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仲裁制度的借鑒意義
本文關鍵詞:韓國媒體仲裁制度的借鑒意義
【摘要】:網絡時代我國媒體侵權糾紛數量正呈逐年激增趨勢,僅僅依靠法律訴訟作為解決糾紛的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從國內外應對這一問題的成熟經驗來看,韓國的媒體仲裁委員會作為準司法機構,其解決媒體糾紛的權威性和高效性備受推崇,對構建我國多元化的媒體仲裁糾紛解決機制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
【關鍵詞】: 媒體糾紛 媒體侵權 仲裁規(guī)則
【分類號】:D931.26;DD915.7
【正文快照】: 隨著網絡等新媒體的興起,媒體傳播已不再是專業(yè)機構特有的活動。普通網民通過網絡也可以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發(fā)布信息,成為傳播的主體,無需把關人,這樣傳播的內容就已大大擴張。由于媒體報道具有公開性,傳播范圍廣,社會影響大等特點,決定了媒體侵權后果影響大且具有難以預測性,且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看板[J];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25期
2 ;并非戲言[J];師道;2009年10期
3 張濤甫;;試論韓國媒體與政治的關系[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俞天穎;;領袖的Style[J];世界知識;2013年03期
5 ;“chaiwan”一詞由來[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09年07期
6 詹小洪;;韓流帶旺“赴韓醫(yī)療觀光”[J];新民周刊;2014年21期
7 ;周邊風云[J];南風窗;2010年18期
8 邱震海;;朝鮮會走上開放道路嗎?[J];時代人物;2011年07期
9 江淮;;名稱之變,權益之爭![J];世界知識;2010年15期
10 楊子巖;;安倍篤信輪回是在走向滅亡[J];中國經濟信息;2013年2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楊新明;韓國媒體代表團訪洋口[N];南通日報;2011年
2 記者 李曉佳;張惠接受韓國媒體專訪[N];威海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王棟琳;中國央行行長說了什么[N];中國證券報;2010年
4 王加榮;辯證看待韓企“半夜逃逸”[N];上海金融報;2008年
5 ;短道速滑韓兩冬奧獎牌獲得者被禁賽[N];中國體育報;2010年
6 全宇虹;韓國媒體中國報道啟示錄[N];中國社會報;2004年
7 王加榮;韓企“半夜逃逸”根在“消化不良”[N];中國證券報;2008年
8 王加榮;韓企“半夜逃逸”根在“消化不良”[N];財會信報;2008年
9 資深報人 丁剛;美韓軍演的“民意”[N];東方早報;2010年
10 本報駐韓國記者 莽九晨;韓國媒體猜測總統(tǒng)“對話”言論[N];人民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641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64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