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08 15:11
我國的民事訴訟制度中與庭前會議相關的內(nèi)容被規(guī)定在2015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解釋)中,至今為止己經(jīng)運行三年多,但司法解釋沒有對民事庭前會議有更為詳細的規(guī)定,以至于出現(xiàn)了參與人員、啟動方式、召開次數(shù)、適用范圍不明確等問題,各地法院出臺的各類關于庭前會議制度的文件對上述問題也有不同的規(guī)定。我國現(xiàn)階段的民事庭前會議制度主要由一些框架性的司法解釋與地方文件組成,這無疑影響了民事庭前會議制度在我國的進一步落實,也讓民事庭前會議制度在應對司法責任制改革顯得無“法”可依。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應當不斷地充實內(nèi)容,進行科學設計,既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從域外經(jīng)驗中汲取適用中國國情的經(jīng)驗進行自我完善,同時也需要整合我國現(xiàn)階段散見于各地方法院出臺的文件中的關于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規(guī)定,在民訴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召開主體、適用范圍以及可啟動庭前會議的次數(shù)等,讓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概念、功能及性質定位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概念
二、我國民事庭前會議的功能及性質定位
第二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一、確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必要性
二、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可行性
第三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追求的價值目標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促進民事審判效率提速
二、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有利于實現(xiàn)公平正義
第二章 我國目前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運行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第一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運行現(xiàn)狀
一、各地方法院關于民事庭前會議規(guī)則的設置
二、民事庭前會議規(guī)則在司法實踐當中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我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運行中的問題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參與人員不明確
二、民事庭前會議啟動方式、召開次數(shù)不明確
三、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適用范圍不明確
四、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法律效力不明確
第三章 域外部分國家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經(jīng)驗借鑒
第一節(jié) 美國、德國、日本庭前會議介紹
一、美國的民事庭前會議(審前會議模式)
二、德國的民事庭前會議(首次言辭辯論期日)
三、日本的民事庭前會議(圓桌會議)
第二節(jié) 國外民事庭前會議啟示
一、求同——庭審集中化下的民事庭前會議
二、存異——庭前會議角色重要性的偏倚
第四章 我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jié) 明確庭前會議的參與人員
第二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啟動方式、召開次數(shù)
第三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適用范圍
第四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法律效力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事訴訟庭前準備程序的歸位與完善——以民事庭審中心主義的實現(xiàn)為目標[J]. 郝廷婷. 法律適用. 2016(06)
[2]刑事案件庭前會議制度初探[J]. 郭曉杰,季婧.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3]論適度的法律程序[J]. 黃捷.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0(04)
[4]德國新一輪司法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 姜保忠.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5)
[5]德國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鑒意義[J]. 齊樹潔. 中國法學. 2002(03)
碩士論文
[1]民事訴訟庭前會議制度研究[D]. 張鈺棟.浙江大學 2016
[2]我國民事訴訟庭前會議制度構建研究[D]. 高菁.貴州民族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15289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概述
第一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概念、功能及性質定位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概念
二、我國民事庭前會議的功能及性質定位
第二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一、確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必要性
二、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可行性
第三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追求的價值目標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促進民事審判效率提速
二、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有利于實現(xiàn)公平正義
第二章 我國目前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運行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第一節(jié) 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運行現(xiàn)狀
一、各地方法院關于民事庭前會議規(guī)則的設置
二、民事庭前會議規(guī)則在司法實踐當中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我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運行中的問題
一、民事庭前會議制度參與人員不明確
二、民事庭前會議啟動方式、召開次數(shù)不明確
三、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適用范圍不明確
四、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法律效力不明確
第三章 域外部分國家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經(jīng)驗借鑒
第一節(jié) 美國、德國、日本庭前會議介紹
一、美國的民事庭前會議(審前會議模式)
二、德國的民事庭前會議(首次言辭辯論期日)
三、日本的民事庭前會議(圓桌會議)
第二節(jié) 國外民事庭前會議啟示
一、求同——庭審集中化下的民事庭前會議
二、存異——庭前會議角色重要性的偏倚
第四章 我國民事庭前會議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jié) 明確庭前會議的參與人員
第二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啟動方式、召開次數(shù)
第三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制度適用范圍
第四節(jié) 明確民事庭前會議制度法律效力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事訴訟庭前準備程序的歸位與完善——以民事庭審中心主義的實現(xiàn)為目標[J]. 郝廷婷. 法律適用. 2016(06)
[2]刑事案件庭前會議制度初探[J]. 郭曉杰,季婧.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3]論適度的法律程序[J]. 黃捷.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0(04)
[4]德國新一輪司法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 姜保忠.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5)
[5]德國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鑒意義[J]. 齊樹潔. 中國法學. 2002(03)
碩士論文
[1]民事訴訟庭前會議制度研究[D]. 張鈺棟.浙江大學 2016
[2]我國民事訴訟庭前會議制度構建研究[D]. 高菁.貴州民族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615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61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