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資源與環(huán)境地質研究中心
本文選題:環(huán)境地質 + 研究中心 ; 參考:《礦產綜合利用》2017年02期
【摘要】:正資源與環(huán)境地質研究中心(簡稱資環(huán)中心)是集巖礦鑒定(礦石工藝礦物學)、地質礦產勘查與地質環(huán)境評價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研究中心。中心擁有一支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研究團隊,配備有性能先進、種類齊全的礦物分析測試儀器,以求真務實的創(chuàng)新精神,緊密圍繞國家目標和社會需求,通過開展礦產地質勘查、遠景資源調查、成礦作用過程和成礦條件的研究,開展礦石的詳細物質組成和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來進行礦產資源評價,發(fā)展成礦理論,解決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fā)利用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Abstract]:The positiv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Research Center (referred to as Zihuan Center)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center for rock and ore identification (ore process mineralogy,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The center has a research team with the courage to explore an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equipped with advanced performance, complete range of mineral analysis and testing equipment, with a pragmatic and innovative spirit, closely around the national goals and social need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miner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v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metallogenic process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the detailed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ore process mineralogy of ore, the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logenic theory are carried out. To solve major scientific problems in resource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類號】:F426.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秀軍,王興泰;環(huán)境地質及災害體探查問題[J];地學前緣;2001年01期
2 張發(fā)旺,王貴玲,侯新偉;礦業(yè)開發(fā)環(huán)境地質鏈及其控制[J];地學前緣;2001年01期
3 劉廣潤;論城市環(huán)境地質研究[J];火山地質與礦產;2001年02期
4 戴長壽;江蘇環(huán)境地質工作四十年回顧與展望[J];江蘇地質;2001年03期
5 張政治;加強電力環(huán)境地質研究工作[J];電力勘測;2002年03期
6 張鑄林;2001年中國西部重大工程與環(huán)境地質學術研究會簡介[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2年01期
7 蔣承菘;論環(huán)境地質工作[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年04期
8 劉傳正;中國環(huán)境地質工作概況[J];巖土工程界;2004年11期
9 柴勇;;環(huán)境地質在山區(qū)高速公路建設中的重要性[J];公路;2007年08期
10 陳履安;;《貴州環(huán)境地質》一書出版發(fā)行[J];貴州地質;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京森;;編制中國環(huán)境地質圖的基本構思[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一)[C];1992年
2 周平根;;環(huán)境地質工程導論[A];第六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0年
3 張光聰;;環(huán)境地質工程的可預見性與持續(xù)發(fā)展[A];銀齡睿智——為“十一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論文選編[C];2006年
4 張欣海;李智毅;王建鋒;;灰色聚類方法在山區(qū)城市環(huán)境地質質量評價中的應用[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三)[C];1992年
5 李向全;趙靜珍;;秦皇島市環(huán)境地質質量分區(qū)[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一)[C];1992年
6 陳劍平;李萍;;環(huán)境地質與工程——協(xié)調人資環(huán)的地學分支[A];2002年中國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論壇論文集[C];2002年
7 郭海生;周衍龍;林彬;袁莎燕;;武漢市地下工程的若干環(huán)境地質負效應[A];湖北省地質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8 郭文秀;吳梅;盧積堂;張文衛(wèi);;洛陽市環(huán)境地質特征[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11年卷(下冊)[C];2011年
9 郭文秀;吳梅;方士軍;盧積堂;張文衛(wèi);;鄭州市環(huán)境地質特征[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11年卷(下冊)[C];2011年
10 高明志;羅斐;;濟南環(huán)境地質[A];“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專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呂福明;山東編制首幅綜合環(huán)境地質圖[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劉如春 本報特約記者 王志剛 本報通訊員 沙立達;環(huán)境地質大有可為[N];地質勘查導報;2010年
3 本版編輯 記者 李偉鋒 易明;全國98個主要城市環(huán)境地質綜合評價完成[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4 李偉鋒;98個主要城市環(huán)境地質綜合評價完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劉照 本報通訊員 李凱;摸清地質環(huán)境 把脈城市發(fā)展[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6 楊勝元;環(huán)境地質工作在低碳發(fā)展中大有作為[N];中國礦業(y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袁希平;昆磨公路沿線山地環(huán)境地質變化遙感信息及驅動機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袁和忠;瀘定水電站樞紐區(qū)環(huán)境地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2 羅兵;遂寧市城市環(huán)境地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3 章璇;四川省樂山市城市環(huán)境地質數(shù)據(jù)庫建模及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4 安國強;膠東重點金礦區(qū)環(huán)境地質條件監(jiān)測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秋梅;自貢市城市環(huán)境地質分區(qū)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6 王德偉;宜賓市城市環(huán)境地質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7 孫金華;基于組件式GIS的唐山市區(qū)地質數(shù)據(jù)管理與環(huán)境地質評價[D];河北理工大學;2005年
8 楊駿;澳門環(huán)境地質變化對旅游環(huán)境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9 李奇峰;山寨煤礦開采地質環(huán)境評價[D];蘭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11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18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