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對專家證據的采納
本文關鍵詞: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對專家證據的采納
更多相關文章: 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 專家意見證據 專家潛在偏見
【摘要】:通常而言,證人僅可就其親身見聞作證并在作證過程中不得自行對其見聞進行推理。專家意見證據規(guī)則是該項基本原則的例外規(guī)定。澳大利亞普通法和《澳大利亞證據法典》均允許法院在適當場合下采納專家意見。然而,法庭常擔憂由當事人召集來的專家無法做到公正客觀,因而無法幫助法庭客觀、無偏私地理解證據,公正斷案。本文是對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接收專家意見證據、該證據目的、該證據應以何種方式提出以便對法庭而言有價值、以及——由于各方當事人均雇傭各自的專家證人出庭,導致了專家潛在帶有偏見——澳大利亞法院所面臨困境之基本介紹。
【作者單位】: "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證據法學創(chuàng)新團隊;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 專家意見證據 專家潛在偏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3年青年基金項目“證人彈劾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3YJC820073)
【分類號】:D961.1;DD915.13
【正文快照】: [澳大利亞]布魯斯?托馬斯?蘭德爾著*汪諸豪譯**本文系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法學院教師大衛(wèi)·卡魯索(David R.A.Caruso)2014年7月31日在第四期“證據法學”高級研討班上的講演稿,摘錄自大法官布魯斯·蘭德爾的文章。原作者為南澳大利亞獨立廉政專員,前澳大利亞聯(lián)邦法院法官。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八)[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1期
2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十一)[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4期
3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十四)[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7期
4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十七)[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13期
5 ;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二十二)[J];出國與就業(yè);2001年01期
6 徐亞文;美國、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張秀斌;;七日風云[J];每周電腦報;1998年03期
8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九)[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2期
9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制例選摘(十)[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3期
10 錢路;;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有關移民法判例選摘(十二)[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黃曉南;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決定執(zhí)行賴昌星遣返令[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2 記者 杜靜 王豐豐;美聯(lián)邦法院首次裁定醫(yī)改關鍵條款違憲[N];經濟參考報;2010年
3 張晶;美國的網上立案及其啟示[N];檢察日報;2009年
4 本報駐美國記者 陳一鳴;美國加州三萬多囚犯將“被減少”[N];人民日報;2011年
5 甘正氣;美國聯(lián)邦法院管轄權的變遷[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陳特安;賴昌星不具“難民資格”[N];人民日報;2004年
7 侯培棟;澳洲的司法框架[N];人民法院報;2004年
8 李秀琴 張春燕;美國會白宮與聯(lián)邦法院僵持不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9 李滿奎;在美華人訴CNN之法律意義[N];法制日報;2008年
10 記者 劉詩平 白潔純;中行“開平案”潛逃案犯在美獲刑[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諶長生;論美國總統(tǒng)之緊急特權[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20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52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