興平;如何抓取指定分辨率的圖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4 李鑫;飛利浦200BW8商務人士明智新寵[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5 記者 曾遺榮邋通訊員 冷承秋 實習生 向哲林;美國一高科技公司將落戶武漢[N];湖北日報;2007年
6 唐鳳碧;正確運用數(shù)碼相機分辨率[N];中國攝影報;2007年
7 ;創(chuàng)維TWH-43L(DLP)光顯背投圖像不良的檢修[N];電子報;2008年
8 WLF;細說分辨率[N];電腦報;2003年
9 宏杉;感受專業(yè)動力[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10 宋連黨;家庭VCD像冊大制作[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輝群;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視網(wǎng)膜圖像的互操作性及其血管網(wǎng)絡定量分析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田虎;單目圖像的深度估計[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唐玉芳;商品圖像分類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4 賈勇;建筑物透視探測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黃仁杰;非可控條件下人臉識別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王洪;航空光電平臺圖像穩(wěn)定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孫艷;基于內(nèi)容圖像檢索與敏感圖像過濾的若干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趙瑩;基于分形幾何學的圖像信息表示及其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唐穎軍;基于語義主題模型的圖像場景分類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10 陸麗;基于人臉圖像的性別識別與年齡估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棟;面向CTA圖像的冠脈血管分割算法研究和血管狹窄度分析[D];浙江大學;2015年
2 龔若皓;基于嵌入式移動GPU的圖像編解碼并行優(yōu)化[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曹福來;發(fā)動機燃油噴霧圖像篩選及處理方法的分析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曹飛寒;高速高分辨率工業(yè)相機系統(tǒng)設計[D];蘇州大學;2015年
5 夏桂林;航海視覺增強系統(tǒng)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6 劉靜;SAR圖像建筑物的三維信息提取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7 王玉萍;基于OCT圖像的青光眼病變定量分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8 劉瀟;自動色彩均衡算法的優(yōu)化[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宋慶歡;場景識別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5年
10 鹿曉龍;非均相液體制劑沉降自動監(jiān)測方法及裝置的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677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67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