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2 21:58
中國電力產業(yè)是中國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yè),是國有資產富集的行業(yè),它不僅構成GDP的較大比重,而且作為基本投入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直接影響經濟競爭力、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質量;陔娏Ξa業(yè)的重要性和經濟技術特征,一直以來政府對電力企業(yè)實行國家所有、垂直一體化的壟斷治理模式。這種傳統(tǒng)治理模式所帶來的企業(yè)產權不清晰、治理結構不完善;管理層缺乏有效的激勵、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等一系列問題,抑制了產業(yè)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企業(yè)競爭力,造成了社會福利的損失。因此,如何使電力企業(yè),特別是電力上市企業(yè)借助市場競爭以及有效的治理改革,創(chuàng)立科學而有效的企業(yè)治理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力企業(yè)運營效率,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不可回避的課題。首先,本文從制度變遷角度梳理了中國電力上企業(yè)治理改革演進過程,認為電力企業(yè)治理改革的初始制度條件是垂直壟斷的國家所有制,這一判斷回答電力企業(yè)治理現(xiàn)狀形成的制度因素與歷史因素;把中國電力企業(yè)治理變遷過程劃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對每個時期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利益與權力博弈進行分析,客觀評價了電力企業(yè)治理變遷特征、績效,并從“內部人控制”角度剖析中國上市電力企業(yè)治理改革效率損失問題,其目的是回答中國電力企業(yè)進行了...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文獻綜述
1.2.1 電力治理改革的理論基礎
1.2.2 電力治理結構
1.2.3 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
1.2.4 文獻綜合評述和本文視角
1.3 邏輯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術路線
1.4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1.5 概念界定和內容安排
1.5.1 主要概念界定
1.5.2 內容安排
2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演進及效率
2.1 計劃經濟時期的電力企業(yè)治理(1949—1978)
2.2 治理改革演進
2.2.1 演進過程與博弈
2.2.2 治理改革特征
2.3 改革效率
2.3.1 改革缺陷
2.3.2 效率分析—基于控制權模型
2.4 本章小結
3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結構現(xiàn)狀分析
3.1 股權結構分析
3.1.1 持有者身份
3.1.2 集中度
3.2 董事會
3.2.1 獨立性
3.2.2 明晰性
3.2.3 適度性
3.2.4 激勵性
3.3 經營者報酬激勵
3.3.1 激勵性報酬
3.3.2 比較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基于所有權差異的公司治理模式
4.1 所有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4.1.1 所有權
4.1.2 所有權結構與企業(yè)治理關系
4.2 模式比較
4.2.1 英美模式
4.2.2 德日模式
4.2.3 轉軌模式
4.2.4 差異性分析
4.3 本章小結
5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模式選擇
5.1 選擇基準:股權結構與治理模式匹配性分析
5.1.1 股權與股權結構
5.1.2 股權結構與治理效率
5.1.3 股權結構適度性與治理效率
5.2 選擇條件:董事會、經營者激勵與治理效益
5.2.1 董事會與治理績效
5.2.2 報酬激勵效應
5.3 外生變量:制度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3.1 制度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3.2 市場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4 模式選擇:組織控制型治理模式
5.4.1 組織控制型治理模式
5.4.2 一個規(guī)律的探討
5.5 本章小結
6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
6.1 治理改革目標
6.1.1 利益保障主體的選擇
6.1.2 治理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衡量標準選擇
6.2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方案
6.2.1 股權結構優(yōu)化
6.2.2 董事會制度改進
6.2.3 激勵性報酬機制再造
6.3 本章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股權分置改革與公司治理[J]. 羅建華. 企業(yè)經濟. 2007(01)
[2]關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思考[J]. 王麗芳,龐一芳. 內蒙古電大學刊. 2007(01)
[3]國外電力市場化改革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 蔡樹文. 經濟縱橫. 2006(15)
[4]淺談推進和深化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J]. 楊德芳. 四川水力發(fā)電. 2006(02)
[5]電力企業(yè)上市公司基本面綜合評價[J]. 畢研勤,朱傳寶. 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06(01)
[6]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J]. 郭曉麗,尚永珍. 經濟研究導刊. 2006(02)
[7]股權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論問題——兼論全流通條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若干新變化[J]. 吳曉求. 財貿經濟. 2006(02)
