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治理念推進PPP立法
本文選題:供給機制 切入點:法律沖突 出處:《經濟研究參考》2016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編者按:PPP因其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被視為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重大創(chuàng)新。自2014年以來,PPP在中國呈現井噴之勢,但是目前在PPP推廣中,由于我國尚無PPP的統一法律法規(guī),導致項目的法律風險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PPP項目的推進。加快推進PPP的立法建設,填補法律空白,解決法律沖突,是PPP頂層設計較為關鍵的一環(huán),也是PPP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因此PPP的立法建設受到各方的廣泛關注。
[Abstract]:Preparing by: PPP because it is conduciv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a major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is regarded as the supply mechanism of public service. Since 2014, PPP presented blowout in Chinese, but now in the promotion of PPP, as the unified laws and regulations our country has no PPP, lead to the legal risk of project increase,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PPP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of legislation to accelerate PPP, fill the gaps in the law, solve the conflict of laws, PPP is the top-level design is a key ring,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PP. Therefore the legislation construction of PPP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of all parties.
【分類號】:D922.1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偉;;構建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的農村公共產品有效供給機制[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2 蔡晶晶;;西方可抉擇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經驗透視[J];東南學術;2008年01期
3 艾醫(yī)衛(wèi);屈雙湖;;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8年10期
4 陳世偉;;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基于“合作式治理”的視角[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邏輯、誤區(qū)與構想[J];中國行政管理;2013年09期
6 蔣牧宸;;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如何創(chuàng)新[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3年11期
7 湯自建;;關于建立消費型農副產品供給機制的幾點思考[J];長江論壇;2007年03期
8 郭彥龍;任仕元;;司法知識供給機制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33期
9 顧利華;吳一江;劉德基;郁雷;;創(chuàng)新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思考——以靖江市為例[J];唯實;2013年12期
10 徐銅柱;;民族地區(qū)新農村建設中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盧芳霞;;組團式服務:農村社區(qū)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湯尚穎;李澤紅;;論建立消費型農副產品供給機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三農問題與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分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崔忠仁;;創(chuàng)新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推進貧困地區(qū)新農村建設[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袁偉;;構建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的農村公共產品有效供給機制[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向東;陳畢雪;唐霖;;創(chuàng)新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機制是畢節(jié)試驗區(q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A];畢節(jié)試驗區(qū)研究——畢節(jié)地區(qū)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課題集[C];2008年
6 張茂林;;武術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7 范可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康志平;;鄉(xiāng)鎮(zhèn)政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慎澄;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努力構建和諧青島[N];青島日報;2008年
2 肖萬春;要形成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新機制[N];中國改革報;2004年
3 南通市委黨!靶罗r村建設”課題組 提供 課題組成員 姜作培 季建林 費凡 曹勝 陳峰燕;建立健全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N];南通日報;2006年
4 劉瑞華 李詩華;如何創(chuàng)新公共產品供給機制[N];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
5 張曉山;農產品供給機制要避免“一少就喊,一多就砍”[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6 中國氣象局計財司預算處;改革財政供給機制推進建立公共財政[N];中國氣象報;2003年
7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社區(qū)建設研究中心 陳偉東;社區(qū)是個什么樣的“筐”?[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中共運城市委黨校 王海峰;淺論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有效保障[N];山西黨校報;2010年
9 廣西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東燕;優(yōu)化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N];廣西日報;2014年
10 本報評論員;希望的田野[N];丹東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成福;社會轉型中的縣域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董明濤;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3 王大偉;農村公共產品協同供給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于印輝;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李雪萍;城市社區(qū)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永蓮;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部金洲;轉型期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2 趙陽;合作治理視角下城市社區(qū)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3 馬孝勇;西安城市社區(qū)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4 武孝巍;“村改居”社區(qū)公共服務供給機制變遷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5 汪培南;樹型結構供給機制: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理性選擇[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丹;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胡雯莉;完善我國公共產品有效供給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8 萬英;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9 林蜀;中國古代社會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李籠彥;整體性治理視域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624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2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