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雜纖維輕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混雜纖維輕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輕骨料混凝土 混雜纖維 坍落度 立方體抗壓強度 混雜效應
【摘要】:本試驗研究了玻璃纖維和聚丙烯纖維單一摻入以及混合摻入時對輕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玻璃纖維對輕骨料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要大于聚丙烯纖維的影響,并且玻璃纖維對輕骨料混凝土強度提高效果要優(yōu)于聚丙烯纖維,當混合摻入0.6 kg/m3的玻璃纖維和0.6 kg/m3的聚丙烯纖維時,立方體抗壓強度值最高。這兩種纖維混雜后,聚丙烯纖維成為影響其混雜效應的最主要因素。在聚丙烯纖維摻量在不大于0.9 kg/m3時,混雜纖維輕混凝土體現(xiàn)出良好的正混雜效應。
【作者單位】: 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關鍵詞】: 輕骨料混凝土 混雜纖維 坍落度 立方體抗壓強度 混雜效應
【基金】: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2MS0120);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MS0122)
【分類號】:TU528.572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ybrid Fibers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DONG Xi-ping,LI Hong-yun,ZOU Chun-xia(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Hohhot 010018,China)1引言混凝土是當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國棟;馬芹永;;混雜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與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2 梅國棟;李繼祥;劉肖凡;;混雜纖維混凝土增強機理研究綜述[J];建材世界;2009年03期
3 趙晶;蔡新華;焦賀軍;;混雜纖維對混凝土早期開裂性能的影響[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霍俊芳;申向東;崔琪;;聚丙烯纖維輕骨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7年03期
5 楊久俊,管宗甫;混凝土存在的問題及研究方向[J];河南建材;2001年03期
6 華淵,曾藝;纖維混雜效應的試驗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1998年04期
7 王成啟,吳科如;不同幾何尺寸纖維混雜混凝土的混雜效應[J];建筑材料學報;2005年03期
8 楊芳;胡成功;;高性能混凝土的發(fā)展及存在的問題[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7期
9 孫麗;宋麗莎;邢通;曹晨杰;李曉克;;混雜纖維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試驗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10 龔愛民;孫海燕;彭玉林;宋天文;;聚丙烯纖維對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影響試驗研究[J];人民長江;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國棟;馬芹永;;混雜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與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2 劉娟紅;宋少民;鐘建鋒;陳曉芳;;聚丙烯纖維對橋面鋪裝輕骨料混凝土性能影響[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3 李衛(wèi)東;曹海琳;陳國榮;史鵬飛;;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henolic-Resin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CF/BF Interlayer Hybrid Fibers[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年04期
4 邱書偉;牛春花;;纖維對水泥基復合材料阻裂性能的影響[J];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劉數(shù)華;閻培渝;;聚丙烯纖維對高強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8年06期
6 王量;鞠麗艷;胡春花;;混雜纖維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化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年04期
7 陳拴發(fā),張登良,張潔,欒峰;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J];東北公路;2001年02期
8 畢巧巍;趙鵬飛;;混雜纖維輕骨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抗碳化性能[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9 畢巧巍;楊兆鵬;鉸全;汪輝;;混雜纖維(玻璃纖維與鋼纖維)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學性能[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10 趙鵬飛;畢巧巍;楊兆鵬;;纖維輕骨料混凝土力學及抗?jié)B性能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肖琦;賈玉琢;;纖維混凝土早齡期抗裂性能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霍俊芳;申向東;崔琪;;纖維對輕骨料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A];固體廢棄物在城鎮(zhèn)房屋建筑材料的應用研究——中國硅酸鹽學會房建材料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趙晶;蔡新華;王偉哲;江阿蘭;;混雜纖維混凝土抗裂及抗?jié)B性能試驗研究[A];纖維混凝土的技術進展與工程應用——第十一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范小春;盧哲安;陳應波;;層布式纖維混凝土彎拉性能試驗研究[A];纖維混凝土的技術進展與工程應用——第十一屆全國纖維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李素娟;曹志強;;三種纖維片材約束預壓混凝土的軸壓性能試驗[A];《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vol.9 No.5[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鄭順潮;鋼纖維聚合物高強結構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占橋;纖維增強與加固混凝土斷裂與粘結性能[D];鄭州大學;2007年
3 范小春;層布式鋼纖維混凝土基本性能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4 尤志國;混雜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梁式構件的彎剪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黨玉棟;減縮劑與內養(yǎng)護對水泥基材料體積穩(wěn)定性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2年
6 劉勝兵;混雜纖維增強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何銳;高韌性水泥混凝土鋪裝材料特性與結構分析[D];長安大學;2013年
8 梁寧慧;多尺度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和拉壓損傷本構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相宇;纖維混凝土抗沖擊性能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梅國棟;混雜纖維混凝土抗裂性能試驗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0年
3 鄧雯琴;纖維混凝土的孔結構特征與耐久性分析[D];大連交通大學;2010年
4 李智;混雜纖維混凝土動態(tài)壓縮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友剛;玄武巖纖維網(wǎng)增強大保護層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抗裂性能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張海波;混雜纖維混凝土增強、增韌效應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千杰;超早強水泥基修補材料作用機理及應用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8 朱健;超長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分析及控制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9 張廣磊;輪載作用下雙纖維增強混凝土在橋面鋪裝層中的應力特征與損傷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陳寅春;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梁的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元霞,劉寶舉;CFCC中碳纖維分散性的研究方法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2 許碧莞;施惠生;;混雜纖維在混凝土中的應用[J];房材與應用(材料·結構);2005年06期
