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審員制度中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人民陪審員制度中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人民陪審員制度 事實審 法律審 分離機制 完善
【摘要】:人民陪審員制度是我國重要的一項司法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設立對于我國在維護司法的民主公正和實現人民群眾對司法審判監(jiān)督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其漫長和曲折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和問題。當前,司法改革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熱點問題及時代潮流,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作為當今司法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在此之前,有關人民陪審員制度是否進行改革以及應該如何改革的學術討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探索也廣泛的存在,但是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2014年10月,黨在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過程中提出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201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司法部印發(fā)了《關于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通知,對人民陪審員制度在北京、河北、河南等10個省市具體展開改革試點。本次改革涉及到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多個方面,其中關于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的職權是本次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本次改革將人民陪審員的參審案件的職權由人民陪審員既可以參與案件的事實認定又可以參與案件的法律審理,更改為逐步在我國探索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案件的事實審理。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改革探索,是一次具有實質性和革命性雙重性質的改革;谏鲜,本文旨在對當今司法體制改革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機制進行研究,試圖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可行性途徑。文章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寫作結構主要是:第一部分對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發(fā)展歷程和其作用進行概述,以及事實審和法律審的概念進行界定;第二部分對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原因進行介紹。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發(fā)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得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存在必要性,并且我國現狀具備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可行性;文章第二部分介紹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意義;最后一部分論述人民陪審員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途徑,從規(guī)范制度保障和司法實踐兩個大角度分析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本文在切合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時代背景中、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選題。文章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關注著改革試點的動態(tài),并對先前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試水”改革問題進行分析,力圖切合實際找出對本文有實質性意義的指導內容。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了歸納總結。本文在寫作過程中主要運用文獻研究法、比較分析法、歸納法,通過對前人對人民陪審員制度研究的文獻進行分析,比較國內外的陪審制度的不同的參審模式,最終歸納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的發(fā)展途徑。同時,本文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筆者的理論水平是有限的,對人民陪審員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問題的實質分析缺乏深度。其次,筆者對本文資料分析的文件來源并沒有實地來考察,可能會與真實的發(fā)展現狀存在出入。再次,筆者對新事物的發(fā)展認識不夠深刻,認識層面相對較淺。
【關鍵詞】:人民陪審員制度 事實審 法律審 分離機制 完善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6.2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人民陪審員制度中法律審和事實審的概述9-16
- (一)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簡析9-13
- 1.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歷史進程9-10
- 2. 人民陪審員制度的作用10-13
- (二) 法律審和事實審的概述13-16
- 1. 法律審的界定13-14
- 2. 事實審的界定14-16
- 二、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原因16-27
- (一) 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必要性16-22
- 1. 人民陪審員制度發(fā)展的現狀16-17
- 2. 人民陪審員制度存在的問題17-22
- (二) 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可行性22-27
- 1. 司法改革為其提供了時代背景22-23
- 2. 人民陪審員對事實認定更具優(yōu)勢23-24
- 3. 陪審制度的根本宗旨為其提供可行性24-27
- 三、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意義27-31
- (一) 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27-28
- (二) 有利于提高公眾參與審判的積極性28-29
- (三) 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29-31
- 四、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途徑31-40
- (一) 制度上保障人民陪審員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31-35
- 1. 立法保障人民陪審員對事實認定意見的效力31-32
- 2. 依法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相關配套機制32-35
- (二) 司法實踐中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35-40
- 1. 增強人民陪審員制度法律審和事實審分離的可行性35-37
- 2. 完善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事實認定的審理方式37-40
- 結語40-41
- 注釋41-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曉陽;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幾點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05期
2 葉青;關于人民陪審員制度價值的思考[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楊可中;人民陪審員制度若干問題的思考[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張文亮;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現狀及重構[J];山東審判;2001年01期
5 曲一銘;從民主與公正角度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價值[J];山東審判;2001年03期
6 虞成哲;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價值及完善[J];杭州商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李鳳軍;人民陪審員制度與人大監(jiān)督[J];宜賓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田春華,李遠華;人民陪審員制度[J];兵團建設;2005年06期
9 ;關于全省法院落實和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調研報告[J];山東審判;2005年03期
10 顧秀蓮;積極推進和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J];中國人大;2005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慶新;劉達文;婁必縣;;從身份出發(fā):人民陪審員制度民主價值的表達與實踐——以某中級法院轄區(qū)陪審員為樣本[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黃念;;在民主與實用之間——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現實困境與理性反思[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建強;楊愛民;;理論、文本與現實的平衡——論人民陪審員制度功能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4 胡志國;;人民陪審員制度仍需完善[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5 劉方勇;;社會轉型背景下人民陪審員制度二元構造論——兼談司法大眾化與職業(yè)化的沖突與融合[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匡敬武;;淺析基層法官貫徹群眾路線存在的誤區(qū)及其矯正機制[A];貴州法學(2014年第1期)[C];2014年
7 劉向宇;;試論審判公開與人民陪審員制度[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策;鄒立言;;試論審判公開與人民陪審員制度[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史小紅;;審判公開與人民陪審員制度[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王際民;;淺談審判公開與人民陪審員制度[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傅達林;讓人民陪審員制度規(guī)范化[N];人民日報;2004年
2 王斗斗邋丘棟輝 整理;細數人民陪審員制度近八十年風雨歷程[N];法制日報;2007年
3 安然;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N];法制日報;2007年
4 何兵 張國香 韓雪峰 趙鵬;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實踐:揚州地區(qū)法院調查[N];人民法院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王鑫 本報通訊員 諶輝;人民陪審員制度運行尚需完善 前景廣闊[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本報評論員;進一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6年
7 王煥平;進一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7年
8 陳永輝;再接再厲與時俱進推動中國特色人民陪審員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N];人民法院報;2007年
9 那順 劉亞莉;西烏旗法院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N];錫林郭勒日報;2007年
10 王正平邋通訊員 高恩承;為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提供保障[N];人民法院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曹永軍;陪審制度變革的歷史成因[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新偉;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山東大學;2010年
2 何雪鈞;試論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蘇州大學;2010年
3 董俊杰;論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D];鄭州大學;2006年
4 馬箭;論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學;2007年
5 高中毅;論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D];山東大學;2010年
6 魯玉桃;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價值實現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7 王艷;論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學;2011年
8 閆洪磊;人民陪審員制度及其改革[D];蘇州大學;2012年
9 孫永峰;論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2年
10 谷玲;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探析[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25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2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