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gòu)建探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gòu)建探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刑事被害人 救助制度 國家補償制度
【摘要】: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肇始于2004年山東省淄博市對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試點。到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shù)省區(qū)都制定了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規(guī),但是全國性的被害人救助立法還沒有制定。從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現(xiàn)狀來看,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主要存在七大問題。這七大問題影響了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開展,也影響了我國刑事法治的建設(shè)。同時這七大問題指明了完善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方向。我國在刑事被害人救助方面還欠缺足夠的經(jīng)驗。有必要對這種現(xiàn)狀進行反思和改進,構(gòu)建統(tǒng)一具體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首先,應該確立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原則。其次,應該擴展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體系。再次,應當明確刑事被害人救助的主體及條件。又次,應當界定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內(nèi)容暨補償數(shù)額標準。又次,應當設(shè)置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程序。最后,擴大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資金來源。
【關(guān)鍵詞】:刑事被害人 救助制度 國家補償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5.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緒論6-11
- 1.1 選題意義及緣起6-7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7-8
- 1.3 研究內(nèi)容及重點難點問題8-9
- 1.4 研究思路及采用的研究方法9-10
- 1.5 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之處10-11
- 第2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歷程及存在的問題11-15
- 2.1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歷程11-12
- 2.2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問題12-15
- 第3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gòu)建的理論基礎(chǔ)15-22
- 3.1 社會契約論15-16
- 3.2 市民社會理論(civil society theory)16-17
- 3.3 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思想17
- 3.4 犯罪原因理論17-18
- 3.5 刑事政策理論18-19
- 3.6 國家刑罰權(quán)次生理論19-22
- 第4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gòu)建的客觀基礎(chǔ)22-26
- 4.1 和諧社會的建設(shè)理念22-24
- 4.2 綜合國力的提升24-26
- 第5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gòu)建的具體設(shè)計26-34
- 5.1 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原則26-28
- 5.2 擴展刑事被害人救助的體系28-29
- 5.3 明確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對象暨條件29-31
- 5.4 界定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內(nèi)容暨補償數(shù)額標準31-32
- 5.5 設(shè)置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程序32
- 5.6 擴大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資金來源32-34
- 結(jié)語34-36
- 致謝36-37
- 參考文獻37-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竹林君;;比較法視野中的法律創(chuàng)新與借鑒——從如何救濟刑事被害人談起[J];人民檢察;2006年07期
2 榮月;;我國刑事被害人權(quán)利保障之初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3 朱文濤;張占彪;苗庭選;鄭淑敏;;有關(guān)刑事被害人救助問題的思考[J];中國檢察官;2008年11期
4 薛國駿;;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8年11期
5 陳彬;李昌林;;刑事被害人救濟制度應分階段構(gòu)建[J];法制資訊;2009年03期
6 唐麗麗;;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7 丁玉明;楊睿森;;我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研究[J];公民與法(法學版);2009年12期
8 黎光明;易志斌;;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立法考量[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趙麗;;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價值初探[J];理論觀察;2010年01期
10 孫桂京;;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0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英華;;刑事被害人救濟法律性質(zhì)辨析[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潘弘;陸晶晶;;國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3 田鵬輝;;構(gòu)建我國刑事被害人社會保障制度之思考[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王成玉;高s,
本文編號:935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93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