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評價體系研究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leader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ength and ev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constructed by selecting 31 indexes from four aspects: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novation input, innovation process and innovation output. Taking the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fe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investment, innovation process, innovation output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current innovation-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16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fei in the past 11 years, Using the 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matrix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th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anking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fei is obtained on this basis. Final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fei,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innovati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fei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is unreasonable. The risk management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narrow, the talent constru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follow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build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ystem in an all-round way, to actively wi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and so on. Construct all-rou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 and 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 effective innovation talent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273.1;F276.3;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谷建全;;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的探討[J];企業(yè)活力;2010年04期
2 向剛;李興寬;章勝平;;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3 姚曉芳;董松松;;合肥市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培育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創(chuàng)新型城市+創(chuàng)新型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新型園區(qū) 江蘇發(fā)布首個科技創(chuàng)新評價指標體系[J];領導決策信息;2010年36期
5 羅亞非;孟韜;張杰軍;張赤東;;我國創(chuàng)新型試點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差異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年12期
6 鄒林全;;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的比較[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年08期
7 郭春霞;宋秀蘭;;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知識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8年26期
8 姚曉芳;程敏;魏亞龍;;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培育計劃實施效果實證研究——以合肥市為例[J];中國軟科學;2009年S2期
9 趙文彥;曾月明;;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設計[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10 李國棟;劉瑞文;戴祖田;;企業(yè)創(chuàng)新及評價指標體系框架設計[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余樂安;汪壽陽;黎建強;;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社會和諧發(fā)展綜合評價模型及實證分析[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曹新向;苗長虹;;休閑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董鄉(xiāng)萍;;制造業(yè)信息化基本問題及31個省市制造業(yè)“信息化”效用的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Ⅱ)[C];2008年
4 田紅勤;;如何實現(xiàn)風險投資與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對接[A];建設小康與高技術產業(yè)化——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第35分會場論文集[C];2003年
5 馮曉強;;湖北省城市區(qū)域旅游競爭力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陳偉福;馮國燦;;局部光滑主成分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陳明星;繆柏其;靳韜;;利率影響因素的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胡汪洋;景玎;馮民;于宏民;;沈陽市自然資源評價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9 農吉夫;金龍;;均生函數(shù)與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相結合的降水預報模型研究[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任愛蓮;;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審計模式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遠明;我市10家企業(yè)入選首批省級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N];三明日報;2009年
2 記者 陳黎明;沙鋼入選江蘇省首批“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N];中國冶金報;2009年
3 通訊員 熊啟斌;湖北神丹公司被列為省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建設試點單位[N];孝感日報;2009年
4 ;2009年國家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和創(chuàng)新型試點企業(yè)我省雙獲全國第一[N];安徽日報;2009年
5 陳稚康;建設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的瓶頸與對策[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9年
6 記者 尹江勇 實習生 王慶慧;平高集團新增為國家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N];河南日報;2009年
7 記者 吳長鋒;安徽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和試點企業(yè)認定數(shù)雙居全國之首[N];科技日報;2009年
8 劉若帆 張勇;金正大成國家第三批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試點[N];農資導報;2009年
9 崔利娟;;喝雵鷩覄(chuàng)新型企業(yè)[N];中國化工報;2009年
10 記者白茂槐 通訊員吳香玉;包鋼躋身國家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行列[N];中國冶金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凱;提升西安城市競爭力的系統(tǒng)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于新宇;黑龍江省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成長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李興寬;基于持續(xù)創(chuàng)新動力、能力、績效的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評價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坤;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路徑選擇和績效評價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梁益琳;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成長、融資約束與信貸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張林;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績效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7 史竹青;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成長路徑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張旭明;產業(yè)集群持續(xù)成長因素分析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權思勇;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財務預警系統(tǒng)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10 劉耀;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發(fā)展模式及其實現(xiàn)持續(xù)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司玉辰;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評價體系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張艷娜;山東財政學院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3 李曉麗;區(qū)域科技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4 張嬋娟;中國本土零售商業(yè)競爭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5 韓煒;區(qū)域集成電路產業(yè)競爭力評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張巖;青島出版社核心競爭力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孟麗紅;大連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田璐;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9 王偉;山東省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綜合評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10 蘇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競爭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34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43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