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層場地地震反應分析中阻尼矩陣建模的討論
本文選題:成層場地 切入點:有限元法 出處:《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4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分別采用等效線性化頻域法和有限元時域法對成層場地進行了地震反應分析,通過對比時域解和頻率解,探討了成層場地地震反應有限元時域分析中阻尼矩陣的建模方式對計算精度的影響。數(shù)值分析結果表明:整體Rayleigh比例阻尼矩陣不適合于各層土層阻尼不同的成層場地的阻尼矩陣建模,應該采用在單元級上建立Rayleigh比例阻尼矩陣,然后組成整體阻尼矩陣;確定單元Rayleigh阻尼矩陣的比例參數(shù)時,所有土層統(tǒng)一選取第二個頻率ωn,對精確計算土層的加速度響應影響很大,對土層的位移響應影響有限;本文提出一種根據(jù)頻域法計算得到的土層傳遞函數(shù)幅值譜進行分層選取ωn值確定單元Rayleigh阻尼矩陣比例系數(shù)的方法,該方法的時域解與頻域解非常吻合。
[Abstract]:The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time domain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layered site, and the time-domain solution and the frequency solution ar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modeling mode of damping matrix on calculation accuracy in finite element time-domain analysis of seismic response of stratified site is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l Rayleigh proportional damping matrix is not suitable for different layers of layers with different damping. Damping matrix modeling of the site, The Rayleigh proportional damping matrix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the element level, and then the global damping matrix should be formed. When determining the propor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element Rayleigh damping matrix, The selection of the second frequency 蠅 _ n for all soil layer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soil layer and a limited effect on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oil layer.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selecting 蠅 _ n value to determine the Rayleigh damping matrix proportional coefficient of the element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soil transfer function calculated by the frequency-domain method. The time-domain solution of the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requency-domain solution.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91315301)
【分類號】:TU4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利民,張晨南,潘龍,范立礎;橋梁樁土相互作用的集中質(zhì)量模型及參數(shù)確定[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2 樓夢麟;邵新剛;;土層地震反應顯式計算中阻尼矩陣系數(shù)的選取[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振濤;吳體;高永昭;張俊發(fā);;采用有限元模擬自由場地震響應的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2 王贊芝;胡如成;張鵬;吳輝琴;鄧宇;葉雁冰;黃世斌;陳勁飆;;多跨連續(xù)梁彎曲自由振動的波動解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3 武芳文;薛成鳳;;樁—土—結構相互作用對超大跨度斜拉橋隨機地震動響應影響研究(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4 武芳文;薛成鳳;;樁—土—結構相互作用對超大跨度斜拉橋隨機地震動響應影響研究(Ⅱ)[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5 陳慶;項宗方;;地下結構抗震研究現(xiàn)狀綜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6期
6 陳向紅;張鴻儒;;暗挖海底隧道地震動水壓力響應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7 金晶;尚曉江;丁樺;;地下結構震動響應數(shù)值方法研究[J];兵工學報;2008年01期
8 李立云;杜修力;;飽和多孔介質(zhì)散射問題中局部地形影響的顯式數(shù)值分析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9期
9 宋波;劉泉;李凡凡;周宏宇;;考慮樁土相互作用的大跨度鋼拱橋地震反應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10 韓斌;張濤;;彈性波在非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的波幅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伯艷;李德玉;何建濤;;施工期裂縫對拱壩靜動力響應的影響[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2 張翠然;陳厚群;涂勁;;頻率非平穩(wěn)對大崗山拱壩非線性響應的影響[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3 譙雯;劉國明;;基于黏彈性人工邊界的防洪堤動力有限元分析[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4 鐘珉;宋波;;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對斜拉橋結構性能設計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5 李杰;王鼎;;基于物理機制的地震動隨機函數(shù)模型[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6 趙源;杜修力;趙密;李立云;;地下結構地震響應中的地震動輸入探討[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7 李正農(nóng);周振綱;;墩高對矩形渡槽結構水平地震響應的影響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8 涂勁;李德玉;歐陽金惠;;高拱壩靜動力分析中自重施加方式影響的研究[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涂勁;李德玉;陳厚群;;錦屏一級水電站高拱壩整體抗震安全性研究[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10 王立濤;陳厚群;馬懷發(fā);;人工黏彈性邊界的接觸非線性問題在FEPG中的實現(xiàn)[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折勇;直角域中圓形夾雜與裂紋反平面動力的相互作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姚錦寶;考慮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軌道交通引起的環(huán)境振動及隔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郜新軍;地震及列車豎向荷載作用下大跨橋梁動力響應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秋萍;幾種結構損傷診斷方法對比研究及實驗驗證[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5 唐暉;地震波動數(shù)值模擬及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6 胡萍;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密集過渡段路基動力試驗與仿真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7 王文斌;基于脈沖實驗的地鐵環(huán)境振動響應傳遞函數(shù)預測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薛富春;富水黃土隧道隧底動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唐亮;液化場地樁—土動力相互作用p-y曲線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李帆;地鐵隧道群對地震動的影響[D];天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松;大型沉箱碼頭的非線性動力反應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鑒學升;隧道爆破對地面振動影響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子昱;大跨度雙塔斜拉橋地震反應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望球;基于Patran的水泥路面破碎機理研究及設備研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張立杰;地下水工隧洞地震響應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思佚;某公路橋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對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李征徽;高速鐵路高架線路環(huán)境振動影響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方茜;大斷面盾構過江隧道的地震響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李杰;考慮SSI效應的近斷層區(qū)橋梁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丁蘭;不同地震激勵下大跨度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廖振鵬;;近場波動問題的有限元解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4年02期
2 李小軍,廖振鵬,杜修力;有阻尼體系動力問題的一種顯式差分解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2年04期
3 李小軍,廖振鵬,,關慧敏;粘彈性場地地形對地震動影響分析的顯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J];地震學報;1995年03期
4 樓夢麟,潘旦光;滯后阻尼在土層時域分析中的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福順;王衛(wèi)英;;一種粘滯阻尼體系阻尼矩陣識別新方法[J];工程力學;2011年05期
2 黃曉峰;利用頻率響應函數(shù)矩陣識別阻尼矩陣方法研究[J];岳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韋勇,陳國平;結構非比例阻尼矩陣的建模和識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4 蔣家尚;袁永新;;基于復模態(tài)實驗數(shù)據(jù)的粘性阻尼矩陣的修正[J];振動與沖擊;2007年05期
5 王田友;丁潔民;樓夢麟;;關于軌道交通所致建筑振動的計算方法和阻尼矩陣的討論[J];振動與沖擊;2008年11期
6 蒯行成,李永紅,任恒山,陳曉波;一類振動問題中阻尼矩陣的等效方法及應用[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7 袁永新;戴華;;阻尼矩陣與剛度矩陣的一種直接修正方法[J];振動與沖擊;2009年08期
8 單濤濤;樓夢麟;陸秀麗;;地鐵引發(fā)地面振動分析中阻尼矩陣構成模式的探討[J];力學季刊;2013年0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洪明;陳浩然;;復合材料層合板有限元響應分析中阻尼矩陣研究[A];2000年大連國際海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莎莎;海洋平臺模態(tài)振型直接擴階及阻尼特性識別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2 左媛;阻尼矩陣強迫解耦法誤差分析及其修正[D];揚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044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60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