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7 21:39
本文關鍵詞: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研究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形事追繳是一種非刑罰意義上的處置措施,對于打擊犯罪,實現(xiàn)刑罰目的,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財產(chǎn)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以及簽署這兩個《公約》的國家普遍建立了犯罪所得刑事追繳或沒收程序。為順應國際趨勢,履行國際義務,我國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在第五編增設的特別程序中,專門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標志著我國正式確立了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但是,近幾年的司法實踐表明,我國刑事追繳程序仍存在諸多不足: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適用案件范圍太小,追繳的財產(chǎn)范圍不全面,申請追繳的主體范圍過窄,啟動追繳程序的期限過長,利害關系人的參與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被害人與被告人救濟權利缺失等等。本文以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文本規(guī)定為基礎,借鑒國際社會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立法與司法的成功經(jīng)驗,以期為我國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完善提供參考建議。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一般法理。主要闡釋犯罪所得的含義、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含義與特征,闡述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刑罰目的論、國家責任論、程序法治論、權利保障論依據(jù)。第二部分,運用比較研究方法,介紹國際社會關于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立法概況,主要介紹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以及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反腐敗公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外國國家及地區(qū)關于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立法規(guī)定與實踐狀況。國外尤其是英美法系的部分國家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立法已經(jīng)走在我國前面,通過分析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該程序的立法現(xiàn)狀,比較我國目前的立法情況,為我國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完善提供有效借鑒與指導作用。第三部分在前文評析國外部分國家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立法規(guī)定的前提下,著眼于我國當前的立法現(xiàn)狀。在研究該課題時發(fā)現(xiàn)新刑事訴訟法制定了特別沒收程序,彌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法及時到庭的實踐缺陷,但實踐中司法機關追繳犯罪資產(chǎn)程序仍然出現(xiàn)瑕疵,本部分借此探討我國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第四部分綜合分析上述經(jīng)驗、各國立法,指出了我國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不足,在本部分提出完善的建議,主要包括啟動程序、審理程序、救濟程序等五個方面,保護被告人及被害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財產(chǎn),節(jié)省司法資源。
【關鍵詞】:刑事追繳程序 犯罪所得 沒收程序 刑事訴訟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5.2;D924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一、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一般法理11-16
- (一) 犯罪所得的含義11-12
- (二) 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含義及特征12-13
- (三) 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價值13-16
- 二、域外犯罪所得刑事追繳類似程序考察16-25
- (一) 英國的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16-17
- (二) 美國的犯罪所得刑事沒收程序17-18
- (三) 澳大利亞的犯罪所得刑事沒收程序18-20
- (四) 新加坡的犯罪所得刑事沒收程序20-21
- (五) 國際公約中的犯罪所得刑事沒收程序21-22
- (六) 域外犯罪所得刑事追繳類似程序評析22-25
- 三、我國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存在的主要問題25-29
- (一) 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適用的案件范圍太小25
- (二) 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申請主體范圍過窄25-26
- (三) 啟動犯罪所得刑事追繳程序的時間滯后26
- (四) 利害關系人的程序參與權保障不力26-27
- (五) 現(xiàn)行追繳程序不能應對特殊案件情形27-29
- 四、完善我國犯罪所得追繳程序的立法建議29-35
- (一) 擴大刑事犯罪所得追繳的案件受理范圍29-30
- (二) 擴大申請追繳的主體范圍30
- (三) 縮短刑事追繳程序的啟動期限30-31
- (四) 賦予并保障利害關系人的程序參與權31-33
- (五) 建立缺席審判制度33-35
- 參考文獻35-39
- 致謝3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光中;龍宗智;;關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法學;2013年04期
2 龍宗智;;實現(xiàn)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J];法學雜志;2007年04期
3 時延安;劉偉;;違法所得和違法收益的界定[J];中國檢察官;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嚴冬;人權的價值與位階[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2 王繼;法治政府:中國政府建設的目標[D];吉林大學;2012年
3 魏曉倩;腐敗犯罪所得跨境追回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4 屈新;被追訴人的人權保障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菊玲;被追訴人缺席情況下的追贓程序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54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5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