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doc 南京廖華
本文關鍵詞:關于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關于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
作者:姜雪梅
來源:《教育與職業(yè)·理論版》2008年第02期
[摘要]針對目前財務會計專業(y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考核的現狀,文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阻礙教與學順利進行的障礙因素,對學科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進、考核方法的變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并著力倡導實踐性教學,以推動高職教育宗旨的貫徹執(zhí)行。
[關鍵詞]高職教育 財務會計 教學與考核 實踐性教學
[作者簡介]姜雪梅(1967- ),女,吉林扶余人,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教學。(遼寧 大連 116033)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8)03-0078-01
一、引言
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yè)的主干專業(yè)課程,也是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在其他財經類教學體系中也多有設置。財務會計屬于微觀經濟范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是一門非純粹的理論學科。并且,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邏輯性、連續(xù)性及限定性。因此,要求教與學的參與者具備對會計對象的認知和反映能力、推理能力,才能達到熟練運用財務會計專門方法的水平,并將其轉換成生產力,達到高職教育的宗旨——“學而后工”,使受教育者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二、財務會計教學與考核的現狀
教學本身不應該是教師單方面的教育工作,應該是包括學生學習在內的雙方相互促動的合作性工作,是教學相長的過程?己耸墙虒W活動的結尾,既是對教師工作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
1.課程設置過于零散細碎。傳統的財務會計課程是以企業(yè)的經濟活動為脈絡,涵蓋了企業(y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呈現出業(yè)務流程的完整性,體現了會計工作的連續(xù)性及邏輯性。隨著時代的變遷,財務會計課程在設置過程中,過于強調專項化,把財務會計內的各有機構成部分拆出,專設了成本會計、稅務會計、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會計模擬操作等課程,剩余的部分留給了財務會計課程。零散細碎的課程設置,容易使原本對企業(yè)認知不足的學生認為,這些課程之間是各不相連的獨立個體,使原本對企業(yè)經濟活動的運行就不太了解、不太有整體觀念的同學們陷于迷茫,不利于學生形成專業(yè)課的整體框架。教學內容專門化后,,教師各自為戰(zhàn),教學
中欠缺交流,雖有教學大綱制約,但在教學內容上,難免出現重復現象,浪費時間,或出現漏缺現象,造成知識空缺。
2.課時分布不均衡。以某校會計專業(yè)為例,成本會計64課時、稅務會計54課時、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36課時、會計模擬操作36學時,而財務會計只有72學時。從絕對時間來看,財務會計的課時占絕對優(yōu)勢,但從構成比例來看,則不盡然。成本會計、稅務會計、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等原本各為財務會計的一個章節(jié),顯然,專門化分離使這些知識獲得了更多的教學時數,有利于知識教學的深化和細化。相對的,財務會計的教學時數出現了絕對性和相對性的下降,隨著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尤顯捉襟見肘。雖然財務會計后面有綜合實訓收關,但對于有急功近利心態(tài)和就業(yè)壓力的學生而言,恐怕難于潛心研習了。沒有學好的知識,操作的難度可想而知。并且,財務會計學時中理論60學時,習題12學時,教師忙于按教學大綱授課,必然形成滿堂灌的狀況,費力不討好。
3.教學方法脫離實踐。在財務會計課堂上,無論是原始的一根粉筆,還是現代化的課件教學,教學內容,即企業(yè)的實際業(yè)務,是通過教師描述而展示給學生的,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中想象和模仿。由于缺少實戰(zhàn)部件,如真正的原始憑證填制、真正的業(yè)務流程體驗,所以教學時間浪費在解釋和描述上,學生的職業(yè)化進程受阻加長。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宗旨,在部分高職院校并未真正得到貫徹和落實。加之龐大的班型,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為一個教學單位,也阻礙了教師深化教學方法改革的進程。
4.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不當。高職學生的生源,由于某些原因良莠不齊,部分學生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未能形成較好的學習方法。生源多為從校門到校門,缺少對企業(yè)的感性認知,更談不上對企業(yè)業(yè)務流程的掌握,且對相關手續(xù)產生的憑證,也不知曉,這些都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所以,死記硬背成為他們的學習方法。而財務會計是對企業(yè)具有聯系性、連續(xù)性的經濟活動進行追蹤記錄,體現其核算和反映的職能,所采用的多是事例列舉教學法,每件事例都存在多種可能性,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不當,必然使其學習受阻。
5.考核形式單一。由于教學班型較大,教學內容較多,課時有限,而且,教學內容多為理論類型,平時缺少考核的機會,多積累到期末以試卷進行考試,故卷面試題量難免會膨脹,加之學生平時聽多練少,考核成績可想而知。單一的考核形式,四個月的學習內容都匯集在一張試卷上,試卷恐難載其重?己嗽臼菍W生學習的一種督促和檢驗,但過長的間隔期,就不能起到督促作用了,所以考核的效果多不能盡如人意。
三、關于財務會計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
教學效果應該是教師教育與學生學習收獲的效果。教與學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效果。
1.整合課程設置。在財務會計課程中,提倡恢復大財務會計的觀念。教學內容是一部分一部分進行的,在大財務會計的觀念下,分部分進行專業(yè)課程,讓學生們始終有全局觀,在學習
本文關鍵詞:關于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與考核問題的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7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4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