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法益可恢復性犯罪”概念之提倡

發(fā)布時間:2018-10-22 10:13
【摘要】:停止于既遂形態(tài)的犯罪行為,雖無回溯中止的可能,但尚存經(jīng)由"法益恢復"路徑得以輕刑化甚或出罪化評價的機會,相關法律文本對此命題已經(jīng)進行個別化的確認。對于"法益恢復"現(xiàn)象的解釋,"特殊中止說"回避了犯罪既遂"構成要件齊備說"的通說觀點,否定了犯罪既遂標準多樣化立法權力選擇的正當性。"個人解除刑罰事由"存在基礎理論薄弱、范疇局限和類型化區(qū)分不足的弊端,科學性不足。依托類型化思維工具,"法益可恢復性犯罪"的概念抽象、條件判斷及其從寬評價,在報應主義和功利主義懲罰根據(jù)的雙重視域均得自洽,在法益保護可逆性路徑以及恢復性制裁的論證視域理由正當,且系刑法從寬事由體系的有益補充,宜作為"法益恢復"現(xiàn)象輕刑化或出罪化評價的理論基礎。
[Abstract]:Although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retroactive suspension of criminal acts in the accomplished form, there is still an opportunity for light punishment or even criminal evaluation through the path of "legal interest recovery". The relevant legal texts have confirmed this proposition individually.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recovery of legal interests", the "special suspension theory" evades the general view of "complete elements of crime accomplishment", and negat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choice of diversified legislative power of the standard of accomplished crime. " The reason of individual lifting penalty is weak in basic theory, limited in category and insufficient in categorization, so it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 Relying on the type of thinking tools, the concept of "recoverable crime of legal interest" is abstract, the condition judgment and its lenient evaluation, in the dual horizon of retribution and utilitarianism punishment basis, are all self-consistent. It is justified in the reversible path of legal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the argument of restorative sanction, and it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lenient subject system of criminal law, and should be used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ight punishment or criminal evalu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legal interest recovery".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
【分類號】:D9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簡基松;;論生態(tài)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獨立地位[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6年05期

2 熊琦;;論法益之“益”[J];刑法論叢;2008年03期

3 舒洪水;張晶;;近現(xiàn)代法益理論的發(fā)展及其功能化解讀[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0年09期

4 王拓;;法益理論的危機與出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童偉華;法益侵犯形態(tài)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暍哲夫;王充;;法益概念與多元的保護法益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7 關哲夫;王充;;現(xiàn)代社會中法益論的課題[J];刑法論叢;2007年02期

8 江傳堤;;搜查法益探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安德魯·馮·赫爾希;樊文;;法益概念與“損害原則”[J];刑事法評論;2009年01期

10 龔健;;論刑法法益的功能[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焦艷鵬;戚道孟;;論核心生態(tài)法益及其刑事保護[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2 王亞楠;;受賄行為侵害法益之新探[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3 蔣蘭香;周訓芳;;從傳統(tǒng)法益到生態(tài)法益——20世紀各國環(huán)境刑法法益保護觀的變遷[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 邵棟豪;走進社會法益保護的新時代[N];檢察日報;2011年

2 周軍邋胡渝;共同犯罪定性應引入“法益衡量”理念[N];檢察日報;2007年

3 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檢察院 徐清;駕車“碰瓷”:侵犯法益有差異[N];檢察日報;2009年

4 田甘霖;濫伐林木罪的法益分析[N];中國綠色時報;2004年

5 西南政法大學 邵棟豪;侵犯社會法益犯罪的修法方向[N];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河南省確山縣人民檢察院 蘇建召;財產(chǎn)罪法益范圍應作寬泛理解[N];檢察日報;2010年

7 劉海紅;連續(xù)傷害多人構成同種數(shù)罪[N];檢察日報;2001年

8 閆立海;見危不助不應入刑[N];江蘇法制報;2012年

9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楊白輝;肇事后送傷者就醫(yī) 被抓獲應認定自首[N];檢察日報;2011年

10 張新江;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不是簡單的“逃離現(xiàn)場”[N];檢察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申純;刑法保護機能的擴張與限制[D];武漢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翔;法益淺論[D];山東大學;2007年

2 楊世平;刑法中被害人危險接受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黃勁;預備犯處罰的立法完善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4 楊新鵬;論未成年人性權利的刑法保護[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5 楊海燕;暴力追債行為的刑法應對[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6 劉麗;介紹賣淫罪的疑難問題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7 鄭蔚;生態(tài)法益的刑法保護[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運坦;盜竊土壤行為刑法規(guī)制研究[D];海南大學;2016年

9 張蕾;論意志決定自由的刑法保護[D];蘭州大學;2016年

10 甄振;代購海外藥品的刑法定性[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28688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28688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01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