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形象權的確立、實質及其爭議焦點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14:35
形象權雖然在法律實踐中還沒有完全確立,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利性質已經(jīng)得以承認,其權利性質和內涵都有其獨有的特征。通過對形象權的產(chǎn)生及涉及我國運動員形象權的主要案例進行分析,論述大眾傳播的符號形象商業(yè)利用、隱私權難以滿足人格形象的價值保護、運動員形象符號普遍化使用是運動員形象權產(chǎn)生的三大社會原因;并從無形財產(chǎn)權、知識產(chǎn)權、商事人格權屬性的角度闡述運動員形象權的權利性質;從集體有無形象權、運動員形象權價值來源、非知名運動員是否擁有形象權、形象權商業(yè)性利用與表述性使用的區(qū)別來闡釋運動員形象權實踐中的幾大主要爭議問題。
【文章來源】:體育與科學.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運動員形象權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
1.1 大眾傳播中的符號形象商業(yè)利用
1.2 隱私權難以滿足人格形象的價值保護
1.3 運動員形象符號化使用的普遍化
2 運動員形象權可適用的權利性質
2.1 運動員形象權具有無形財產(chǎn)權屬性
2.2 運動員形象權的知識產(chǎn)權屬性
2.3 運動員形象權是一種商事人格權
3 運動員形象權實踐幾個主要爭議問題
3.1 集體有無形象權
3.2 運動員形象權價值來源
3.3 非知名運動員是否有形象權
3.4 商業(yè)化利用還是表述性使用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方式的歷史演進及動因研究——兼談對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方式轉型的啟示[J]. 浦義俊,吳貽剛.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2]大型體育賽事埋伏營銷法律化的法理分析——以南京青奧會為背景[J]. 趙陽,楊光照.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3]我國形象權糾紛案件類型化研究[J]. 袁博.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 2011(05)
[4]論美國形象權限制制度[J]. 馬波.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5]尼莫形象權法律思想評析[J]. 馬波.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6]貝克漢姆現(xiàn)象: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偶像崇拜與媒介制造[J]. 郭晴.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9(03)
[7]運動員形象權及其法律保護[J]. 馬法超,于善旭.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1)
[8]形象權與形象代言合同性質研究[J]. 朱體正.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7(04)
[9]論美國法下對運動員形象權的保護[J]. 陳鋒.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7(05)
[10]商品化權:人格符號的利益擴張與衡平[J]. 謝曉堯. 法商研究. 2005(03)
碩士論文
[1]體育明星形象權歸屬與保護研究[D]. 范慧青.內蒙古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28037
【文章來源】:體育與科學.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運動員形象權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
1.1 大眾傳播中的符號形象商業(yè)利用
1.2 隱私權難以滿足人格形象的價值保護
1.3 運動員形象符號化使用的普遍化
2 運動員形象權可適用的權利性質
2.1 運動員形象權具有無形財產(chǎn)權屬性
2.2 運動員形象權的知識產(chǎn)權屬性
2.3 運動員形象權是一種商事人格權
3 運動員形象權實踐幾個主要爭議問題
3.1 集體有無形象權
3.2 運動員形象權價值來源
3.3 非知名運動員是否有形象權
3.4 商業(yè)化利用還是表述性使用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方式的歷史演進及動因研究——兼談對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方式轉型的啟示[J]. 浦義俊,吳貽剛.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2]大型體育賽事埋伏營銷法律化的法理分析——以南京青奧會為背景[J]. 趙陽,楊光照.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3]我國形象權糾紛案件類型化研究[J]. 袁博.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 2011(05)
[4]論美國形象權限制制度[J]. 馬波.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5]尼莫形象權法律思想評析[J]. 馬波. 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6]貝克漢姆現(xiàn)象: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偶像崇拜與媒介制造[J]. 郭晴.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9(03)
[7]運動員形象權及其法律保護[J]. 馬法超,于善旭.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1)
[8]形象權與形象代言合同性質研究[J]. 朱體正.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7(04)
[9]論美國法下對運動員形象權的保護[J]. 陳鋒.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7(05)
[10]商品化權:人格符號的利益擴張與衡平[J]. 謝曉堯. 法商研究. 2005(03)
碩士論文
[1]體育明星形象權歸屬與保護研究[D]. 范慧青.內蒙古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28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9280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