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行為對象人法定身份評析
本文關(guān)鍵詞:刑法中行為對象人法定身份評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刑法 行為對象人 法定身份 定罪 量刑
【摘要】:我國《刑法》中的行為對象人法定身份可分為被害人身份和非被害人身份兩類。"國家機關(guān)工作人員"、"國家機關(guān)"是被害人法定身份中最重要的保護對象。法庭屬于國家審判機關(guān)的組成部分,聚眾對其進行沖擊的危害性并不小于聚眾沖擊其他國家機關(guān)的危害性,因此,應(yīng)提升擾亂法庭秩序罪的法定最高刑,同聚眾沖擊國家機關(guān)罪的法定刑一致起來。非被害人的行為對象人大多是犯罪的受益者,當其具有一定身份時,就使得行為人或者構(gòu)成犯罪,或者構(gòu)成更重犯罪,或者被從重處罰。鑒于單位行賄罪的對象為"國家工作人員",應(yīng)提升該罪的法定最高刑,使其比單位向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處罰更重。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4.3
【正文快照】: 截至目前,我國刑法學界多是從行為人(即犯罪的特殊主體)角度研究刑法中身份的,而少有人探討行為對象人身份在定罪量刑上所起的作用。刑法中行為對象人的法定身份是指行為對象人因法律的規(guī)定而擁有的身份,是和行為對象人的諸如年齡、性別、疾病等自然身份相對立的一種身份。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星,陳清浦;搶劫罪行為對象若干問題研究[J];政法論叢;2002年04期
2 李朝暉,陸詩忠;論窩藏、包庇罪的行為對象——“犯罪的人”含義辨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楊克敏;拓寬洗錢罪行為對象的法律探討[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4 劉剛;;強奸罪的行為對象與量刑——兼談倫理在強奸罪量刑中所應(yīng)有的地位[J];行政與法;2010年01期
5 陳楊;韓卓珂;;論刑法中的行為對象[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8期
6 孫吉國;;賺錢的路怎樣走?[J];山東青少年研究;1993年01期
7 劉國勝;;淺論搶劫罪行為對象的雙重性[J];知識經(jīng)濟;2014年04期
8 韓成軍;;行為對象理論述評及其實踐意義[J];學術(shù)界;2012年06期
9 陳洪兵;安文錄;;發(fā)票犯罪處罰空隙探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01期
10 童偉華;論刑法中的對象[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陽;吳應(yīng)書;;略論侵占脫離占有物的行為對象[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2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強;刑法中賄賂罪行為對象的立法思考[N];人民法院報;2002年
2 天津市南開區(qū)紀委;王某的行為如何認定[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2年
3 王海明;什么是公正[N];學習時報;2007年
4 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 葉琦;強迫交易罪中“特定交易的存在”[N];人民法院報;2008年
5 鄧林 江蘇省南京市紀委;低價購買商品房行為的認定[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陳崗;大膽依法 審慎用槍[N];法制生活報;2008年
7 孫賡 張俊嶺 孫俊程;檢察長的深層思考[N];盤錦日報;2008年
8 沈建坤;選擇性罪名的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tq;搶劫罪特殊行為對象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2 張莉;論搶劫罪的行為對象和行為方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郭賀亭;組織殘疾人、兒童乞討罪客觀方面探析[D];中南大學;2009年
4 何冰洋;論誹謗罪中的誹謗行為[D];湘潭大學;2013年
5 朱秀峰;持有型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6 張鑫磊;論平和手段公然取財行為的定性[D];湘潭大學;2008年
7 張蔚偉;論刑法中的遺棄行為[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嚴天何;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適用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2年
9 鄧拓;論虐待罪中的虐待行為[D];湘潭大學;2011年
10 張麗賓;濫用毒品劫車行為的定性[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833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1283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