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行政法論文 >

《反恐怖主義法》與反恐刑法銜接不足之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8-03-17 10:06

  本文選題:反恐怖主義法 切入點:反恐刑法 出處:《法學雜志》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反恐怖主義法》與反恐刑法二者在協(xié)調(diào)上存在較大的問題!斗纯植乐髁x法》第3條使用的"恐怖主義"一詞限制了刑法的調(diào)整范圍,因為刑法以行為為處罰對象,建議以刑法規(guī)范中的"恐怖行為"取而代之!斗纯植乐髁x法》第1條將"國家安全"納入了恐怖活動犯罪的侵犯客體,從立法的目的在于"維護公共安全"出發(fā),建議刪除《反恐怖主義法》第1條中的"國家安全",或者在刑法中增加"危害行為既構(gòu)成恐怖活動犯罪,又構(gòu)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關(guān)于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的規(guī)定!斗纯植乐髁x法》對"恐怖主義""恐怖活動""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恐怖事件"等術(shù)語的界定與刑法不一致,應(yīng)該澄清!斗纯植乐髁x法》中的違法行為與反恐刑法中的恐怖活動犯罪界限模糊,應(yīng)通過情節(jié)規(guī)定加以區(qū)分!斗纯植乐髁x法》與刑法中關(guān)于管轄權(quán)的規(guī)定雖然不一致,但是從刑法的基本法定位以及執(zhí)法的可能性出發(fā),應(yīng)該認為前者并沒有對后者的規(guī)定進行實質(zhì)性修改。
[Abstract]:There are considerable problems i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Anti-Terrorism Act and the Anti-Terrorism Criminal Law. The term "terrorism", used in Article 3 of the Anti-Terrorism Act, limits the scope of adjust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since the criminal law punishes a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rrorist acts" in criminal law norms be replaced. Article 1 of the Anti-Terrorism Law includes "national security" as the object of violation of the crime of terrorist activities, proceeding from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safeguarding public safety". It is proposed to delete the words "national security" in Article 1 of the Anti-Terrorism Act or to add in the Criminal Code the words "if an act of endangerment constitutes a crime of terrorist activity as well as other offenc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s "terrorism", "terrorist activity", "terrorist activity organization", "terrorist activity person" and "terrorist event" in the Anti-Terrorism Ac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riminal C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Code on the criminalization and punishment of crimes related to terrorist activities. It should be clarified that... the line between the offences in the Anti-Terrorism Act and the criminal acts of terrorist activities in the criminal law against terrorism is blurred and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circumstances. Although the Anti-Terrorism Ac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provisions on jurisdiction in the Criminal Code, However, starting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asic law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nforcing the law,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the former has not substantially amended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tter.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山東科技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2.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宗樓;論對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規(guī)制[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2 王英平,張應(yīng)立;論恐怖活動犯罪[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2期

3 王英平,張應(yīng)立;論恐怖活動犯罪[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高銘暄;張杰;;關(guān)于我國刑法中“恐怖活動犯罪”定義的思考[J];法學雜志;2006年05期

5 汪涌;;恐怖活動犯罪及其法律對策[J];今日科苑;2007年06期

6 趙秉志;杜邈;;我國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立法經(jīng)驗考察[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7 高銘暄;陳冉;;全球化視野下我國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立法研究[J];法治研究;2013年06期

8 陳忠林;我國刑法中“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J];現(xiàn)代法學;2002年05期

9 余濤;恐怖活動犯罪刑事立法探討[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史振郭;論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及其處罰——兼論我國刑法修正案(三)之適用[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金澤剛;;加強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與恐怖活動犯罪刑事立法的犯罪學思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趙秉志;遏制恐怖活動犯罪的法治對策[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魏建國 王志良;論恐怖活動犯罪的認定[N];安徽經(jīng)濟報;2004年

3 趙秉志 陰建峰;完善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立法[N];法制日報;2003年

4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研究生 趙桂民;關(guān)于海上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建議[N];法制日報;2014年

5 記者 陳麗平;特殊累犯擴至恐怖活動犯罪[N];法制日報;2011年

6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趙秉志;中國恐怖活動犯罪的防治對策[N];光明日報;2014年

7 記者 宋安明;嚴懲恐怖活動犯罪[N];檢察日報;2001年

8 郭鑫 趙楊 錢春弦;中國明確界定暴恐犯罪[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4年

9 如東縣檢察院 東劍 顧擁軍;特殊累犯的構(gòu)成[N];江蘇法制報;2011年

10 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反洗錢工作辦公室;郵政金融反洗錢知識[N];中國郵政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志宇;恐怖活動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2 趙袁園;論我國恐怖活動犯罪的刑法應(yīng)對[D];西北大學;2011年

3 張思思;我國懲治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完善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5年

4 李海;論拒不提供恐怖、極端主義犯罪證據(jù)罪[D];重慶大學;2015年

5 丁雷;論恐怖類犯罪的刑法應(yīng)對[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譚俊美;反恐背景下的警察槍支使用權(quán)[D];湘潭大學;2015年

7 唐娜;刑事訴訟法規(guī)制恐怖活動犯罪之完善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8 王];恐怖活動犯罪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9 葛瑞;懲治新疆恐怖活動犯罪的法律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10 鄒其君;《刑法修正案(九)》中恐怖活動犯罪立法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242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242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91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