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憲法視野下的抵抗權
發(fā)布時間:2017-09-30 05:31
本文關鍵詞:論憲法視野下的抵抗權
更多相關文章: 抵抗權 公民不服從 國家自衛(wèi)權
【摘要】:中國最早的孔孟之道中,雖沒有明確提到抵抗權,但像“暴君放伐”這樣的思想可作為中國抵抗權最早的歷史淵源。西方最早的自然法思想中也有關于抵抗權思想的論述。西方在自然法思想以及立憲主義的指導下,一些國家將抵抗權寫入憲法,以此來維護憲政秩序,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中國至今沒有將抵抗權納入憲法,然而現(xiàn)實中又發(fā)生了一些事件,這些事件該如何解決?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從中西方兩個角度來論述抵抗權的思想淵源,介紹了抵抗權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第二部分從自由主義、社會契約、市民社會以及公民身份理論四個方面闡述抵抗權的理論基礎,論證抵抗權的正當性;第三部分考察了西方國家根據(jù)立憲主義的安排,規(guī)定抵抗權及對中國的啟示;最后,國際上面臨經濟全球化、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等新情況,抵抗權主體及抵抗對象都發(fā)生了變化,同時有些國家內部也出現(xiàn)了暴力事件,針對國際國內出現(xiàn)的變化,對抵抗權有了新思考。
【關鍵詞】:抵抗權 公民不服從 國家自衛(wèi)權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問題的提出及其選題理由7-8
- 二、論文題目概念的界定8-9
- 第一章 抵抗權的概述9-17
- 一、抵抗權的歷史由來9-12
- (一) 中國抵抗權的思想淵源9-11
- (二) 西方抵抗權的發(fā)展軌跡11-12
- 二、抵抗權的概念分析12-17
- (一) 抵抗權的概念12-13
- (二) 抵抗權的種類13
- (三) 相近概念分析13-16
- (四) 抵抗權的特征16-17
- 第二章 抵抗權的理論基礎17-26
- 一、自由主義理論17-19
- (一) 自由主義的概念及其發(fā)展軌跡17-18
- (二) 自由主義的核心理論——自由和個人主義18-19
- 二、社會契約理論19-21
- (一) 洛克的天賦人權思想以及反抗暴政的思想19-20
- (二)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及主權在民思想20-21
- 三、市民社會理論21-23
- (一) 市民社會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軌跡21-22
- (二) 市民社會理論的核心理念22-23
- 四、公民身份理論23-26
- (一) 公民身份的概念23-24
- (二) 公民身份中的權利觀念24-26
- 第三章 域外抵抗權的制度模式及其啟示26-37
- 一、英美法系國家抵抗權的制度規(guī)定26-28
- (一) 英國《自由大憲章》的規(guī)定26-27
- (二) 美國抵抗權的規(guī)定27-28
- 二、大陸法系國家抵抗權的規(guī)定28-32
- (一) 法國抵抗權的規(guī)定28-30
- (二) 德國公民抵抗權的規(guī)定30-31
- (三) 葡萄牙抵抗權的規(guī)定31-32
- 三、日本抵抗權思想32-33
- (一) 日本近代的抵抗權思想32
- (二) 二戰(zhàn)后日本的抵抗權思想32-33
- 四、區(qū)域性公約抵抗權的規(guī)定33
- (一) 《歐洲人權公約》33
- (二) 《非洲人權與民族權憲章》33
- 五、全球性公約中抵抗權的規(guī)定33-34
- 六、域外抵抗權的規(guī)定對中國的啟示34-37
- (一) 中國現(xiàn)有條文中抵抗權的規(guī)定34-35
- (二) 西方抵抗權對中國的啟示35-37
- 第四章 抵抗權的再思考37-47
- 一、從國際角度看抵抗權37-42
- (一) 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到來37-39
- (二) 新霸權主義理論對抵抗權的影響39-41
- (三) 國際恐怖主義對抵抗權的影響41-42
- 二、從國內角度看抵抗權42-44
- (一) 國內暴力活動發(fā)生42-43
- (二) 拆遷事件43-44
- 三、深化對抵抗權的認識44-47
- (一) 抵抗權面臨的新變化44-45
- (二) 抵抗權發(fā)展的可能性45-47
- 參考文獻47-50
- 一、著作類47-49
- 二、論文類49-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驥,武樹霞;民族自決權、新干涉主義和國家主權[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馬建興;“市民社會”概念的意義及其與法治的辯證關系[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滕維藻,張巖貴;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以及我國的因應措施[J];南開經濟研究;1999年05期
4 朱小琳;重讀梭羅:公民為何不服從?[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5 楊靜;魏迪;;抵抗權在我國之探析——以《公務員法》第五十四條為焦點[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阮建平;全球化進程中的主權與人權[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本文編號:9464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94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