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源起于西方刑事司法的實踐,該制度被廣泛應用于大陸法系及英美法系國家的司法程序中,同時又與各國的法律文化相融合,展現(xiàn)出各國獨有的特色。在我國,這種賦有人權氣息、崇尚平等的刑事司法制度因與傳統(tǒng)文化中主張的“和諧”思想相契合,所以順利的被我國刑事司法理念所吸收,并在刑事司法實踐中長期適用。該制度的適用,有利于保障被害人利益,有利于加害人更好的回歸社會,有利于執(zhí)法者節(jié)約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更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刑事司法領域對刑事和解制度的確立及適用,更體現(xiàn)了我國對社會主義和諧理念的重視與強調(diào),但刑事和解制度在現(xiàn)實適用上又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我國的刑事和解制度,分析其理論淵源、現(xiàn)實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進而通過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建議,使刑事和解制度更好的為我國法制建設服務。
【關鍵詞】:刑事和解 賠償 諒解 恢復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1
-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8
- (二)文獻綜述8-10
- 1.國外研究現(xiàn)狀8-9
- 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9-10
- (三)研究方法10-11
- 一、刑事和解典型案件11-15
- (一)世界刑事和解第一案11
- (二)我國刑事和解第一案11-13
- (三)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后H市刑事和解第一案13
- (四)刑事和解未達成的經(jīng)典案件13-15
- 二、刑事和解制度概述15-20
-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15-16
- (二)刑事和解與其他概念的比較16-17
- 1.刑事和解與“私了”16
- 2.刑事和解與訴訟調(diào)解16-17
- 3.刑事和解與辯訴交易17
- (三)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建立的基礎17-20
- 1.根植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17-18
- 2.蘊含于我國法律及政策中18
- 3.構建于和諧社會中18-20
-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及存在的問題20-25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20-22
- 1.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利益20
- 2.有利于加害人重新回歸社會20-21
- 3.有利于化解雙方矛盾21
- 4.有利于提高刑事訴訟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21
- 5.有利于提高對案件處理的滿意度21-22
- (二)我國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問題22-25
- 1.在立法層面上,刑事和解存在的問題22-23
- 2.司法適用中,刑事和解存在的問題23-25
- 四、完善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25-28
- (一)逐步放寬刑事和解適用的條件和范圍25
- (二)明確刑事和解協(xié)議的效力和不履行的后果25-26
- (三)切實做好本職工作,提高司法效率26
- (四)加強教育和監(jiān)督,防止腐敗產(chǎn)生26-27
- (五)增加刑事和解方式,多途徑救濟當事人27
- (六)確立標準,保證和解協(xié)議的公正合理27-28
- 結語28-29
- 參考文獻29-31
- 致謝3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光權;;論刑事和解制度的價值[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楊興培;;論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國的命運選擇[J];法學雜志;2006年06期
3 馮神花;;和諧社會中的刑事和解制度理念及其適用[J];法制與社會;2006年22期
4 賴馬蓮;朱檬;;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李飛;;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建構[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6 顧嬋媛;;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2期
7 和靜鈞;;海外刑事和解制度的啟示[J];檢察風云;2007年10期
8 龍興盛;;刑事和解制度探討[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馮桂艷;;中國刑事和解制度之模式選擇[J];世紀橋;2007年07期
10 王江蘭;郭德橋;;試析和諧語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J];今日中國論壇;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國;;淺談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范業(yè)宏;紀曉慧;;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3 徐陽;;我國適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傾向之檢省與矯正[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藍藍;;刑事和解制度實施中的若干爭點[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5 侯明哲;;從民生視角談刑事和解制度[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6 馮中華;;以公訴權為核心矯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張芳;;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之完善[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8 張順強;;讓渡中的堅守:刑事和解制度潛在風險的司法防范[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9 馬文祥;晁蘭軍;葛恒美;李靜;;西部民族地區(qū)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10 羅曦;;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與完善[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志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刑事和解制度 促和諧社會構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謝劍民 李蕓 柳州市柳南區(qū)人民檢察院;刑事和解制度的現(xiàn)實意義及其完善探析[N];廣西法治日報;2012年
3 李浩寧 烏當區(qū)人民檢察院;淺析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刑事和解制度[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13年
4 泰興市檢察院 劉安學;刑事和解制度的幾點思考[N];江蘇法制報;2013年
5 記者 李先宏 羅序文 通訊員 李云;宜都試行刑事和解制度[N];湖北日報;2007年
6 初殿清;檢視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質疑[N];檢察日報;2007年
7 原蔚;刑事和解制度創(chuàng)新課題征求各方意見[N];山西日報;2007年
8 張春萍;淺談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范圍[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9 姜志雄;在刑事司法領域建立刑事和解制度[N];西部時報;2008年
10 趙繼釗;刑事和解制度使13起案件“陽光下私了”[N];太原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文;刑事和解制度利弊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2 郭新;論刑事和解制度的理性化構建[D];山東大學;2008年
3 陳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陳靜;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劉惠珠;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洪怡芳;論我國的刑事和解制度構建[D];廈門大學;2007年
7 林家柏;刑事和解制度的價值困境與出路[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楊雪虹;實體法視角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唐珍枝;試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黃梓明;刑事和解制度及其構建[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62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6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