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權糾紛及其法律解決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6 08:44
教育,既是公民個人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民族的振興在教育,國家的發(fā)展和強盛靠教育,這已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識。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獲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但囿于教育資源的有限和法律上救濟機制的不完備,公民的受教育權頻頻遭受來自不同主體的侵犯而不能獲得有效救濟。因此,關注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xiàn)程度,并從法律的層次上構建受教育權糾紛的解決機制,保障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xiàn),不僅關系到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而且是體現(xiàn)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內容。本文擬用實證分析的方法,通過評析受教育權糾紛解決中所涉及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對該問題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從受教育權的含義、性質等基礎理論入手,將受教育權問題凸顯的原因歸結為受教育權利觀的形成,教育作用的日漸顯著,教育資源的有限和分配不均,教育法制的完善以及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在此基礎上,筆者對受教育權糾紛加以界定,并依據(jù)不同標準對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做出進一步的分類,分析各類受教育權糾紛的不同特征。進而,筆者結合實踐中通過行政或司法途徑解決的受教育權糾紛,探討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解決方式中存在的利弊。最后,筆者對構建明確...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受教育權糾紛的理論分析
1.1 受教育權的涵義及定性
1.2 受教育權問題凸顯的成因分析
1.3 受教育權糾紛的界定
1.4 受教育權糾紛的種類劃分
第二章 我國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的法律解決方式之反思
2.1 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方式的實證分析
2.2 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方式的缺陷
第三章 我國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機制的構建
3.1 完善立法中關于受教育權救濟制度的規(guī)定
3.2 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
3.3 實現(xiàn)受教育權糾紛解決機制的系統(tǒng)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糾紛的法律屬性及解決機制[J]. 劉鳴禹,王景斌. 長白學刊. 2006(05)
[2]高校特別權力關系與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J]. 王俊. 高教探索. 2005(06)
[3]加拿大教育法庭制度及啟示[J]. 藺全麗,陳恩倫.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8)
[4]試論高校處分權及其司法監(jiān)督[J]. 張運所.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5]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保證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 范愉. 法律適用. 2005(02)
[6]從“普萊西案”到“布朗案”——論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與受教育權平等保護的實現(xiàn)[J]. 李曉兵.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4(06)
[7]論受教育權的可訴性[J]. 宋立會. 河北法學. 2004(05)
[8]公民受教育權研究[J]. 徐繼敏. 河北法學. 2004(02)
[9]試論我國受教育權的制度配置[J]. 姜國平. 教育評論. 2003(01)
[10]加拿大的教育立法及其啟示[J]. 張湘洛. 教育評論. 2003(01)
本文編號:3286680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受教育權糾紛的理論分析
1.1 受教育權的涵義及定性
1.2 受教育權問題凸顯的成因分析
1.3 受教育權糾紛的界定
1.4 受教育權糾紛的種類劃分
第二章 我國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的法律解決方式之反思
2.1 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方式的實證分析
2.2 現(xiàn)有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方式的缺陷
第三章 我國受教育權糾紛法律解決機制的構建
3.1 完善立法中關于受教育權救濟制度的規(guī)定
3.2 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
3.3 實現(xiàn)受教育權糾紛解決機制的系統(tǒng)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糾紛的法律屬性及解決機制[J]. 劉鳴禹,王景斌. 長白學刊. 2006(05)
[2]高校特別權力關系與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J]. 王俊. 高教探索. 2005(06)
[3]加拿大教育法庭制度及啟示[J]. 藺全麗,陳恩倫.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8)
[4]試論高校處分權及其司法監(jiān)督[J]. 張運所.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5]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保證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 范愉. 法律適用. 2005(02)
[6]從“普萊西案”到“布朗案”——論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與受教育權平等保護的實現(xiàn)[J]. 李曉兵.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4(06)
[7]論受教育權的可訴性[J]. 宋立會. 河北法學. 2004(05)
[8]公民受教育權研究[J]. 徐繼敏. 河北法學. 2004(02)
[9]試論我國受教育權的制度配置[J]. 姜國平. 教育評論. 2003(01)
[10]加拿大的教育立法及其啟示[J]. 張湘洛. 教育評論. 2003(01)
本文編號:3286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328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