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激勵下樓蓋振動加速度反應譜研究
本文關鍵詞:行走激勵下樓蓋振動加速度反應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步行荷載 大跨度混凝土樓蓋 加速度均方根反應譜 參數(shù)分析
【摘要】:利用320條實測中國人步行荷載曲線,由振型分解法計算了步行荷載作用下大跨混凝土樓蓋豎向振動的10 s加速度均方根反應譜曲線�;跇巧w頻率與振動幅值雙控原則,對計算反應譜進行了擬合簡化,提出了3~20 Hz頻率范圍的設計用樓蓋均方根加速度響應計算表達式。進一步討論了高階振型、邊界條件、計算跨度、行走步幅和阻尼比等要素對反應譜的影響,并給出了對應的修正方法。最后通過與已建大跨樓蓋步行激勵下實測加速度響應的比較,驗證了所建議的反應譜計算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單位】: 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關鍵詞】: 步行荷載 大跨度混凝土樓蓋 加速度均方根反應譜 參數(shù)分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8338,51478346) 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室(SLDRCE14-B-16)
【分類號】:TU311.3
【正文快照】: 隨著跨度的不斷增大、新型輕質(zhì)建筑材料的應用,以及無隔墻布置方式的流行,大跨混凝土樓蓋在人致激勵作用下的振動舒適度問題在工程設計中日益突出。設計階段主要通過限制樓蓋頻率下限值或限制結構加速度響應上限值兩種方法來處理樓蓋振動舒適度問題,后一種方法更為合理。因此,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聶建國;陳宇;樊健生;;步行荷載作用下單跨人行橋振動的均方根加速度反應譜法[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2 陳宇;樊健生;聶建國;;多跨人行橋振動的均方根加速度反應譜法[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湯澄清;;負重對步法特征影響的實驗研究[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吳昊;豐榮杰;官士兵;許慶家;張立山;李淑媛;龔維明;賈堂宏;;應用步態(tài)分析評價足趾缺損對足功能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3 姜麗言;李偉;馮南楠;;體育舞蹈專業(yè)女大學生足底壓力分布特征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1年03期
4 孟昭莉;元文學;;學齡兒童背負不同重量行走時足底壓力分布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8年04期
5 陳宇;樊健生;聶建國;;多跨人行橋振動的均方根加速度反應譜法[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6 張慶來;劉學貞;陳豐才;李繼偉;;腦力、體力勞動者足底壓力參數(shù)分布特征及評定[J];體育學刊;2008年11期
7 胡伊玢;孟曉靜;;平衡足底壓力及穩(wěn)定步態(tài)在早期糖尿病足防治中的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年22期
8 楊璐銘;晏詩陽;郝芙蓉;冉美玲;伍舒聞;;肥胖兒童步態(tài)特征及足底壓力分布的研究進展[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3年05期
9 楊濤;李世明;康平;;腦癱學生蹲起動作的足底壓力分布與肌電特征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10 涂海波;唐國鋒;陳明;蔣理;高毅;;基于鞋底磨損形態(tài)的足別判定[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平輝;劉永桂;;懸挑結構樓蓋豎向振動加速度分析及設計實例[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3年
2 黃橙;周文源;衛(wèi)東;王志剛;張徐;;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會議中心大跨實腹鋼梁組合樓板豎向振動舒適度問題研究[A];2013年全國鋼結構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海燕;步態(tài)分析技術在膝骨性關節(jié)炎診斷及中醫(yī)康復治療中的應用[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余志勇;早期膝骨關節(jié)炎的六步手法治療及步態(tài)分析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3 吳昊;足趾缺損對足功能影響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楊云峰;人體足縱弓靜力性內(nèi)在維持結構的生物力學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胡宗祥;慢跑下肢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6 張致媛;跖骨遠端截骨術治療拇外翻的X線測量、前足底壓力改變及有限元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錢志輝;人體足部運動的有限元建模及其生物力學功能耦合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8 陶凱;人體足踝系統(tǒng)建模與相關力學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9 孫衛(wèi)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拇趾外翻生物力學機制的有限元分析[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0年
10 潘寧;人行荷載下樓板振動響應舒適度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聶建國;陳宇;樊健生;;步行荷載作用下單跨人行橋振動的均方根加速度反應譜法[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華,李杰;考慮反應譜變異特性的人工合成地震波[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9期
2 白志強;劉文鋒;陳鵬;;基于隨機反應分析方法的反應譜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3 孫銳;袁曉銘;;場地液化對反應譜影響評價[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0年S1期
4 賈玲玲;柳春光;秦嚴嚴;;基于非線性內(nèi)插法的冰振反應譜精度分析[J];人民黃河;2011年07期
5 蘇經(jīng)宇,周錫元,樊水榮;由基巖反應譜直接估計地面反應譜的實用方法[J];巖土工程學報;1992年05期
6 成小平,胡聿賢,呂紅山;自動提取反應譜特征參數(shù)的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9年04期
7 孫士軍,陳國興;地面轉(zhuǎn)動分量的標準反應譜[J];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8 高濤;許哲;錢國楨;;能力譜方法要點和擬反應譜問題介紹[J];浙江建筑;2014年06期
9 張建霖;主次結構相互耦合下的樓層反應譜計算[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薄景山,李秀領,劉德東,劉紅帥;土層結構對反應譜平臺值的影響[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長青;沈建文;;整體逼近的反應譜擬合技術[A];中國地震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6年
2 呂紅山;;反應譜的多參數(shù)標定[A];中國地震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8年
3 彭凌云;周錫元;李小軍;;地震加速度時程移動阻尼窗傅里葉變換與反應譜[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4 鄢家全;許晏萍;;關于確定場地相關反應譜的現(xiàn)狀及評述[A];中國地震學會第八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5 李琳;羅奇峰;;汶川地震地震動的扭轉(zhuǎn)分量反應譜[A];中國地震學會第14次學術大會專題[C];2012年
6 姜海鵬;楊慶山;;一種時頻非平穩(wěn)人造地震動的生成及反應譜擬合方法[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胡汛訓;張燎軍;華慧玲;;以規(guī)范反應譜為目標的人造地震動合成[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林從謀;董鳳金;;含液化層場地中微差爆破地震反應譜特性研究[A];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劉志明;杜成斌;;空間變化的非平穩(wěn)人工地震波反應譜擬合[A];首屆全國水工抗震防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鄭天愉;姚振興;;對一小臺陣記錄的反應譜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馮靜;震動圖預測的不確定性及其應用[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淋;豎向地震動特征分析[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5年
2 葛磊;水電站大型擋水閘上部結構與基巖耦聯(lián)的抗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94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09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