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完善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12:17
我國現(xiàn)行法律文本中關于人的尊嚴問題的規(guī)定,由1982年憲法發(fā)其端,并以人格尊嚴作為其主導性表述。這一現(xiàn)狀不但導致根本法中缺乏人的尊嚴的統(tǒng)一性規(guī)定,而且使得現(xiàn)行法上有關尊嚴的內容狹窄與單一;此外,有關尊嚴的表述在不同的法律文本中亦往往呈現(xiàn)不同的意涵,歧義在所難免。因此,需要確立人的尊嚴作為法律的基本范疇,在憲法中直接規(guī)定人的尊嚴的內容,同時明確人的尊嚴所直接涵攝的權能范疇,加大對弱者保護的力度,促成"最不利者"尊嚴的實現(xiàn)。
【文章來源】:法商研究. 2017,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源流及樣態(tài)
(一)涉及人的尊嚴的規(guī)定由1982年憲法開其端
(二)以人格尊嚴為基調的現(xiàn)行法律中關于人的尊嚴的表述
1. 從指涉的主體而言,有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之分
2. 從規(guī)范的性質而言,有作為權利的人格尊嚴與作為原則的人格尊嚴之分
3. 以反面定義來疏釋人格尊嚴的內涵
(三)直接以尊嚴來界定特定主體的高貴與莊嚴
二、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主要不足
(一)根本法上欠缺人的尊嚴的整體規(guī)定
(二)以人格尊嚴敘述尊嚴的單一與狹窄
(三)尊嚴的內涵不明,容易使尊嚴的保護條款成為具文
三、完善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幾點建議
(一)確認人的尊嚴為基本的法律范疇
(二)憲法中加入確保人的尊嚴得以實現(xiàn)的條款
(三)界定人的尊嚴的權能范圍,確保人的尊嚴的全面實現(xiàn)
(四)強化對弱者的人權保障,促成“最不利者”尊嚴的實現(xiàn)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的尊嚴的法律屬性辨析[J]. 胡玉鴻.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5)
[2]美國法對隱私權的確認——格里斯沃德訴康涅狄格州案[J]. 吳至誠. 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6(01)
[3]作為一般人格權的人格尊嚴權——以德國侵權法中的一般人格權為參照[J]. 朱曉峰. 清華法學. 2014(01)
[4]中德比較憲法視野下的人格尊嚴——兼與林來梵教授商榷[J]. 謝立斌. 政法論壇. 2010(04)
[5]“弱者”之類型:一項法社會學的考察[J]. 胡玉鴻.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8(03)
[6]論憲法上的人格尊嚴[J]. 上官丕亮. 江蘇社會科學. 2008(02)
[7]人的尊嚴與人格尊嚴——兼論中國憲法第38條的解釋方案[J]. 林來梵. 浙江社會科學. 2008(03)
本文編號:3233059
【文章來源】:法商研究. 2017,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源流及樣態(tài)
(一)涉及人的尊嚴的規(guī)定由1982年憲法開其端
(二)以人格尊嚴為基調的現(xiàn)行法律中關于人的尊嚴的表述
1. 從指涉的主體而言,有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之分
2. 從規(guī)范的性質而言,有作為權利的人格尊嚴與作為原則的人格尊嚴之分
3. 以反面定義來疏釋人格尊嚴的內涵
(三)直接以尊嚴來界定特定主體的高貴與莊嚴
二、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主要不足
(一)根本法上欠缺人的尊嚴的整體規(guī)定
(二)以人格尊嚴敘述尊嚴的單一與狹窄
(三)尊嚴的內涵不明,容易使尊嚴的保護條款成為具文
三、完善我國現(xiàn)行法中關于人的尊嚴之規(guī)定的幾點建議
(一)確認人的尊嚴為基本的法律范疇
(二)憲法中加入確保人的尊嚴得以實現(xiàn)的條款
(三)界定人的尊嚴的權能范圍,確保人的尊嚴的全面實現(xiàn)
(四)強化對弱者的人權保障,促成“最不利者”尊嚴的實現(xiàn)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的尊嚴的法律屬性辨析[J]. 胡玉鴻.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5)
[2]美國法對隱私權的確認——格里斯沃德訴康涅狄格州案[J]. 吳至誠. 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6(01)
[3]作為一般人格權的人格尊嚴權——以德國侵權法中的一般人格權為參照[J]. 朱曉峰. 清華法學. 2014(01)
[4]中德比較憲法視野下的人格尊嚴——兼與林來梵教授商榷[J]. 謝立斌. 政法論壇. 2010(04)
[5]“弱者”之類型:一項法社會學的考察[J]. 胡玉鴻.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8(03)
[6]論憲法上的人格尊嚴[J]. 上官丕亮. 江蘇社會科學. 2008(02)
[7]人的尊嚴與人格尊嚴——兼論中國憲法第38條的解釋方案[J]. 林來梵. 浙江社會科學. 2008(03)
本文編號:3233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anfalw/323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