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剛性框架-防屈曲鋼板墻結構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半剛性框架-防屈曲鋼板墻結構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半剛性鋼框架 防屈曲鋼板剪力墻 低周往復加載試驗 抗震性能 傳力機理
【摘要】:為研究半剛性框架-防屈曲鋼板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和傳力機理,通過一榀1∶3比例單跨雙層的半剛性框架-預制混凝土板防屈曲鋼板墻的低周往復荷載試驗研究,研究節(jié)點剛度與防屈曲墻體的相互影響效果,獲得承載力、剛度、耗能和節(jié)點轉動能力等指標。試驗結果表明:該種結構具有優(yōu)越的耗能能力,節(jié)點剛度退化小,墻板的設置顯著降低節(jié)點區(qū)自身的延性和應力要求,半剛性框架和墻板協(xié)同工作良好;防屈曲構件的設置可改善鋼板的實際受力,提高墻體的承載力及剛度,有效克服滯回曲線的"捏縮"現(xiàn)象,避免薄板墻的噪音及震顫,半剛性框架承擔25%的水平剪力,試件面內呈彎剪破壞模式。研究為該種結構體系的工程應用和理論分析提供依據(jù)。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關鍵詞】: 半剛性鋼框架 防屈曲鋼板剪力墻 低周往復加載試驗 抗震性能 傳力機理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838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才基金(RC1376)
【分類號】: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半剛性框架-防屈曲鋼板剪力墻體系是一種融合半剛性連接鋼框架以及防屈曲鋼板剪力墻兩種結構優(yōu)點的新型結構體系[1-3]。傳統(tǒng)加勁鋼板剪力墻,加勁肋與墻板焊接連接,焊接不但施工難度大,會引入較大殘余應力,而且由于加勁肋與內填鋼板完全黏結,在約束墻板的同時參與抵抗一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解琦;郝際平;于金光;;半剛性框架-鋼板剪力墻體系性能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0年S1期
2 郭彥林;周明;;非加勁與防屈曲鋼板剪力墻性能及設計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01期
3 郝際平;郭宏超;解崎;虎奇;周琦;;半剛性連接鋼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02期
4 于金光;郝際平;;半剛性連接鋼框架-非加勁鋼板剪力墻結構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2年08期
5 郝際平;于金光;王先鐵;郭宏超;虎奇;;半剛性節(jié)點鋼框架-十字加勁鋼板剪力墻結構的數(shù)值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金光;郝際平;;腹板雙角鋼連接框架-非加勁薄鋼板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5期
2 王海東;張時如;周亮;曾裕林;;鋼板剪力墻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簡化計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3期
3 黃育琪;郝際平;崔陽陽;白睿;;低屈服點鋼板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J];鋼結構;2012年10期
4 劉歡;姚勇;褚云朋;楊亞龍;;鋼板墻對方鋼管柱-H型鋼梁邊框抗震性能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鋼結構;2012年S1期
5 張榮鋼;張宏濤;莊茁;;火災下鋼板剪力墻屈曲后的塑性極限分析[J];工程力學;2013年04期
6 董宏英;張文江;曹萬林;于傳鵬;;鋼管混凝土邊框內藏帶斜肋鋼板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3年03期
7 史三元;王雷;;SPSW選型對多層輕鋼結構抗震性能影響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3年04期
8 寧子健;郝際平;于金光;鐘煒輝;白睿;;無粘結十字加勁鋼板剪力墻結構抗剪性能分析[J];鋼結構;2013年07期
9 郭宏超;郝際平;潘秀珍;劉建毅;;基于節(jié)點連接特性的鋼板剪力墻結構數(shù)值分析[J];工程力學;2013年08期
10 邵建華;顧強;申永康;;三層鋼板剪力墻結構靜力推覆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1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郝際平;于金光;王先鐵;;基于等效模型的半剛接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滯回性能分析[A];'2011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邵建華;顧強;;薄鋼板剪力墻結構水平反復荷載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C];2012年
3 董宏英;于傳鵬;曹萬林;劉恒超;張慧;;一種易于震后修復的分災耗能組合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迎春;薄鋼板剪力墻在壓彎剪作用下承載力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2 郭宏超;半剛性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3 蘭濤;單片開洞鋼板剪力墻的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振山;單層單跨變截面門式剛架結構梁柱節(jié)點與結構整體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金光;腹板雙角鋼連接鋼框架—非加勁薄鋼板剪力墻體系的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2 蔣峰;連排鋼管混凝土柱帶耗能鍵組合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徐建;非加勁薄鋼板剪力墻性能試驗與設計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閔宗軍;混合結構T型墻梁半剛接耗能節(jié)點構造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3年
5 田磊;往復荷載下帶加勁肋鋼板煤矸石砼剪力墻的力學性能分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3年
6 楊樂;鋼框架結構地震失效模式與整體抗震能力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李金超;帶復合墻板半剛性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王雷;帶不同SPSW輕鋼結構住宅抗震性能對比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9 郭奕宏;防屈曲鋼板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3年
10 陳宇;鋼板剪力墻結構極限承載力與抗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金光;郝際平;;腹板雙角鋼連接框架-非加勁薄鋼板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5期
2 陳國棟,郭彥林;非加勁板抗剪極限承載力[J];工程力學;2003年02期
3 郭彥林;陳國棟;繆友武;;加勁鋼板剪力墻彈性抗剪屈曲性能研究[J];工程力學;2006年02期
4 郭彥林;周明;董全利;;防屈曲鋼板剪力墻彈塑性抗剪極限承載力與滯回性能研究[J];工程力學;2009年02期
5 郭彥林,董全利;鋼板剪力墻的發(fā)展與研究現(xiàn)狀[J];鋼結構;2005年01期
6 邵建華;顧強;申永康;;鋼板剪力墻的彈-塑性抗剪承載力分析[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7 邵建華;顧強;申永康;;鋼板剪力墻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8 郭兵,顧強,柳鋒,趙考重;梁柱端板連接節(jié)點的滯回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2年03期
9 陳國棟,郭彥林;十字加勁鋼板剪力墻的抗剪極限承載力[J];建筑結構學報;2004年01期