[8]融資模式與國有企業(yè)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J]. 林琳. 海南金融. 2006(01)
[9]股權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J]. 范波瀾,尹曉洲.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6(01)
[10]跨越式發(fā)展條件下法人治理結構的特殊性[J]. 胡帆.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博士論文
[1]國有產權交易博弈分析[D]. 符紹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業(yè)績關系實證研究[D]. 徐錫意.西南財經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53718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文獻綜述
1.2.1 電力治理改革的理論基礎
1.2.2 電力治理結構
1.2.3 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
1.2.4 文獻綜合評述和本文視角
1.3 邏輯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術路線
1.4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1.5 概念界定和內容安排
1.5.1 主要概念界定
1.5.2 內容安排
2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演進及效率
2.1 計劃經濟時期的電力企業(yè)治理(1949—1978)
2.2 治理改革演進
2.2.1 演進過程與博弈
2.2.2 治理改革特征
2.3 改革效率
2.3.1 改革缺陷
2.3.2 效率分析—基于控制權模型
2.4 本章小結
3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結構現(xiàn)狀分析
3.1 股權結構分析
3.1.1 持有者身份
3.1.2 集中度
3.2 董事會
3.2.1 獨立性
3.2.2 明晰性
3.2.3 適度性
3.2.4 激勵性
3.3 經營者報酬激勵
3.3.1 激勵性報酬
3.3.2 比較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基于所有權差異的公司治理模式
4.1 所有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4.1.1 所有權
4.1.2 所有權結構與企業(yè)治理關系
4.2 模式比較
4.2.1 英美模式
4.2.2 德日模式
4.2.3 轉軌模式
4.2.4 差異性分析
4.3 本章小結
5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模式選擇
5.1 選擇基準:股權結構與治理模式匹配性分析
5.1.1 股權與股權結構
5.1.2 股權結構與治理效率
5.1.3 股權結構適度性與治理效率
5.2 選擇條件:董事會、經營者激勵與治理效益
5.2.1 董事會與治理績效
5.2.2 報酬激勵效應
5.3 外生變量:制度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3.1 制度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3.2 市場環(huán)境與模式選擇
5.4 模式選擇:組織控制型治理模式
5.4.1 組織控制型治理模式
5.4.2 一個規(guī)律的探討
5.5 本章小結
6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
6.1 治理改革目標
6.1.1 利益保障主體的選擇
6.1.2 治理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衡量標準選擇
6.2 中國電力上市企業(yè)治理改革方案
6.2.1 股權結構優(yōu)化
6.2.2 董事會制度改進
6.2.3 激勵性報酬機制再造
6.3 本章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股權分置改革與公司治理[J]. 羅建華. 企業(yè)經濟. 2007(01)
[2]關于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思考[J]. 王麗芳,龐一芳. 內蒙古電大學刊. 2007(01)
[3]國外電力市場化改革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 蔡樹文. 經濟縱橫. 2006(15)
[4]淺談推進和深化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J]. 楊德芳. 四川水力發(fā)電. 2006(02)
[5]電力企業(yè)上市公司基本面綜合評價[J]. 畢研勤,朱傳寶. 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06(01)
[6]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J]. 郭曉麗,尚永珍. 經濟研究導刊. 2006(02)
[7]股權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論問題——兼論全流通條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若干新變化[J]. 吳曉求. 財貿經濟. 2006(02)
[8]融資模式與國有企業(yè)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J]. 林琳. 海南金融. 2006(01)
[9]股權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J]. 范波瀾,尹曉洲.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6(01)
[10]跨越式發(fā)展條件下法人治理結構的特殊性[J]. 胡帆.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博士論文
[1]國有產權交易博弈分析[D]. 符紹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業(yè)績關系實證研究[D]. 徐錫意.西南財經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53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295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