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視野下的政府誠信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南政法大學》 2012年
行政法視野下的政府誠信問題研究
齊海濤
【摘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西方文明史上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對個人的一種要求,也是對政府的一種要求。然而在當今中國,誠信卻是社會最重要的需求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作為社會的管理者,政府面臨著公眾越來越高的要求,政府誠信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整個社會的誠信基石,引領著民眾的誠信思潮。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2004年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了十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偉大目標,其中對法治政府的具體要求即有誠信的要求。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諧社會的構建更是要求政府誠信為本,與民和諧發(fā)展。政府誠信的構建事關大局,具有重要的意義。 政府誠信建設必須重視誠信原則的指導作用,應當將誠信原則確立為行政法領域的基本原則,并以立法的形式寫入未來必將出臺的《行政程序法》。當前我國政府誠信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以兩個方面:政府信息不公開不全面和行政行為的缺乏誠信。政府不誠信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后果,損害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構建政府誠信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思想方面,立法方面,制度方面下手,最后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達到目標。本文運用政治學、心理學、行政法學等相關理論,立足于我國當前政府誠信建設的實際,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采取分析、綜合和比較等方法,第一部分從誠信觀念的歷史內(nèi)涵切入,探討中西方文化中誠信觀念以及私法領域的誠信原則;第二部分引入公權力領域中的誠信以及誠信與政府的關系;第三部分明確指出當前我國政府存在的誠信問題及帶來的危害;第四部分著重分析政府誠信缺失的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論文的最后一部分提出筆者對構建政府誠信的對策。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22.1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佳;;論誠信原則的行政法意義[J];法制與社會;2011年11期
2 程娜;;行政法原則與誠信政府建設[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06年09期
3 湯儷瑾;;論政府誠信的原則及其要求[J];江淮論壇;2005年06期
4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Requires Innovations[J];China & World Economy;2001年04期
5 湯儷瑾;誠信是政府的基本規(guī)范[J];學術界;2005年05期
6 劉俊祥;行政公開的權利保障功能[J];現(xiàn)代法學;2001年05期
7 肖淑玲;;政府誠信與公民權益——行政信賴保護原則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09期
8 韋國善;;誠信: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法治原則[J];學術論壇;2009年03期
9 王金平;;行政法中確立誠信原則的必要性及路徑探討——行政法誠信原則之我見[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劉莘,鄧毅;行政法上之誠信原則芻議[J];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萬華;[N];法制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紅軍;行政法誠實信用原則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2 董石桃;新時期中國公務員誠信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治理對策[D];湘潭大學;2006年
3 張雪;論《行政許可法》與我國政府誠信建設[D];吉林大學;2007年
4 惠繼飛;論誠信原則的行政法價值[D];蘭州大學;2007年
5 張紀德;關于當前我國政府誠信建設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黃波;誠信視角下的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賈京霖;和諧社會進程中政府誠信問題的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8 黃帥仁;政府誠信提升途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富文;;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產(chǎn)黨宣言》為中心的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劉莎莎;;從《愛彌兒》中探究盧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3 林頤;;“自我”的兩個維度——讀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4 項志友;馬珊;;論法治的人性基礎——兼論中西人性觀對法治的影響[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5 王先林;;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計劃法初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6 孫鵬;陳樹森;;論意思自治——兼論從近代民法到現(xiàn)代民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7 王圣揚;董瓊;;論刑事訴訟中的控辯平衡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8 黃忠;;現(xiàn)代合同拘束力正當化理論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9 郭繼;;家庭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設立模式的立法選擇——以法經(jīng)濟學和法社會學交叉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桂在泓;王平;;論當代中國政府能動性的發(fā)生與制約[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能;;學術權利與行政權力:大學治理的核心范疇——以平衡論為視角[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楊會新;;從檢察權對行政權的監(jiān)督談行政公訴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呂妍;;誠信與和諧社會的構建[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六[C];2009年
5 謝宏濱;;論法律語言的社會學屬性[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6 王雷;;效率與激勵視角下公民財產(chǎn)權與國家征收權的均衡——來自城市房屋征收個案的法與經(jīng)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徐昕;;法官為什么不相信證人?——證人在轉型中國司法過程中的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張勇;;法律還是社會規(guī)范:關于投資者保護的一個比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楊志利;;強制履行、期待賠償與最優(yōu)違約救濟[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胡婧;;我國地方政府信用問題探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鄭現(xiàn)喆;西方法在中韓兩國的移植和轉型及發(fā)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保傳;社會與學術:黃宗羲與明清學術思想史的轉型[D];西北大學;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7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8 郭強;論馬克思“社會—國家”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9 馮亞;普魯塔克政治觀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卞曉偉;新時期我國農(nóng)村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葉宗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小型私營企業(yè)誠信問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蘇煥菊;我國農(nóng)村養(yǎng)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紀召雷;我國土地儲備法律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楊晰策;大學生權利救濟[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黃湘平;政府公信力評價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強;合同法誠實信用原則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0年01期
