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司法認定
本文關鍵詞: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司法認定
【摘要】:非數額型盜竊犯罪,指不以“數額較大”作為構罪標準的盜竊犯罪,目前包括我國《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的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三種犯罪以及原先刑法已作規(guī)定的多次盜竊犯罪;非數額型盜竊的構成要件與普通盜竊基本一致,只是少了“數額較大”的要求,多了“入戶”、“攜帶兇器”等盜竊行為的具體情狀。對非數額型盜竊的刑罰標準,本文從五個方面進行探討,著重對幾種盜竊行為并存或竟合時的量刑提出合理化建議。非數額盜竊情形相競合時,應以其中一個行為構罪確定基準刑,再將其他行為作為酌情從重情節(jié)予以量刑;非數額型盜竊中“入戶”、“攜帶兇器”情形與“數額巨大和特別巨大”標準重疊時,盜竊數額按50%的標準提檔處罰,“多次”、“扒竊”情形與“數額巨大和特別巨大”標準重疊時,按數額型盜竊量刑,并將其作為從重情節(jié)考慮。對非數額型盜竊的司法認定,主要從犯罪形態(tài)、行為類型和竟合處理三方面進行具體剖析。首先確定其結果犯的行為屬性;其次對其著手和既遂形態(tài)作出辨析,結合具體的犯罪類型,能使他人產生喪失財產的緊迫危險時才是盜竊行為的著手,對既遂的判定也應當遵從對普通盜竊罪的“失控說”為標準;行為類型中,主要對理論和司法實踐界飽受爭議的問題進行探討,譬如對攜帶兇器盜竊情形中“兇器”、“攜帶”的理解,應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識和行為人的主觀故意,采用客觀的標準,對多次盜竊中的“次”應以客觀行為來界定,不能僅憑行為人一個概括的主觀故意認定為一次盜竊,筆者認為對“多次”作出“一年內三次以上”的界定要比司法解釋中“二年內盜竊三次以上”的規(guī)定更為合理。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出罪處理,可根據《刑法》第13條、第37條的規(guī)定,結合犯罪情節(jié)的輕重、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來確定,對于未竊得財物或者竊得財物價值較低、后果輕微、行為人主觀惡性小、手段一般的,應當作無罪處理,各地也應該通過制定非數額型盜竊的構罪數額標準,合理做好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銜接及調適工作。
【關鍵詞】:非數額型盜竊 刑罰標準 司法認定 行為競合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7
- 第一章 非數額型盜竊犯罪概述7-12
- 一、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入罪理由7
- 二、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構成要件7-8
- 三、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刑罰標準8-12
- (一) 非數額型盜竊“四種”情形未遂形態(tài)的處罰9
- (二) 非數額型盜竊“四種”情形既遂的量刑9
- (三) 非數額型盜竊“四種”情形并存及競合時的量刑9-10
- (四) 非數額型盜竊“四種”情形與“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標準重疊時的量刑10
- (五) 非數額型盜竊“四種”情形判處罰金刑的數額及對量刑的調整10-12
- 第二章 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具體界定12-22
- 一、犯罪形態(tài)12-14
- (一) 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行為屬性12-13
- (二) 著手的辨析13
- (三) 既遂的認定13-14
- 二、行為類型14-21
- (一) 多次盜竊14-15
- (二) 入戶盜竊15-17
- (三) 攜帶兇器盜竊17-19
- (四) 扒竊的認定19-21
- 三、行為競合的處理21-22
- (一) 競合的情形21
- (二) 罪與罰的認定21-22
- 第三章 非數額型盜竊犯罪的出罪處理22-26
- 一、出罪情節(jié)與《刑法》第13條、第37條的應用22-24
- 二、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的調適24-26
- 結語26-27
- 參考文獻27-28
- 致謝2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國飛,韋光輝;都安“兩搶”、盜竊犯罪調查分析及治理對策[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劉漢剛,齊剛,易明,李冬濤;略論大學生盜竊犯罪[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陳湘清;;新時期盜竊犯罪的思考[J];企業(yè)家天地;2006年07期
4 林斌;;“天之驕子”為何淪為“梁上君子”——大學生盜竊犯罪原因分析[J];企業(yè)家天地;2008年12期
5 文奕;;論大學生盜竊犯罪的成因及預防[J];法制與社會;2008年06期
6 王曉云;;大學生盜竊犯罪之思考[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7 宋明珠;易燁;陳玲;袁夢倩;;大學生盜竊犯罪情況調研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09年13期
8 王卉;;盜竊犯罪隱語分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邢益壯;;當前盜竊犯罪的特點及其適用法律問題探析[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1年04期
10 劉宏斌;;當前我國盜竊犯罪的現狀及治理[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廣聰;;盜竊犯罪現象實證研究——以湖南省X市938起盜竊犯罪案件為基礎[A];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2 魏家乾;;盜竊犯罪中的幾個常見問題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3輯)[C];2008年
3 李敏;馬皚;;自我控制、社會支持與社會經濟地位對男性搶劫、盜竊犯罪深度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云龍;沈德詠;;盜竊罪適用死刑的比較研究[A];贛臺法學論壇文集——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1年)[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檢察院 徐志彬;從批捕數據看季節(jié)對盜竊犯罪的影響[N];檢察日報;2010年
2 吳家富 王明獻;黔西南州農村盜竊犯罪多發(fā)的原因及對策[N];黔西南日報;2011年
3 李鴻斌 文彬;合力嚴防網絡盜竊犯罪[N];人民法院報;2014年
4 田林縣人民法院 鄒玲邋趙有朝;盜竊犯罪的成因及預防對策[N];法治快報;2007年
5 楊慧光 南衛(wèi)東;子長縣公安局快偵快破嚴厲打擊盜竊犯罪[N];延安日報;2007年
6 郭中昱邋孫聰利;我市警方重拳猛打盜竊犯罪團伙[N];開封日報;2008年
7 志清 春敬 晨輝;預防中小學生盜竊犯罪刻不容緩[N];人民公安報;2003年
8 喬小兵;淺談盜竊犯罪的綜合治理[N];西部法制報;2010年
9 記者 簡工博邋實習生 陳敏;本市大力打擊電力設施盜竊犯罪[N];解放日報;2007年
10 楊躍進 ;盜竊緣何成刑事犯罪“重頭戲”[N];人民公安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廣聰;盜竊犯罪現象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劉志偉;農村盜竊犯罪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劉永生;論大學生盜竊犯罪的成因與預防[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唐修榮;基于統(tǒng)計分析的建湖縣盜竊罪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5 王倩;扒竊罪的認定和處罰[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6 喻悅;秀山自治縣盜竊犯罪審判數據及案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7 宋水齡;盜竊犯罪案件適用法律疑難問題研究[D];甘肅政法學院;2016年
8 張煥然;新型盜竊犯罪司法認定疑難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9 羅云吉;北京市昌平區(qū)入戶盜竊犯罪問題打擊與防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10 羅興武;入戶盜竊犯罪的防控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85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68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