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特性數值分析
本文關鍵詞: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特性數值分析
【摘要】:針對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在路堤載荷作用下的沉降問題,結合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路堤載荷作用下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的沉降進行數值模擬計算,并根據沉降結果分析水泥攪拌樁樁體長度、樁體模量、墊層厚度及墊層模量等因素對復合地基沉降特性的影響。
【作者單位】: 軍事交通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軍事交通學院基礎部;
【分類號】:TU433
【正文快照】: 水泥攪拌樁法是處理道路軟基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利用水泥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由固化劑和軟土間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定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固結土,從而提高地基強度,增大變形模量[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曾芳金,魏超玉,王軍;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方法及有限元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柏炯;黃雨;周子舟;陳企奮;;大面積堆載下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數值模擬[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S2期
2 叢凌男;;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設計優(yōu)化[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童懷峰;高填方路基加寬后處理技術及變形性狀研究[D];鄭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陳凱杰;樁—網復合地基工作性狀的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2 蘭立江;基于損傷理論的柔性荷載下復合地基性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3 劉志方;粉噴樁復合地基沉降分析與計算[D];東南大學;2006年
4 隋海榮;粉噴樁復合地基沉降的隨機可靠度分析[D];山東大學;2007年
5 張碩;粉噴樁復合路基沉降的預測與計算[D];湘潭大學;2013年
6 鄭小艷;王繁高速深層攪拌樁復合地基受力變形性狀數值分析[D];長安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春源,竇遠明,霍金崗;夯實水泥土樁復合地基的變形特性[J];工程勘察;1998年03期
2 王瑞芳,雷學文;CFG樁復合地基沉降數值分析[J];建筑科學;2003年02期
3 婁國充,馮濤;CFG樁復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J];路基工程;2000年03期
4 邢仲星,陳曉平;復合地基力學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土工基礎;2000年02期
5 師旭超,王延垓,汪稔,弓社強;水泥土樁復合地基變形分析[J];土工基礎;2002年03期
6 何開勝;水泥土攪拌樁設計計算方法探討[J];巖土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秋彬;喬京生;;邊載作用下復合地基沉降及差異沉降研究[J];鐵道建筑;2012年01期
2 楊立;崔文志;;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的現狀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5期
3 吳宗皓;;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等效實體法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4 賈麗杰;;雙曲線預測復合地基沉降量的合理性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6年06期
5 宋連河;杜海金;;基于三層模量法的深攪樁復合地基沉降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07期
6 劉麗萍;黃義;李向陽;劉增榮;;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的半解析元法[J];巖土力學;2006年10期
7 王揚;宋連河;王麗娟;;應用三層模量法對復合地基沉降的可靠性分析[J];路基工程;2007年01期
8 王群;慎乃齊;張長敏;;多變量灰色模型在復合地基沉降量預測中的應用[J];工業(yè)建筑;2007年S1期
9 喬京生;陶龍光;劉波;袁則循;;復合地基沉降計算新方法—樁體沉降法[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李紅艷;隨世忠;劉洪利;;復合地基沉降計算[J];山西建筑;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曉南;馬克生;白曉紅;梁仁旺;巨玉文;張小菊;;復合地基沉降可靠度分析[A];地基處理理論與實踐——第七屆全國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2 朱方敏;嚴振瑞;;應用耦合分析技術的復合地基沉降研究[A];首屆工程設計高性能計算(HPC)技術應用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王恩遠;梁瑞琳;劉熙媛;任文杰;;多層磚混住宅復合地基沉降變形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A];地基處理理論與實踐——第七屆全國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張忠坤;楊俊峰;李海斌;殷宗澤;曹正康;;復合地基沉降的半解析元數值分析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5 譚峰屹;鄭華蓉;曾令華;;粉噴樁多樁復合地基沉降因素的數值分析[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李明;王春;李世奎;;淺析水泥粉噴樁復合地基沉降量計算及工程應用[A];地基處理理論與實踐——第七屆全國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7 楊曉東;白良;張玉婕;李苓;何友義;;水泥粉噴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的探討[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1999年
8 陳u&;將玉軍;魏琛宇;陳國興;;路堤荷載下水泥土樁復合地基沉降理論計算[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儲王應;高治;楊志紅;;有關水泥土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的若干問題[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會地基處理學術委員會第四屆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10 許成祥;吳軍民;;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孫林娜;復合地基沉降及按沉降控制的優(yōu)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姜龍;京滬高速鐵路鳳陽段樁板復合地基沉降時效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慧彬;京滬高速鐵路濟南西客站復合地基沉降預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鄧兆俊;京滬高速鐵路濟南西客站站場復合地基沉降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3 歐明喜;水泥土軟化特性及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09年
4 李建光;組合樁復合地基沉降變形研究及優(yōu)化設計探討[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5 趙峰;柔性基礎復合地基沉降分析[D];長安大學;2006年
6 曹虹;下臥傾斜硬層軟土區(qū)復合地基沉降分析[D];湖南大學;2014年
7 韓占永;廣義Mindlin與Boussinesq聯合求解法計算復合地基沉降量[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劉雙;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基坑降水對復合地基沉降影響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9 高學立;路堤下碎石與CFG組合樁復合地基沉降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10 蔣淑華;柔性基礎下CFG樁復合地基沉降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計算[D];河海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59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25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