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瑕疵證據補救的實證觀察
本文關鍵詞:刑事瑕疵證據補救的實證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瑕疵證據 瑕疵證據補救 庭審中心主義 實證觀察
【摘要】:通過實證觀察,偵查階段較大數量的案件或多或少地存在瑕疵證據,而審判階段法院要求控方補救瑕疵證據的案件數量卻僅占存在瑕疵案件的7.5%。控方對證據瑕疵的補救方法主要集中在"重新制作"與"情況說明"兩種;瑕疵證據在補救措施和理由普遍并不完善的情況下,仍有93.2%被法院采納作為定案的依據。對上述現(xiàn)象可以從訴訟構造、結果考核、利益驅動和規(guī)則的操作性角度進行解釋。應當建立庭審中心主義的訴訟結構、健全法官評價機制、完善瑕疵證據規(guī)則的操作程序,以構建瑕疵證據補救規(guī)則保障機制。
【作者單位】: 山東工商學院政法學院;山東省萊州市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瑕疵證據 瑕疵證據補救 庭審中心主義 實證觀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刑事瑕疵證據的實證研究與理論闡釋”(項目編號11YJA82002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自2010年7月1日實施的《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死刑案件證據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定》,合稱兩個“證據規(guī)定”)對瑕疵證據問題進行規(guī)定后,1已有大量成果從規(guī)范角度揭示瑕疵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守國,劉玉春,徐紅蓮,譚家華,姜金龍;強化證據收集 提高種子辦案的準確率[J];種子;2003年03期
2 段永奇;淺談訴訟中證據的收集、整理與運用[J];新疆有色金屬;2004年S1期
3 周衛(wèi)國;;論我國當事人民事證據收集權利的保障[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11期
4 曾菲;;對我國刑事證據收集的一些思考[J];學理論;2009年15期
5 裴秋玉;;我國刑事證據收集制度的完善[J];傳承;2010年18期
6 熊志海;暢君元;;網絡證據收集方法芻議——網絡信息收集與網絡證據生成的方法思考[J];前沿;2011年01期
7 楊佩正;;證據偵查與證據審查[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8 石寶山;;對《“判斷證據”質疑》的質疑——與雷震同志商榷[J];現(xiàn)代法學;1983年04期
9 徐甲成,何玲龍;給農民兄弟提個醒——談偽劣種子訴訟的證據收集[J];小城鎮(zhèn)建設;1997年11期
10 何玲龍;偽劣種子訴訟的證據收集[J];現(xiàn)代農業(yè);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宣行;;海事行政處罰的關鍵性證據[A];中國航?萍純(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宋強;;畸形的證據收集與運用機制——對刑事被告人有利證據收集和運用的程序化評析[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甘應龍;談湘蘭;;證據才是事實[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tǒng)獲獎論文匯編[C];2002年
4 馬莉;;行政處罰案中證據收集應注意其確鑿性[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5 胡向陽;季恒;;論環(huán)境污染訴訟中的證據保護[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八卷)[C];2013年
6 王長軍;唐楠棟;;瑕疵證據審查運用規(guī)則實證研究[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7 馬克偉;;電子證據收集若干問題[A];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1年
8 嚴春銀;;氣象行政處罰證據收集的原則與方法[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袁光亮;;論商標權訴訟的證據及其收集[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3輯)[C];2007年
10 符慶丹;;淺議病案的證據特征[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三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江蘇省無錫工商局南長分局 邢斌 唐義生;淺析涉網案件線上證據收集[N];中國工商報;2014年
2 衛(wèi)生部監(jiān)督局 謝楊;夯實證據收集基本功[N];健康報;2008年
3 任俊峰;淺析維權證據的收集與管理[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9年
4 江蘇省響水縣環(huán)保局 周波;收集執(zhí)法證據須把握“四性”[N];中國環(huán)境報;2012年
5 徐大亮;證據收集中的注意事項[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6 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二中隊;證據——辦案的“靈魂”[N];人民公安報;2000年
7 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檢察院 楊慧亮 顧惠忠 林竹靜;重視再生證據對證實犯罪的作用[N];檢察日報;2013年
8 國家發(fā)改委價檢司 只升敏;走近《價格監(jiān)督檢查證據規(guī)則》[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9 豪文;證據要合法[N];人民法院報;2000年
10 王學政;行政處罰的證據(十)[N];中國工商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肖晗;民事證據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曉建;論我國民事證據收集中法官的職權[D];山西大學;2010年
2 王玲;論我國民事證據收集制度[D];河北大學;2010年
3 辛菊;民事證據收集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4 朱文婷;論民事訴訟的證據收集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劉慧;民事證據收集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張明珠;論民用航空器上盜竊案件的證據收集與偵查防控[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7 薛顯侖;國外民事訴前證據收集制度研究及借鑒[D];蘇州大學;2010年
8 夏俊;刑事證據收集規(guī)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吳紅梅;日本民事訴前證據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10 程詩樂;論民事證據收集制度[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61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6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