10 陳國棟,郭彥林,范珍,韓艷;鋼板剪力墻低周反復荷載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然;張素梅;馬欣伯;郭蘭慧;;鋼板剪力墻等效拉桿模型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郭彥林;周明;;兩層單跨鋼板墻的比較試驗研究及其簡化分析模型[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石文龍;平端板連接半剛性梁柱組合節(jié)點的試驗與理論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曹春華;斜加勁鋼板剪力墻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董子建;非加勁鋼板剪力墻試驗與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劉建彬;防屈曲支撐及防屈曲支撐鋼框架設計理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大弘;辛義德;鄢如恢;;地震區(qū)建筑結構鋼的抗震性能問題[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1987年03期
2 江自強;王方;龔可;;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墻框架農房抗震性能試驗[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1989年03期
3 王占文;貯倉抗震性能研究成果通過技術鑒定[J];工業(yè)建筑;1990年10期
4 梁啟智,湯海波;普通鋼筋混凝土連梁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1期
5 賴明,,楊溥;鋼筋混凝土抗震結構選型的模糊綜合評判[J];建筑結構學報;1996年04期
6 蔡益燕,張躍峰,申林;交錯桁架體系抗震性能[J];鋼結構;2001年04期
7 顏茂蘭,高永昭,武惟娜;砌塊建筑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抗震性能的研究[J];建筑砌塊與砌塊建筑;2002年01期
8 曹萬林,樊太,張維斌,田寶發(fā),宋文勇;異形截面鋼骨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2期
9 黃小坤,林祥,廖宇飚,黃擁軍;陶板幕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04年08期
10 劉雁,周定國;國外木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林業(yè)研究;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國良;吳濤;卞琳;朱麗華;;大型火力發(fā)電廠鋼筋混凝土框排架混合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侯國艷;冀志江;李海建;;農作物秸稈建材作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房建材料與綠色建筑[C];2009年
3 侯國艷;冀志江;李海建;;農作物秸稈建材作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4 張躍峰;王書鳳;;本溪采用鋼管混凝土柱的住宅設計[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xié)會第八次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王迎春;姜維山;于慶榮;郝際平;張興虎;;角鋼邊框復合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崔大光;;勁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現(xiàn)狀[A];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滿杰;李德利;王增濤;;罕遇地震作用下支撐強弱對方鋼管混凝土小高層住宅抗震性能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陰云芳;趙成剛;張鑫;李海旺;;某異型鋼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張建偉;曹萬林;朱珩;董宏英;;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墻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9年
10 張想柏;姜維山;趙鴻鐵;;含X筋的勁性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A];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二卷)[C];199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守勇;新農村規(guī)劃建設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8年
2 錢錚;日本 建筑定期做“體檢”[N];人民日報;2008年
3 陳進周;抗震型管材漸受業(yè)內關注[N];中國建設報;2008年
4 揚帆;震災悄悄影響市民生活[N];無錫日報;2008年
5 甄書秀;房子如何防震備受關注[N];中國質量報;2008年
6 陳熹熹邋汪曉霞;住宅抗震性能成關注熱點 抗震能力可否要寫進合同[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7 林佳;我省全面篩查建筑抗震性能[N];福建工商時報;2008年
8 瞿學江;抗震系數(shù)考驗震蕩樓市[N];寧夏日報;2008年
9 五合國際(5+1 Werkhart)結構工程師 劉平;從震害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華建筑報;2008年
10 記者 楊振軍;科學規(guī)劃 提高新建房屋抗震性能 優(yōu)化空間結構[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選明;帶暗支撐短肢剪力墻及筒體結構抗震性能試驗及理論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高慧婷;Fe/Zn復合材料及液壓阻尼器抗震性能數(shù)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施剛;鋼框架半剛性端板連接的靜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4 劉肖凡;箱形轉換層上短肢剪力墻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5 夏訓成;火電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6 于勁;鋼異形柱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的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王飛;混凝土箱型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8 侯煒;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設計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9 李寧波;復合鋼管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10 楊治洪;RC框架夾心節(jié)點抗震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高峰;免拆模保溫混凝土承重墻體系墻片單元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石學糧;鋼絲網(wǎng)墻片單元組合墻體的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4年
3 常廣勛;長肢—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馬莉;豎向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5 勞文全;鋼管混凝土拱橋動力特性分析[D];湖南大學;2006年
6 張衛(wèi)東;考慮施工縫影響的框架結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孫義剛;砌體墻—鋼筋混凝土墻組合結構的抗震性能及優(yōu)化[D];湖南大學;2006年
8 林芹;高層偏心支撐鋼框架結構動力反應分析[D];蘇州科技學院;2008年
9 王玉;L形短肢剪力墻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王磊;鋼纖維高強混凝土框架邊節(jié)點抗震性能[D];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92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09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