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反應非對稱性:會計穩(wěn)健性,抑或費用粘性
本文選題:盈余反應非對稱性 + 穩(wěn)健性。 參考:《華東經濟管理》2014年05期
【摘要】:文章運用2008-2011年我國A股主板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首次將會計穩(wěn)健性和費用粘性納入同一研究框架來探究盈余反應非對稱反應的根源。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基于會計穩(wěn)健性根源的盈余反應非對稱性系數(shù)不顯著,基于費用粘性根源的盈余反應非對稱性系數(shù)顯著為正。這一結果表明,我國公司盈余反應非對稱性的根源主要在于費用粘性,而非會計穩(wěn)健性。
[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the listed company of A shares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8-2011 years,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the Cost Stickiness into the same research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root of the asymmetric response of the earnings respons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unsymmetrical systems based on the root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surplus is based on the root of cost stickiness. The asymmetry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Th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asymmetric earnings response is mainly the Cost Stickiness rather tha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蘇理工學院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新疆項目(12XJJA790002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XJEDU020213B01)
【分類號】:F2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曉雪;于長春;周澤將;;費用“粘性”研究:來自中央企業(yè)的經驗證據(jù)[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9年01期
2 劉武;;企業(yè)費用“粘性”行為:基于行業(yè)差異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6年12期
3 杜興強;雷宇;郭劍花;;政治聯(lián)系、政治聯(lián)系方式與民營上市公司的會計穩(wěn)健性[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9年07期
4 董紅星;;制度變遷、投資者保護與會計穩(wěn)健性[J];華東經濟管理;2011年08期
5 萬壽義;王紅軍;;管理層自利、董事會治理與費用粘性——來自中國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與管理;2011年03期
6 劉嫦;楊興全;;終極控制權和會計穩(wěn)健性相關性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年11期
7 孫錚,劉浩;中國上市公司費用“粘性”行為研究[J];經濟研究;2004年12期
8 李增泉,盧文彬;會計盈余的穩(wěn)健性:發(fā)現(xiàn)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3年02期
9 曲曉輝;邱月華;;強制性制度變遷與盈余穩(wěn)健性——來自深滬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ù)[J];會計研究;2007年07期
10 孔玉生;朱乃平;孔慶根;;成本粘性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會計研究;2007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潔慧;;我國農業(yè)上市公司會計穩(wěn)健性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4期
2 肖翔;王佳;楊程程;;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對會計穩(wěn)健性的影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徐晶;;規(guī)范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業(yè)研究;2006年08期
4 王銘利;;貨幣政策、公司治理與盈余管理[J];商業(yè)研究;2012年02期
5 劉春苗;;高管政治關聯(lián)對企業(yè)價值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2年07期
6 周緋;;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企業(yè)所得稅對會計穩(wěn)健性影響之實證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8期
7 房子龍;;公司治理機制與會計穩(wěn)健性——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20期
8 俞校明;;會計脆弱性原因剖析及對策選擇[J];財經論叢;2007年01期
9 李偉;周林潔;吳聯(lián)生;;高管持股與盈余穩(wěn)健性:協(xié)同效應與塹壕效應[J];財經論叢;2011年06期
10 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論與損益確認原則——實現(xiàn)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利弊談[J];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彥敏;陳越;;上市公司謹慎性指標的Fisher判別——基于機械制造分析業(yè)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劉浩;汪雅瓊;石堅忠;;內部資本市場的理論深化與價值鏈改進——以上海電力公司的15年探索為例[A];管理會計與改革開放30年研討會暨余緒纓教授誕辰86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浩;楊爾稼;李灝;孫錚;;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契約的動態(tài)調整[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劉浩;孫錚;;會計盈余信息選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論深化[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5 彭一浩;劉浩;汪雅瓊;;內部資本市場的理論深化與價值鏈改進——以上海電力公司的15年探索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6 宋玉;李卓;;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盈余穩(wěn)健性的檢驗——基于滬深AB股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7 王艷艷;于李勝;;盈余品質與權益資本成本[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8 李斌;江偉;;會計穩(wěn)健性與管理層薪酬對會計業(yè)績的敏感度[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9 劉浩;孫錚;;會計盈余信息選拔的不可能定理及其理論深化[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張慶龍;張俊民;;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研究——現(xiàn)狀思考與政策建議[A];首屆內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2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3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肖浩;政府干預、政治關聯(lián)與公司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徐全華;會計穩(wěn)健性與公司投資決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林大龐;股權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基于盈余管理與公司業(yè)績視角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陳曉敏;財務重述公司盈余質量特征及其經濟后果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李秀玉;基于投資者保護的財務報告質量保障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9 馮延超;政治關聯(lián)成本與企業(yè)效率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楊芳;新股發(fā)行定價機制變遷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非;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相關性影響的實證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魏艷;金融危機背景下新會計準則施行的穩(wěn)健性效果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揚;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穩(wěn)健性影響的實證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安潔;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與盈余管理問題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0年
5 莊萌;資產減值準備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王紅廣;基于資產減值的會計信息質量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張曉強;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劉偉;資產減值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徐揚;會計準則執(zhí)行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徐嘉;全面收益報告應用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曉東;張?zhí)煳?;公司治理、自由現(xiàn)金流與非效率投資[J];財經研究;2009年10期
2 陳燦平;;企業(yè)費用“粘性”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地區(qū)經濟生態(tài)差異視角[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06期
3 曹曉雪;于長春;周澤將;;費用“粘性”研究:來自中央企業(yè)的經驗證據(jù)[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9年01期
4 王毅春;孫林巖;;銀企關系、股權特征與會計穩(wěn)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財政研究;2006年07期
5 李斌,秦昌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行業(yè)性”[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6 胡建平;干勝道;;自由現(xiàn)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論和證據(jù)[J];當代財經;2009年12期
7 孫健;陳良華;;最終控制人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8 王永海,范明;資產專用性視角下的資本結構動態(tài)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4年01期
9 程宏偉;隱性契約、專用性投資與資本結構[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4年08期
10 劉武;;企業(yè)費用“粘性”行為:基于行業(yè)差異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6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銘英;盧亮;;試論穩(wěn)健性會計原則及其在我國的運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2 李紅琨;;淺談穩(wěn)健性會計原則及其在我國的適用性[J];會計之友(上);1992年04期
3 王光豪;關于我國商業(yè)銀行實行穩(wěn)健性會計原則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李雷;銀行信貸風險的會計對策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0年04期
5 曹曉雪;于長春;周澤將;;費用“粘性”研究:來自中央企業(yè)的經驗證據(jù)[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9年01期
6 劉彥文;王玉剛;;中國上市公司費用粘性行為實證分析[J];管理評論;2009年03期
7 萬壽義;王紅軍;;費用粘性成因的理論分析[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覃克良,劉學華;試論我國建立“穩(wěn)健性”會計原則的必要[J];中國農業(yè)會計;1991年04期
9 龔啟輝;劉慧龍;申慧慧;;地區(qū)要素市場發(fā)育、國有控股與成本和費用粘性[J];中國會計評論;2010年04期
10 馬文超;;機會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與代理成本的衡量——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分析[J];新會計;2011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恩亮;終極控制人、大股東控制與費用粘性差異[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2 潘穎靜;費用粘性與公司治理、投資者法律保護的相關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曹歌;管理者預期對費用粘性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690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06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