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等權視角看女性的法律地位
本文關鍵詞:從平等權視角看女性的法律地位
【摘要】:我國弱勢群體主要指社會轉型期所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上處于弱勢的人群。但以平等權視角考察,女性在社會資源分配、權利享有和保障等諸多方面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女性的這種弱勢地位既非生物差異決定的,也不是性別偏愛決定的,而是父權制度的產(chǎn)物。因此,要實現(xiàn)男女事實上的平等必須從目前"特殊優(yōu)惠"的實質平等回歸"兩性"視角下——而非"男性"視角下——的形式平等。
【作者單位】: 國家檢察官學院;
【關鍵詞】: 女性 平等權 弱勢群體 實質平等 形式平等
【分類號】:D921;D92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2年3月5日朱昒基在第九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對弱勢群體給予特殊的就業(yè)援助。這是我國政府文本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勢群體”(social vulnerable groups)的概念。針對弱勢群體,《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擴大就業(yè)和再就業(yè)是增加居民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志剛;論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弱勢群體[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馬憶南;;“女性禁忌從事的勞動”再思考[J];婦女研究論叢;2009年02期
3 周翠彬;;當代中國婦女權益保障立法的問題與出路——與挪威《男女平等法》之比較[J];法學雜志;2009年01期
4 魏文博;趙麗君;;女性就業(yè)歧視問題及相關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年32期
5 劉潔;;“男女平等”的異化與誤讀——以集體化時期太行山區(qū)婦女參加社會生產(chǎn)為例[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4年01期
6 郭道暉;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法學視角的幾點思考[J];河北法學;2005年07期
7 朱力;脆弱群體與社會支持[J];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06期
8 王子桐;;女性土地承包權益的法律救濟[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9 駱群;;“弱勢群體”再界定[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10 謝素清;;試析《就業(yè)促進法》對女性平等就業(yè)權的影響[J];四川省情;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芳春;;論我國稅法的價值選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2 鮑國政;文明視野中的兩種政治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3 強昌文;;權利:社會公平的“阿基米德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于江;雅典民主制評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趙志剛;全球化背景下的當代中國政治文化建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6 王芳;;論協(xié)商民主是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張華;;新農(nóng)村法治建設的路徑選擇[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1期
8 陳明;;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安全視角下農(nóng)民公民性培育的價值與路徑[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9 褚蓓娟;;海勒筆下的女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李妍;;論新教之于美國社會的重要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慶;;《家庭教師》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劉陽;;隱私話語的誕生與大眾傳媒業(yè)——一種知識考古學的路徑[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郭云忠;;《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話語變遷[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熊春泉;童春榮;;規(guī)范量刑與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納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王磊;王晶;;性別社會學課程實踐研究[A];第18屆中國社會學年會“改革開放30年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吳新葉;;群體性事件下的政府網(wǎng)站:問題與對策——一個比較視角的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韓春暉;;民主:一種世俗化的實踐理性——評熊彼特的民主觀兼談對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啟示[A];北京高校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生第二次論壇--“現(xiàn)代民主與行政法”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6年
8 周光輝;彭斌;;認真對待共和國——關于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的思考[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9 張鳳奎;張志宇;;打造責任政府——通向和諧社會之路[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10 熊光清;;自由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之比較分析[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玲;我國競技體育女性參與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許慶紅;性、政治與詩歌理念[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周清華;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原則消極效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陳麗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縣長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6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陳微波;利益分析視角下的轉型期國有企業(yè)勞動關系若干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詹曉陽;基層政府面向信息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李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大會制度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麗;費艷穎;;我國轉型期的社會弱勢群體及其保護[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俞榮根;張立平;;社會弱勢群體權利缺位的法律救濟[J];重慶行政;2006年03期
3 錢大軍,王哲;法學意義上的社會弱勢群體概念[J];當代法學;2004年03期
4 陳志英,朱勇;論農(nóng)用土地使用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5 王毅平;社會性別理論:男女平等新視角[J];東岳論叢;2001年04期
6 李新建,趙瑞美;性別歧視與女性就業(yè)[J];婦女研究論叢;1999年01期
7 陳小君,麻昌華,徐滌宇;農(nóng)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的保護和完善——以具體案例的解析為分析工具[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8 王江;;論婦女的就業(yè)平等權[J];法制與經(jīng)濟;2006年06期
9 郭道暉;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法學視角的幾點思考[J];河北法學;2005年07期
10 陳成文;社會學視野中的社會弱者[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可卿;;規(guī)則平等與實質平等[J];科學社會主義;2006年02期
2 凱塔琳娜·佛羅斯特爾;實質平等和非歧視法[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陳霞明;;論實質平等[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4 高瑞泉;;要重視實質平等[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07年01期
5 陳瑋斌;;和諧社會下的價值追求——也談公平、正義維度下的實質平等[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13期
6 原新利;張有亮;;社會救助制度建立的正當性——基于實質平等原則的分析[J];西部法學評論;2008年05期
7 粟丹;;立法平等的現(xiàn)實思考——從兩個案例的反響說起[J];理論界;2008年08期
8 杜敏;;合理差別基礎上的平等立法完善[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9年03期
9 顏勇;季長龍;;農(nóng)業(yè)法律制度的構建——從形式平等到實質平等[J];理論界;2006年09期
10 王元亮;;論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J];科學社會主義;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何可;向消費者適度傾斜確保實質平等[N];中國質量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耿永潔;論過失責任的實質平等轉向[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82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68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