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證人制度特征及其價值芻議
本文關鍵詞:專家證人制度特征及其價值芻議
【摘要】:專家證人擁有專門的知識、能力或者經(jīng)驗,在刑事司法中越來越注重證據(jù)說話的今天,建立專家證人制度是適應刑事司法文明化、民主化、科學化的需要。我國當前建立專家證人制度的基本思路為:一是明確專家證人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確專家證人的選任和作證程序,三是明確專家證人的權利義務。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法醫(yī)學院;
【關鍵詞】: 專家證人制度 必要性 基本思路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公訴人、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刑事訴訟法》的此項規(guī)定為新增加的條款,確立了專家證人出庭制度,這是對我國刑事司法中的重大突破。但是,我國新修訂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尹麗華;;刑事訴訟專家輔助人制度的解讀與完善[J];中國司法鑒定;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倩;張文靜;;專家輔助人出庭的啟動程序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13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郭華;;切實保障刑事訴訟法中司法鑒定條款的實施[J];法學;2012年06期
2 胡美騰;劉潔;王金姣;常林;;專家輔助人中立性芻議[J];法制與社會;2012年13期
3 黃太云;;刑事訴訟法修改釋義[J];人民檢察;2012年08期
4 龍宗智;蘇云;;刑事訴訟法修改如何調(diào)整證據(jù)制度[J];現(xiàn)代法學;2011年06期
5 范思力;;刑事審判中專家輔助人出庭若干問題研究——以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相關規(guī)定為切入點[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潔;;論我國設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必要性[J];韶關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謝心心;;論無罪推定原則及在我國確立的必要性[J];金卡工程;2008年05期
3 曾志華;;從權利保障論構建行政判例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8年09期
4 王春永;;論我國法官釋明權制度之構建的必要性[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S1期
5 佟宇帆;;淺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9年25期
6 苗建濤;柴玉梅;;論法官的自由裁量權[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8期
7 仕靖涵;;淺議法院審判管理機制[J];金卡工程(經(jīng)濟與法);2010年01期
8 孫伊白;;關于行政程序法典化的若干思考[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0年01期
9 曹會青;;淺議我國民事訴訟法官釋明權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10年08期
10 魏新亞;;論臨時仲裁應用于我國海事仲裁的必要性[J];魅力中國;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巖軍;;論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制度之必要性[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2 孟嬋娟;;淺析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在我國的確立[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7年
3 廖大剛;;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必要性研究——從如何構建和諧社會談起[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4 王小玉;夏功成;袁文惠;;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實踐和建議[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8年
5 文先保;王景琦;;關于建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思考[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周琦;;試述制定《海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的必要性及思路[A];中國律師2006年海事業(yè)務研討會暨年會資料集[C];2006年
7 劉莉芬;;中國借鑒辯訴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鄭榮聰;謝劉義;;淺論法院法醫(yī)轉型為技術法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一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齊巖軍;;論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10 李丹;;淺議我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構建[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亞軒 王東風;我國法院附設ADR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王 巖 劉 行;創(chuàng)建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必要性[N];人民法院報;2002年
3 陳平;遼寧遼陽弓長嶺 建立逮捕必要性雙向說明制[N];檢察日報;2009年
4 記者 葉紅 通訊員 普檢;提請批捕須作必要性證明[N];檢察日報;2009年
5 常熟市檢察院 武耿;審查“逮捕必要性”的困境及出路[N];江蘇法制報;2009年
6 李維;我省出臺“逮捕必要性 雙向說明”條件實施意見[N];青海日報;2010年
7 通訊員 袁紅衛(wèi) 胡天翔;汝南縣檢察院推行逮捕必要性說明制度[N];駐馬店日報;2009年
8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人民法院 趙虎;速裁改革基本思路應予明確[N];人民法院報;2008年
9 崔潔邋肖水金 馬旭升;南京建鄴:提請批捕請作“必要性證明”[N];檢察日報;2007年
10 陳洪;委托評估拍賣中制度監(jiān)管的必要性[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翁潔;論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D];四川大學;2005年
2 宋智敏;試論我國行政法院制度的建構[D];湘潭大學;2005年
3 穆華桂;我國私人偵探業(yè)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杜文利;刑事證據(jù)開示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李復凱;民事公訴權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熊長春;刑事被害人精神損害賠償探析[D];蘭州大學;2008年
7 夏琳琳;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王世圣;刑事證據(jù)開示制度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9 張金艷;辯訴交易及其中國化探究[D];南昌大學;2008年
10 王淑勤;論我國村民委員會的行政主體地位[D];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085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80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