3 劉建忠,黃煜鑌;粉煤灰對鋼纖維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2年01期
4 王浩,汪寧;粉煤灰對混雜纖維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5年03期
5 朱千祥;改善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的方法[J];福州大學學報;1983年04期
6 胡曉波;碳纖維-尼龍纖維混雜改性水泥力學性能及顯微結構觀察[J];硅酸鹽學報;1996年06期
7 王成啟;;鋼纖維類型對混凝土彎曲性能的影響[J];工業(yè)建筑;2007年11期
8 王凱;張義順;王信剛;;低摻量S-P混雜纖維增強增韌的作用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10期
9 廉慧珍,吳中偉;混凝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高性能膠凝材料──高性能膠凝材料的實驗研究之一[J];混凝土;1998年06期
10 蔣正武,孫振平,王新友,王玉吉,張冠倫;國外混凝土自收縮研究進展評述[J];混凝土;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曉霞;;淺談輕骨料混凝土的應用研究[J];今日科苑;2008年14期
2 李懷玉;劉軍;戴輝自;郭帆;鄧杰;;輕骨料混凝土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探討——以某鉑金級綠色建筑為例[J];重慶建筑;2013年09期
3 莫魯;;加速我國輕骨料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與應用[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4年05期
4 余丹如;輕骨料混凝土及其在公路橋梁中的應用[J];中南公路工程;1985年04期
5 鄒道金;;非煅燒粉煤灰輕骨料[J];建材工業(yè)信息;1987年07期
6 忻鳴和;;新型輕骨料混凝土[J];建材工業(yè)信息;1988年11期
7 ;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近況[J];硅酸鹽建筑制品;1989年05期
8 洛書;;新修訂的《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已報批[J];硅酸鹽建筑制品;1989年05期
9 孫江安;非煅燒粉煤灰輕骨料應用技術研究通過部級鑒定[J];施工技術(建筑技術通訊);1991年01期
10 ;“第四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征文通知[J];硅酸鹽建筑制品;199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前言[A];2004“第七屆全國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烈芳;李榮;宋淑敏;;輕骨料混凝土工程應用案例[A];輕骨料工業(yè)發(fā)展及工程應用——第十一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李昕成;丁建彤;鐘陽;方泰生;甘永輝;郭玉順;李雪;;結構輕骨料混凝土在昆明地區(qū)的工程應用及社會經(jīng)濟效益[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第五屆全國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C];2004年
4 曾春發(fā);曾耀廣;關淑君;顧萬黎;;輕骨料混凝土在珠海國際會議中心高層建筑中的應用[A];2004“第七屆全國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徐峰;鄧景紋;;橋用結構輕骨料混凝土試驗研究[A];2004“第七屆全國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段軍;丁建彤;郭玉順;;1000-1400級結構輕骨料混凝土的密度與強度關系[A];2004“第七屆全國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楊世華;黃嶸;黃修斌;楊華星;楊如碧;陳林;索偉;張傳鎂;劉啟華;甘偉;;結構用輕骨料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A];2004“第七屆全國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應小洋;姜天鶴;;泵送輕骨料混凝土的研究[A];施工技術交流論文集[C];2005年
9 夏春紅;許勤;;長期荷載作用下輕骨料混凝土梁的變形試驗研究[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10 ;前言[A];“第八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學術討論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輕骨料混凝土產(chǎn)制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薛羲;輕骨料混凝土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N];中國建材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熊燕;軟地基上起高樓[N];云南日報;2004年
3 李克;國內輕骨料混凝土技術云南領先[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4年
4 陜西隆生建材有限公司 穆建忠;低強泵送輕質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設計思路及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注意事項[N];中國建材報;2011年
5 記者 楊煜蓮;輕骨料混凝土模殼格構式墻體構件榮獲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chǎn)品交易會金獎[N];中國建材報;2006年
6 記者 楊煜蓮;輕骨料混凝土模殼格構式墻體構件開始在唐山生產(chǎn)[N];中國建材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海龍;輕骨料混凝土早期力學性能與抗凍性能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2 張云國;自密實輕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李紅云;引氣天然浮石輕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4 馬驍;基于無機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輕骨料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邵永健;型鋼輕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學性能及設計方法的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6 季瑤;常溫及火災后輕骨料鋼管混凝土柱的軸壓力學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云;自密實輕骨料混凝土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彭衛(wèi);高性能輕骨料在泵送輕骨料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周永娜;高性能粉煤灰輕骨料混凝土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09年
4 陳巖;高強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曹剛;高強輕骨料混凝土試驗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6 黃俊;輕骨料混凝土的斷裂行為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7 曾新霞;輕骨料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D];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06年
8 鐘陽;輕骨料混凝土結構在強震軟土地區(qū)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王玉梅;自密實輕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應用[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10 王蕭蕭;礦物摻量對輕骨料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響研究[D];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95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09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