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對碳化混凝土內(nèi)鋼筋腐蝕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裂縫對碳化混凝土內(nèi)鋼筋腐蝕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鋼筋混凝土 裂縫 粉煤灰 碳化 半電池電位法
【摘要】:為了研究裂縫對碳化混凝土內(nèi)鋼筋腐蝕過程的影響,將粉煤灰摻量分別為0%、15%、30%的完好試件(3根)、開裂試件(3根)加速碳化后暴露于室內(nèi)環(huán)境,通過半電位法評估了混凝土內(nèi)鋼筋的腐蝕狀態(tài)。暴露試驗的結果表明:(1)對于完好試件,鋼筋的腐蝕電位隨粉煤灰摻量的增加而降低,腐蝕概率隨摻量的增加而增加;(2)通過劣化系數(shù)γ來表征裂縫對鋼筋腐蝕的加速作用;普通混凝土為3.13,粉煤灰摻量15%混凝土為2.11~2.33,30%混凝土為1.63~1.69;(3)裂縫寬度為0.2 mm時,粉煤灰摻量為15%的混凝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鋼筋腐蝕。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關鍵詞】: 鋼筋混凝土 裂縫 粉煤灰 碳化 半電池電位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0908103,51278230,51378241)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2M511215)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23227110006)
【分類號】:TU375;TU528
【正文快照】: Effect Research of Crack on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in Carbonated ConcreteCHENG Pu,LIU Rong-gui,LU Chun-hua,YAN Yong-dong,CUI Zhao-wei(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1引言鋼筋腐蝕是造成鋼筋混凝土結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云升;孫偉;陳樹東;郭飛;趙慶新;;彎拉應力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的1D和2D碳化[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張德峰,呂志濤;裂縫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影響[J];工業(yè)建筑;2000年11期
3 袁承斌,張德峰,劉榮桂,梁正平,呂志濤;不同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抗氯離子侵蝕的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4 陸春華;金偉良;延永東;;氯鹽干濕環(huán)境下受彎橫向裂縫對鋼筋混凝土耐久性影響[J];海洋工程;2012年01期
5 施錦杰;孫偉;耿國慶;;碳化對模擬混凝土孔溶液中HRB335鋼腐蝕行為的影響[J];金屬學報;2011年01期
6 宋少民;李紅輝;邢峰;;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抵抗碳化和鋼筋銹蝕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德穩(wěn),李果,袁迎曙;混凝土橫向裂縫對鋼筋腐蝕速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4期
2 邱光宇;徐蓉;陸春華;劉榮桂;;基于FEMLAB的結構混凝土中氯離子侵蝕量預測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2期
3 潘洪科;楊林德;湯永凈;;地下結構耐久性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綜述[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4 劉瑩;藺石柱;董振華;張鴻雁;;混凝土中氯離子擴散數(shù)值研究[J];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5 張曙光,王曉鵬,李惠蘭;鋼筋腐蝕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影響[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6 韓建德;潘鋼華;孫偉;王彩輝;;荷載與碳化耦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1年S1期
7 孫繼成;姚燕;王玲;吳浩;;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中氯離子傳輸?shù)难芯窟M展[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4期
8 王英群,屈雙遠,李玉紅;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的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J];房材與應用;2005年03期
9 徐健;楊洋;陳夢成;王凱;;地鐵混凝土耐久性影響因素的研究現(xiàn)狀[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10 申艷軍;徐光黎;彭小勇;;氯鹽對水泥混凝土路面腐蝕破壞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建明;余振新;宋魯光;薛寶法;孫偉;;荷載和干濕交替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抗氯離子侵蝕研究[A];2011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何冬明;;防水抗裂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防水排水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張德峰;呂志濤;;現(xiàn)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研究[A];第五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4 袁承斌;劉榮桂;梁正平;呂志濤;;混凝土不同應力狀態(tài)下碳化速度的研究[A];新世紀預應力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德鋒;呂志濤;;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及其可靠性分析[A];新世紀預應力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6 朱鵬;屈文俊;;混凝土中氯離子擴散理論研究的探討[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朱鵬;;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研究之試驗方法[A];結構混凝土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8 朱鵬;屈文俊;;混凝土中氯離子擴散理論研究的探討[A];結構混凝土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寇海燕;羅小勇;;氯離子侵蝕鋼絞線銹蝕模型[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劉偉杰;何世欽;焦安甲;費彩會;;恒載-腐蝕耦合作用下梁劣化性能試驗研究[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先習;混凝土橋梁合理耐用結構構造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2 陸春華;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開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唐國斌;基于全壽命設計的混凝土箱梁橋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孫叢濤;基于氯離子侵蝕的混凝土耐久性與壽命預測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5 萬小梅;力學荷載及環(huán)境復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結構劣化機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艷;一般大氣環(huán)境多因素作用下鋼纖維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7 李曉克;預應力混凝土壓力管道受力性能與計算方法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8 余紅發(fā);鹽湖地區(qū)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機理與使用壽命預測方法[D];東南大學;2004年
9 呂清芳;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環(huán)境區(qū)劃標準的基礎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10 王顯利;氯離子侵蝕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銹蝕損傷[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城;磨細固硫渣作為大流動性混凝土摻合料試驗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2 唐熙;PC連續(xù)剛構橋耐久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楊洋;鋼筋混凝土雜散電流腐蝕疲勞與承載力關系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4 何立坤;氯離子侵蝕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橋梁耐久性退化全過程數(shù)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2年
5 徐浩;服役混凝土的耐久性[D];南昌大學;2011年
6 王明軍;荷載與裂縫對海工混凝土滲透性的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毛呈龍;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方法[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8 賈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加力作用的計算模式及結構設計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9 侯敬會;土壤與地下水環(huán)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若干問題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楊錚;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三維有限元分析與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德穩(wěn),李果,袁迎曙;混凝土橫向裂縫對鋼筋腐蝕速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4期
2 涂永明,呂志濤;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的碳化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3 閻培渝;;粉煤灰在復合膠凝材料水化過程中的作用機理[J];硅酸鹽學報;2007年S1期
4 牛荻濤,董振平,浦聿修;預測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隨機模型[J];工業(yè)建筑;1999年09期
5 張德峰,呂志濤;現(xiàn)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特點[J];工業(yè)建筑;2000年11期
6 惠云玲,林志伸,李榮;銹蝕鋼筋性能試驗研究分析[J];工業(yè)建筑;1997年06期
7 張譽,蔣利學;基于碳化機理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實用數(shù)學模型[J];工業(yè)建筑;1998年01期
8 方t,
本文編號:1081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08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