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OC2.0 MAC協(xié)議仿真平臺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HINOC + 仿真 ; 參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技術是我國在逐步實施“三網融合”大背景下,為滿足新一代廣播電視網的需求,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EOC接入解決方案。2012年8月,HINOC1.0寬帶接入標準正式發(fā)布;目前,HINOC2.0技術方案的研究工作已經全面開展,圍繞HINOC2.0的各種基礎研究和衍生工作都在不斷繼續(xù)。本文所討論的就是針對HINOC2.0的仿真軟件建設工作,為協(xié)議優(yōu)化和性能研究提供合適、標準的平臺。本文主要研究HINOC2.0 MAC協(xié)議仿真平臺優(yōu)化設計,并對該協(xié)議性能進行測試研究。首先,詳細介紹了HINOC2.0 MAC協(xié)議技術,包括協(xié)議分層、幀格式、各子層功能和具體機制;然后在對離散事件驅動機制的理解,以及針對網絡仿真各方面需求分析的基礎上,設計了具體協(xié)議無關的,包含MAC層協(xié)議普遍抽象功能模塊和具有良好用戶接口的仿真平臺;接著在此平臺上結合HINOC2.0協(xié)議具體功能,遵從充分依照協(xié)議并做適當邏輯拓展的原則,完成針對HINOC2.0系統(tǒng)軟硬件的仿真軟件編寫;最后利用此仿真軟件完成HINOC2.0 MAC層協(xié)議在閘門型和耗盡型兩種服務方式下關于吞吐量、時延、緩存需求的測試,為協(xié)議設計研究和相關實現(xiàn)提供一定參考。
[Abstract]:HINOC (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 technology in China is in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iple play" in the backgroun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w generation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network demand, new EOC acces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solution proposed by.2012 in August, HINOC1.0 broadband access standard officially released;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HINOC2.0 technology the scheme has been fully carried out around HINOC2.0, a variety of basic research and the derivative work in continue. This discussion is based on HINOC2.0 simulation software construction work, offer suitable for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tocol, the standard platform.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HINOC2.0 MAC protocol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test research of th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tocol. Firstly, introduces the HINOC2.0 MAC protocol, including the protocol layer, frame format, sub layer function and the specific mechanism; then in the discrete event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nderstanding, and based on the network simulation of all aspects of dem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protocol independent design, MAC protocol abstract general function module and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has a good user interface contains; then on this platform with HINOC2.0 protocol can fully comply with the specific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logic development principle. Complete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HINOC2.0 system prepared; finally completed HINOC2.0 MAC protocol in the gate and exhausted two service modes on throughput, delay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buffer size test,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n protoco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4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飛;許曉鳴;孫海榮;;高速網的傳輸協(xié)議的研究與進展[J];計算機與網絡;1998年05期
2 ;協(xié)議[J];電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3 ;協(xié)議[J];電子科技文摘;2006年04期
4 王惠斌;馬明山;常青美;祝躍飛;;一種新的安全協(xié)議設計方法[J];河南科學;2008年03期
5 王芷玲;張玉清;楊波;;公平交換協(xié)議設計原則[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04期
6 秦靜;李麗;李寶;;高效率的非交互OT_n~k協(xié)議及其應用[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7 顧翔;張臻;邱建林;;無線安全協(xié)議設計方法研究[J];計算機科學;2011年09期
8 蘇曉萍,宋玉蓉;鄰機發(fā)現(xiàn)協(xié)議的原理與應用[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9 劉政,趙保華,屈玉貴;一種描述安全協(xié)議的形式化規(guī)范語言[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4年07期
10 王娜;王亞弟;汪斌強;;一種模塊化的安全協(xié)議設計方法[J];計算機工程;2006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鄒建國;修威;;空間無線鏈路的TCP協(xié)議加速和優(yōu)化研究[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吳中賢;周江;王文鼐;;P2P-SIP協(xié)議設計與實現(xiàn)[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陳偉;;煤炭產量遠程監(jiān)測傳輸協(xié)議的實現(xiàn)[A];第18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王仲文;;網絡醫(yī)療通信協(xié)議設計[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二次醫(yī)學影像設備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路興;易真真;;適合WLAN網絡的新協(xié)作MAC協(xié)議[A];2009年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論文集[C];2009年
6 張筠;李穎;;Ad Hoc網絡中的MAC協(xié)議綜述[A];中國通信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網捷網絡公司 沈之千;802.17和城域環(huán)網協(xié)議[N];網絡世界;2002年
2 四川 楊葉珍;常用紅外遙控信號傳輸協(xié)議詳解(一)[N];電子報;2006年
3 肖北庚;動態(tài)演進 協(xié)議適用范圍持續(xù)擴展[N];政府采購信息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志德;不經意傳輸協(xié)議[D];復旦大學;2005年
2 李騏;下一代無線互聯(lián)網構架下的傳輸協(xié)議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何進;基于FLUTE協(xié)議的移動互聯(lián)網高效傳輸問題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謝海波;無線分組網絡中MAC層協(xié)議的分析與設計[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5 宋振峰;基于協(xié)作的無線網絡MAC層協(xié)議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6 陳德富;無線傳感器網絡自適應MAC協(xié)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7 單杭冠;無線協(xié)作傳輸系統(tǒng)的資源分配與協(xié)議設計[D];復旦大學;2009年
8 張建輝;節(jié)點勢能導向多下一跳路由協(xié)議研究與性能評價[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9 劉雪峰;隱私安全協(xié)議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廖勇;統(tǒng)一信息網空間數(shù)據(jù)通信傳輸協(xié)議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善樸;瘦終端協(xié)議HSVD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李超;基于CRDA協(xié)議的野戰(zhàn)局域網設計與仿真[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董磊;基于Ad Hoc網絡的MAC層協(xié)議的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孫文;HINOC2.0 MAC協(xié)議仿真平臺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周相偉;濟寧網通IPv6協(xié)議過渡方案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6 羅鬧;用于統(tǒng)一通信的XMPP協(xié)議擴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許辰銘;有限理性建模與仿真的研究及其在秘密共享協(xié)議設計中的應用[D];云南大學;2013年
8 趙錚;IEEE802.15.4 MAC協(xié)議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9 王莉;高精度網絡定時傳輸協(xié)議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10 蔣良駿;基于S-MAC協(xié)議能量有效性的改進[D];安徽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354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73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