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研究
本文關鍵詞: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章對大陸法系國家類似必要共同訴訟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德國、日本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的理論,反對我國主流觀點把有客觀牽連性的案件納入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的范疇之內,主張限制類似必要共同訴訟乃至所有必要共同訴訟的范圍。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
【關鍵詞】: 類似必要共同訴訟 必要共同訴訟
【分類號】:D915
【正文快照】: 一、我國必要共同訴訟的缺陷我國法律教材上對必要的共同訴訟定義為,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參加訴訟的同一方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然而,在商法上,如股東代表訴、撤銷公司決議之訴等,此類訴訟,只要當事人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即滿足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章武生;段厚省;;必要共同訴訟的理論誤區(qū)與制度重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牟逍媛,金權;論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在個案中的適用——一起連帶債務之訴的思考[J];法學;2003年07期
3 廖永安,彭熙海;論必要共同訴訟[J];湖南財經(jīng)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嘎利;民事共同訴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漢林,梁燕婷;論民事審判監(jiān)督程序[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肖建華;陳琳;;法官釋明權之理論闡釋與立法完善[J];北方法學;2007年02期
3 肖建華;論判決效力主觀范圍的擴張[J];比較法研究;2002年01期
4 熊躍敏;訴訟上和解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張曉薇;濫用訴訟權利之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4年04期
6 李桂英;行政訴訟類型界說[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郭亞紅;董四化;;自認中的意思表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張永泉;審查起訴制度芻議[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9 畢玉謙;證據(jù)保全程序問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10 劉學在;既判力論在中國的困境探析——以民事訴訟為視角[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遠;證券投資損害訴訟救濟論[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0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龔賽紅;醫(yī)療損害賠償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吳小隆;公益訴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徐勝萍;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葉明;經(jīng)濟法實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7 金珍慶;中韓國有企業(yè)改制及其相關保護小股東權益問題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周孟炎;民事審判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劉東亮;行政訴訟目的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王彥;行政訴訟當事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湘程;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研究[D];湘潭大學;2001年
2 胡秋明;論審前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孫穎穎;我國民事訴訟第三人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王福強;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確認標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王穎;試論當事人舉證與人民法院查證的關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張健;論民事訴訟中的證人證言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趙立公;第三人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黃曉方;論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D];廈門大學;2001年
9 張愛球;訴訟功能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10 肖健民;船舶碰撞案件中舉證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鋒;;從大慶聯(lián)誼股東訴訟案談中國證券民事賠償制度的構建[J];法學雜志;2006年01期
2 牟逍媛,金權;論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在個案中的適用——一起連帶債務之訴的思考[J];法學;2003年07期
3 邵明;盧正敏;;證據(jù)共通原理在普通共同訴訟中的適用[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4 楊雅妮;必要共同訴訟制度質疑——對必要共同訴訟中適格當事人的分析[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5 劉田玉;預備合并之訴的合法性及其適用[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陶恒河;試論法官釋明權[J];河北法學;2004年05期
7 廖永安,彭熙海;論必要共同訴訟[J];湖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8 馮珂;關于正當當事人的若干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9 高文盛,鐘和艷;我國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完善[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趙鋼,劉學在;論代位權訴訟[J];法學研究;200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俐;群體訴訟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楊杰輝;刑事審判對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寶同;簡論英美訴答及對中國之啟示[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凌永興;“漏列當事人”并非錯案[J];法學;1996年08期
2 凌永興;“漏列當事人”之異議[J];律師世界;1996年06期
3 ;強化當事人舉證責任制度的幾點做法[J];人民司法;1990年04期
4 ;在執(zhí)行中促使當事人自覺履行[J];人民司法;1987年05期
5 王勝科;努力做好新形勢下的民事審判調解工作[J];山東審判;2001年05期
6 趙文國;對當事人講話要通俗易懂[J];人民司法;1982年12期
7 戴宏義;公正審理外地當事人投訴的經(jīng)濟糾紛案件[J];人民司法;1991年05期
8 ;當事人對哪些事實無需舉證[J];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2001年06期
9 賀小榮;當事人自認對司法判斷權的合理約束及其例外[J];人民司法;2002年06期
10 唐力;對話與溝通:民事訴訟構造之法理分析[J];法學研究;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疑[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2 周祝一;;“上訴人”稱謂質疑[A];貴州法學論壇第三屆文集[C];2001年
3 梁凱軍;;試論在現(xiàn)行民事訴訟程序框架基礎上實行簡便審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4 郭兵;徐紅平;崔建華;;談心理測試的質量控制附35例報告[A];江蘇省法院系統(tǒng)第七屆法庭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5 時永才;王剛;;論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議值得當事人信賴的民事審判權運行方式[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蘇祖耀;;律師應高舉誠信的大旗[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7 倪同木;;誠信的實證[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路冰輝;李對紅;;充分體現(xiàn)當事人地位 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浦曉東;;“司法為民”宗旨指導下的訴訟權利保護——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歸[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10 鄒碧華;王建平;陳婷婷;;審視與探索——要件審判九步法的提出和運用[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健;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更換承辦人[N];北京日報;2007年
2 陳繼光;伊旗法院樹立人民法官新形象[N];鄂爾多斯日報;2007年
3 策劃統(tǒng)籌 李峻峰 本報記者 黎品玉 通訊員 周丹玲;理念:判調結合 力促和諧[N];法治快報;2006年
4 高小清 曹亞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法院全力打造民心工程[N];法制日報;2006年
5 記者 李偉雄 通訊員 黃莎莎;珠海中院懲戒惡意訴訟當事人[N];法制日報;2006年
6 志靈;破解執(zhí)行難:當事人選法官未必管用[N];檢察日報;2006年
7 張仁平;QQ審案新鮮事 坐在家里打官司[N];檢察日報;2007年
8 劉學智 劉小瓊 周琪 孫愛東 薛凱 田強;告狀難難在何處[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9 甲乙;糾正審判疏導中的低格調[N];江蘇經(jīng)濟報;2007年
10 張力;人民陪審員制度中的當事人程序選擇權[N];人民法院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力;民事訴訟構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2 王嘎利;民事共同訴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藍冰;德國民事法定聽審請求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4 王彥;行政訴訟當事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韓紅俊;釋明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駱東平;論性騷擾糾紛的民事訴訟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7 尹麗華;刑事上訴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8 邊媛;南宋民事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魯哈達;律師民事責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鄭學林;民事再審制度改造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永強;論當事人質證[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石毅鵬;論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D];湘潭大學;2008年
3 梁智剛;連帶債務之訴的訴訟形態(tài)研究[D];廣東商學院;2008年
4 譚彬;論當事人合意選定法官制度[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5 李亞妮;當事人證據(jù)收集權的程序保障[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鄭妮;共同訴訟制度新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7 陶傳貴;民事訴訟當事人理論重構[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徐劍虹;我國民事訴訟調解制度的改革構思[D];華東政法學院;2002年
9 費會平;試論民事舉證責任及保障機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1年
10 徐大偉;論民事舉證責任[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1年
本文關鍵詞: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3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7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