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訴訟法論文 >

論我國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之完善 ——法院司法審查權和相關利益主體異議權為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1-07-03 02:05
  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和解制度是私法自治原則在程序法領域中的突出體現,更是當事人一項基本的訴訟權利。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和解制度,其根本作用在于通過當事人自行處分權利的方式以實現節(jié)約司法資源、減少訴累的目標。但是,當和解制度出現在《公司法》領域之下的股東代表訴訟中時,卻有其不同于一般民事訴訟程序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在一般民事訴訟中,實體權利的主體和訴權主體是合二為一的,訴權主體之所謂提起民事訴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利;但是在股東代表訴訟中,訴權主體與實體權利的主體是相互分離的,股東是為了維護公司的實體權利而向他人提起訴訟的。因此就極可能導致訴權主體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在訴訟中通過和解的方式放棄甚至侵害實體權利主體的實體權利。就現有文獻而言,我國有關股東代表訴訟的研究鮮有涉及該訴訟程序中的和解制度,即便是少有的關于股東代表訴訟和解制度的文獻,也沒有將研究重點放在維護實體權利主體——公司的實體權利這一層面上,這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研究:第一,筆者首先從和解程序這一訴訟制度的理論依據入手,分析其實體法以及程序法方面的依據,并進而得出該制度適用在股東代表訴訟制... 

【文章來源】: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0. 導論
    0.1 問題的提出
    0.2 研究目的和意義
    0.3 文獻綜述
        0.3.1 在股東代表訴訟中建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0.3.2 法院行使司法審查權時可能會面臨的困難
        0.3.3 國外現有的立法例
        0.3.4 具體設計和解程序以及賦予其他利益相關者以參與權
        0.3.5 司法審查的程序
        0.3.6 強調公司本身的主體地位
        0.3.7 總結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進路
1. 股東代表訴訟和解制度
    1.1 概述
    1.2 理論根據
        1.2.1 本質分析
        1.2.2 法理依據
        1.2.3 程序法依據
2. 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的悖論
    2.1 股東代表訴訟的特殊性
        2.1.1 既是代位訴訟,又是代表訴訟
        2.1.2 訴訟原告不享有實體權利
        2.1.3 訴訟效果歸屬于公司而非原告自身
    2.2 理論悖論
    2.3 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取舍之辨
    2.4 我國現有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的存在的不足
        2.4.1 人民法院司法審查權的缺失
        2.4.2 相關利益主體異議權的缺失
3. 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審查權之構想
    3.1 法院在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中的主體地位
        3.1.1 避免原被告惡意和解損害第三人利益
        3.1.2 原告存在惡意和解的利益訴求
        3.1.3 被告也存在收買原告進行和解的利益訴求
    3.2 法院在股東代表訴訟和解程序中的職責
        3.2.1 對一方當事人的和解動議進行審查
        3.2.2 履行和解通知程序
        3.2.3 以中立身份參與和解談判
        3.2.4 有權向當事各方提出質詢
        3.2.5 有權批準或者否決和解協(xié)議
    3.3 人民法院司法審查和解協(xié)議的標準
        3.3.1 和解各方是否已將和解事宜進行充分通知
        3.3.2 公司是否可以從和解協(xié)議中獲得凈收益
        3.3.3 公司是否可以獲得物質性救濟
        3.3.4 賠償金額是否與原告勝訴可能性成正相關
        3.3.5 和解協(xié)議所確定的賠償金額是否歸于公司
        3.3.6 其他標準
    3.4 司法審查的后果
4. 關于完善相關利益主體異議權之構想
    4.1 確立相關利益主體異議權的必要性
    4.2 相關利益主體之辨析
        4.2.1 公司其他股東
        4.2.2 公司
    4.3 相關利益主體行使異議權的方式及后果
        4.3.1 行使異議權的方式
        4.3.2 相關利益主體行使異議權的法律后果
5.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議股東代表訴訟中原被告的和解[J]. 何芳.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2(01)
[2]論股東代表訴訟中當事人處分權之限制——兼論對和解與撤訴司法審查程序的確立[J]. 張亞瓊.  法治研究. 2009(10)
[3]論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兼析新《公司法》第152條[J]. 翦繼志.  貴州社會科學. 2006(04)
[4]論民事訴訟和解中法官的作用——兼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四條[J]. 林虹.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01)
[5]日本董事、監(jiān)事制度的修改及啟示[J]. 徐瀾波,胡鈞.  法學. 2003(02)
[6]論民事訴訟和解制度的完善[J]. 張晉紅,易萍.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1999(05)
[7]股東派生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 羅培新.  學術交流. 1999(03)
[8]論民事訴訟中的和解[J]. 李嶺.  當代法學. 1999(01)
[9]派生訴訟研究[J]. 張民安.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1998(06)



本文編號:32616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2616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ab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