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環(huán)境與交易歷史視角下外貿(mào)公司出口結算方式的選擇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制度環(huán)境 + 交易歷史; 參考:《國際貿(mào)易問題》2017年04期
【摘要】:外貿(mào)公司的常見經(jīng)營模式是先承接國外訂單,找國內(nèi)供應商生產(chǎn),然后外貿(mào)公司出口交貨并賺取差價。為控制交易風險,其要在出口合同中選擇合適的結算方式。制度環(huán)境和交易歷史是影響外貿(mào)公司出口結算方式選擇的兩大主要因素。本文利用江蘇省一家代表性外貿(mào)企業(yè)1999-2011年近7萬筆出口交易數(shù)據(jù),采用多元Logit和Probit模型,分別估計進口商所處制度環(huán)境與交易歷史對外貿(mào)公司出口結算方式選擇的影響。結果表明:對于來自英美法系國家、商業(yè)信用環(huán)境更好的進口商,外貿(mào)公司傾向于使用賒銷或托收等裝運后付款結算方式,減少對預付和信用證的使用;以歷史累計交易金額和交易次數(shù)來衡量的交易歷史增加總體上也對出口結算方式選擇產(chǎn)生相同影響;對于新客戶和2008-2009年國際經(jīng)濟危機期間進行的出口交易,外貿(mào)公司傾向采用預付方式,減少對信用證和裝運后付款的使用。
[Abstract]:The common business model of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is to accept foreign orders, find domestic suppliers to produce, and then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export delivery and earn the differenc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transaction risk, it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ettlement method in the export contrac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rading history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export settlement mode. Based on the data of nearly 70,000 export transactions of a representativ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99 to 2011,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orter'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rading history on the choice of export settlement methods by using the multivariate Logit and Probit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importers from common law countries with better business credit environment,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tend to use post-shipment payment settlement methods such as credit or collection, and reduce the use of prepayment and letters of credit; The increase in transaction history, measured in terms of the cumulative amount and number of transactions, has generally had the same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export settlement modalities; for new customers and for export transactions conducted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of 2008-2009,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tend to prepay, reducing the use of letters of credit and post-shipment payments.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雙邊市場視角下的貿(mào)易中間商研究:模式、機理與政策”(7167312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球價值鏈發(fā)展變化與我國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15ZDA06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支撐未來中國經(jīng)濟增長的新戰(zhàn)略區(qū)域研究”(14ZDA02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驅(qū)動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及模式研究”(16ZDA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長三角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研究”(16JJD790023)
【分類號】:F752.6;F740.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芹;結算方式[J];上海企業(yè);1987年05期
2 戴文堂,劉德才;積極推進運管收費集中結算方式的改革[J];交通財會;1989年11期
3 肖光曙;企業(yè)怎樣選擇結算方式和辦理款項結算[J];銀行與企業(yè);1990年09期
4 ;烏克蘭電子收款機需求劇增[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信息;1996年06期
5 潘思漢;電力燃料采購及其結算方式的若干問題[J];廣東審計;2000年12期
6 邊紅霞;;淺議對外貿(mào)易中結算方式的財務風險[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0期
7 王俊良;;北非條款中合同外工程量結算方式的探討[J];對外經(jīng)貿(mào)實務;2006年12期
8 侯曉芳;;不同結算方式下出口商面臨的收款風險及防范[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年01期
9 陸莉莉;;新型結算方式在種子企業(yè)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國種業(yè);2008年12期
10 武穎;謝靜;;淺析我國外貿(mào)結算方式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袁金宇;;人民幣NRA賬戶+NDF結算方式運用及效率分析[A];中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早報記者 忻尚倫 張颯;央行擬統(tǒng)一債券市場結算方式[N];東方早報;2013年
2 中國稅網(wǎng);“營改增”可優(yōu)化運輸費結算方式[N];上海金融報;2014年
3 周成剛;巧選銷售結算方式可節(jié)稅(上)[N];財會信報;2006年
4 通訊員 李新春 周余堂 記者 高加平;興化調(diào)整醫(yī)保住院結算方式 抑制醫(yī)療費用過快增長[N];泰州日報;2005年
5 陳娜;深圳探索重大疾病結算方式減輕個人醫(yī)療負擔[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6 于童;四種藥物使用范圍和結算方式調(diào)整[N];齊齊哈爾日報;2008年
7 ;零售戶希望的后臺結算方式[N];中華合作時報;2005年
8 李憲法;改變結算方式實現(xiàn)醫(yī)藥共贏[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9 張國山;回款周期影響傭金結算方式[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崔玉平;電站泵制造企業(yè)困境中改變結算方式[N];中國工業(yè)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國輝;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結算方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6年
2 李秀章;國際貿(mào)易中不同結算方式的風險防范[D];山東大學;2007年
3 程丹;商業(yè)信用與銀行信用相結合結算方式利弊分析及估計相對位置排隊法比較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4 傅余;我國企業(yè)出口結算方式風險的防范及相關法律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5 于曉虹;我國中小企業(yè)出口結算方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89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98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