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04:05
本文關鍵詞: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經(jīng)濟不斷飛速發(fā)展,與此同時,社會主體之間的交往不斷加深,行政權力也不斷擴張,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與公共利益相沖突的現(xiàn)象非常常見。我們不能放任公共利益被一再的侵害,所以我們應該設計相應的制度去防止這一現(xiàn)象隨意發(fā)生。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公共利益卻又是抽象的,也不存在特定的公共利益的對象,這就使得公共利益的保護變得難上加難。雖然我國有行政自訴制度和檢察機關的事后抗訴機制,但是這兩個制度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速度,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需要作出更多努力。隨著現(xiàn)代行政機關職能的擴展,行政機關所做的行政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行政相對人而涉及到具體的公共利益,生活中我們也能常?吹叫姓䴔C關侵犯公共利益的例子。行政機關侵犯公共利益往往表現(xiàn)為行政違法行為或行政不作為。這些行為時有發(fā)生但是我們國家卻沒有相應的法律來懲戒,一個法治國家不會允許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行政公益訴訟是我國近些年來法制建設的成果,它可以有效解決這些令專家學者們發(fā)愁的社會問題,在理論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綜合國內外的司法實踐來看,要保護受到行政機關行政行為侵害的公共利益或國家利益,必須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公益訴訟制度,要想行政公益訴訟制度能夠建立起來,不可避免的就要解決行政公益訴訟的具體程序問題。雖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但是,我國現(xiàn)行法律還沒有這方面的相關具體規(guī)定,這就使得檢察機關的提起公益訴訟變得“沒那么容易”。本文通過對行政公益訴訟三個程序問題的分析和探討,進一步明確我國建立行政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我國建設行政公益訴訟的美好前景。
【關鍵詞】:公益訴訟 原告資格 受案范圍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5.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9-10
- 第二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研究綜述10-11
- 第三節(jié) 論文論述的重點、創(chuàng)新與不足11-13
- 第一章 行政公益訴訟概述13-16
- 第一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的基本概念13-14
- 一 公共利益的概念13-14
- 二 行政公益訴訟的概念界定14
- 第二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的起源14-16
- 第二章 行政公益訴訟域外考察及國內立法基礎16-22
- 第一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域外考察16-19
- 一 美國16-17
- 二 英國17-18
- 三 法國18-19
- 四 澳大利亞19
- 五 印度19
- 第二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國內立法基礎19-22
- 第三章 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22-39
- 第一節(jié) 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問題22-29
- 一 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內涵22
- 二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拓展的社會價值22-24
- 三 確立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建議24-29
- 第二節(jié) 我國行政公益訴訟受案范圍問題探析29-33
- 一 行政公益訴訟受案范圍的涵義29-30
- 二 受案范圍之拓展30-32
- 三 法律需要明確列舉的可訴范圍選擇32-33
- 第三節(jié) 行政公益訴訟相關程序問題33-39
- 一 關于啟動程序33-35
- 二 關于舉證責任35-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1
- 個人簡歷41-42
- 致謝42
【參考文獻】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河南省檢察官學院 田凱;[N];法制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樂渭;論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娟;論行政公訴[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行政公益訴訟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56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9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