2 溫曉慧;市場經(jīng)濟中政府信用問題的若干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沈春敏;;信賴保護需要政府誠信[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鄒東升;政府誠信缺失與重建探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盧玲;《行政許可法》實施與誠信政府建設[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6 周曉麗;;論公共危機中政府形象及其重塑[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7 鄭賀山;“政績工程”與“政府誠信”[J];城鄉(xiāng)建設;2002年07期
8 杜微;論我國征信法律制度的建立[J];當代法學;2002年09期
9 康慧;評我國法學界對誠實信用原則的研究[J];當代法學;2003年04期
10 姚克利;培植政府信用刻不容緩[J];大連干部學刊;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萬華;[N];法制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秋菊;誠信建設中的政府[D];蘇州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江翔;論政府信用與官德建設[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呂青云;論中國社會轉型期政府誠信的缺失與治理[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春春;誠信政府構建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4 裘錚;論政府信用及其建構[D];武漢大學;2005年
5 王雅輝;試論我國當前社會轉型中的誠信缺失與構建[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6 蒲江;新時期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7 肖進;我國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8 于海娟;我國政府公信力建設問題與對策探討[D];吉林大學;2006年
9 柳燕;市民對政府形象認知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西南大學;2006年
10 楊曦;我國政府誠信建設的路徑選擇[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會玲;政府誠信構建路徑探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王宏偉;;政府誠信的缺失及規(guī)范[J];經(jīng)濟師;2008年06期
3 邱詩琪;;招商引資工作中的政府誠信問題探討[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俞榮根;;居安思危 誠信歸來[J];群言;2002年05期
5 姚頡靖,彭輝;透視非典看政府職能轉變的必要性、緊迫性[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胡進;誠信政府:誠信社會的定心盤[J];電子政務;2004年04期
7 俞慈珍;;試論政府誠信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J];世紀橋;2006年05期
8 胡志明;;試論政府誠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9 蔣艷玲;;構建和諧社會呼喚政府誠信[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竇帥;;政府誠信法治化淺談[J];湘潮(下半月);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曉光;宋慧宇;;政府誠信若干基本問題研究[A];服務型、責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設論文集(《吉林政報》2006·理論?C];2006年
2 張海夫;;政府誠信芻議[A];孔學研究(第十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一次暨海峽兩岸第七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樊泳湄;;論政府誠信[A];孔學研究(第十一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一次暨海峽兩岸第七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陸明德;;關于推進“誠信工商”的探索[A];全國十二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研討會?痆C];2004年
5 童中賢;楊暢;;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政府誠信建設[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趙愛玲;;政府誠信: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訴求[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7 薛建平;馬亞學;許曉華;;政府誠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A];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領導能力研討會暨2006年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論文集[C];2006年
8 盛明科;;構建誠信政府的意義及途徑探討[A];三湘青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陸武師;張光成;;政府誠信的法理基礎和制度研究[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黎燦輝;陳麗君;;突發(fā)公共事件視野中的政府溝通和政府公信力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樺源 郭超雄 本報通訊員 廖紅波;[N];西部時報;2010年
2 張洪波(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N];法制日報;2005年
3 ;[N];中國信息報;2004年
4 古力;[N];法制日報;2005年
5 武玉琴;[N];臺州日報;2006年
6 崔運武 王亞南 莊曉東 熊思遠 何樹紅 段萬春 蔡正非 李耀平 歐黎明;[N];云南政協(xié)報;2005年
7 魏文彪;[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8年
8 記者 宋馨;[N];周口日報;2008年
9 魏東來 張廣輝(作者單位:河北省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yī)院);[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7年
10 陳漢;[N];貴陽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小芹;行政法誠實信用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楊秋菊;誠信建設中的政府[D];蘇州大學;2006年
3 張淑芳;行政法援用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4 魏建新;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王旭;行政法解釋學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吳蘭;法治政府中行政裁量的功能與治理[D];吉林大學;2010年
7 王繼;法治政府:中國政府建設的目標[D];吉林大學;2012年
8 何士青;以人為本與法治政府建設[D];武漢大學;2005年
9 尤春媛;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視野中的契約文明與法治政府建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10 陳駿業(yè);行政法基本原則導論[D];蘇州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海濤;行政法視野下的政府誠信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2 黃帥仁;政府誠信提升途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3 馬慧珍;地方政府誠信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4 李慧青;政府誠信的倫理審視[D];鄭州大學;2011年
5 魯麗梅;中國語境下的政府信任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徐軍昌;和諧社會視閾下政府誠信建設探析[D];鄭州大學;2010年
7 石瑩;政府誠信的法律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閆石;關于政府誠信建設的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韻;論地方政府誠信的缺失與治理[D];湖南大學;2010年
10 竇帥;我國政府誠信的法律制度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03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3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