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答程序論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22:48
自1960年以來,為了保證當事人權益最大限度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各國掀起了“接近司法運動”(Access to Justice Movement)1的浪潮,被喻為“民事訴訟程序啟動鑰匙”2的訴答程序在此后的民事訴訟改革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3。訴答程序是指在訴訟初期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訴狀與答辯狀明示其主張,以求獲得裁判支持,并以文書的方式相互進行抗辯的訴訟程序。作為整個訴訟程序的開端,訴答程序直接決定了當事人接近司法的門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法律制度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均已逐步建立了較完善的訴答程序,英美國家歷經(jīng)上百年,完成了從普通法訴答到現(xiàn)代訴答的制度更迭。本文在研究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訴答程序的發(fā)展歷程和成功經(jīng)驗的基礎上,立足于我國民事庭審優(yōu)質(zhì)化改革和立案登記制度施行的背景,對我國訴答程序的立法與司法現(xiàn)狀進行分析。目前,我國由于司法體制、法律理念、程序設置等原因?qū)е挛丛O立真正的訴答程序,存在立法中起訴與答辯制度不完備、司法中惡意訴訟、證據(jù)突襲等一系列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進程形成阻礙。因此,如何構建我國的訴答程序,以便充分發(fā)揮其全面展示當事人主張、初步固定爭點、防止證...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nèi)容和論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內(nèi)容
1.4.2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訴答程序概述
2.1 訴答程序的概念界定
2.2 訴答程序的價值分析
2.2.1 公正價值
2.2.2 效率價值
2.3 訴答程序的功能探討
2.3.1 全面展示當事人主張,為后續(xù)審理奠定基礎
2.3.2 固定爭點,以此提高庭審效率
2.3.3 促進當事人和解
2.3.4 防止證據(jù)突襲
2.3.5 助推民事訴訟模式的轉(zhuǎn)型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兩大法系訴答程序考察
3.1 英美法系的訴答程序
3.1.1 英國
3.1.2 美國
3.2 大陸法系的訴答程序
3.2.1 德國
3.2.2 日本
3.3 兩大法系之比較與借鑒
3.3.1 關于起訴
3.3.2 關于答辯
3.3.3 關于配套制度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我國民事起訴與答辯制度的制度現(xiàn)狀
4.1 立法現(xiàn)狀
4.1.1 起訴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
4.1.2 答辯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
4.2 司法現(xiàn)狀
4.2.1 起訴制度的司法現(xiàn)狀
4.2.2 答辯制度的司法現(xiàn)狀
4.3 問題與成因分析
4.3.1 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4.3.2 起訴條件不合理
4.3.3 答辯制度缺乏強制性
4.3.4 管轄權異議的任意提起
4.3.5 配套制度的缺失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構建我國民事訴答程序的立法建議
5.1 確定立法理念
5.2 重新定位起訴狀和答辯狀之功能
5.3 完善起訴制度
5.3.1 調(diào)整起訴條件的設置
5.3.2 將事實和理由具體化
5.4 完善答辯制度
5.4.1 建立答辯失權制度
5.4.2 規(guī)范答辯狀的內(nèi)容
5.5 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
5.5.1 建立訴答文書修改與補充制度
5.5.2 建立訴答文書真實性規(guī)則
5.6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事庭審的優(yōu)質(zhì)化[J]. 胡建萍,曾耀林. 人民司法(應用). 2016(19)
[2]民事庭審程序優(yōu)質(zhì)化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 湯維建.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3]對我國民事訴訟審前程序與審理程序?qū)拥墓δ苄苑此寂c建構——從比較法的視野看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J]. 畢玉謙. 比較法研究. 2012(05)
[4]中國民事訴訟立案程序的功能與結構[J]. 傅郁林. 法學家. 2011(01)
[5]主張的具體化研究[J]. 占善剛. 法學研究. 2010(02)
[6]起訴難: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J]. 張衛(wèi)平. 法學研究. 2009(06)
[7]德國民事訴訟程序電子化及其合法化與“E—民事訴訟法”之特殊規(guī)則[J]. Peter Gilles,張陳果.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07(00)
[8]民事訴訟中的訴答程序探究[J]. 熊躍敏.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1)
[9]“立案登記制”能否穿越現(xiàn)實屏障[J]. 夏敏. 中國審判. 2007(01)
[10]民事訴訟起訴要件與訴訟系屬之間關系的定位[J]. 畢玉謙.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論立案登記制背景下答辯制度的完善[D]. 張?zhí)m芳.華東政法大學 2016
[2]論我國民事訴答程序的完善[D]. 汪枝麗.安徽大學 2013
[3]論我國民事訴答程序之完善[D]. 張慧斌.中國政法大學 2011
[4]簡論英美民事訴答程序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D]. 車芳芳.蘇州大學 2010
[5]訴權濫用及其規(guī)制[D]. 劉明堂.西南政法大學 2010
[6]論我國民事起訴與答辯制度的完善[D]. 汪川.西南政法大學 2008
[7]民事訴訟訴答程序研究[D]. 祁廣燕.中國政法大學 2008
[8]民事訴訟訴答程序制度探析[D]. 常書燕.中國政法大學 2006
[9]從英美民事訴訟訴答程序看我國起訴訟與受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 呂麗群.蘇州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110292
【文章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nèi)容和論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內(nèi)容
1.4.2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訴答程序概述
2.1 訴答程序的概念界定
2.2 訴答程序的價值分析
2.2.1 公正價值
2.2.2 效率價值
2.3 訴答程序的功能探討
2.3.1 全面展示當事人主張,為后續(xù)審理奠定基礎
2.3.2 固定爭點,以此提高庭審效率
2.3.3 促進當事人和解
2.3.4 防止證據(jù)突襲
2.3.5 助推民事訴訟模式的轉(zhuǎn)型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兩大法系訴答程序考察
3.1 英美法系的訴答程序
3.1.1 英國
3.1.2 美國
3.2 大陸法系的訴答程序
3.2.1 德國
3.2.2 日本
3.3 兩大法系之比較與借鑒
3.3.1 關于起訴
3.3.2 關于答辯
3.3.3 關于配套制度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我國民事起訴與答辯制度的制度現(xiàn)狀
4.1 立法現(xiàn)狀
4.1.1 起訴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
4.1.2 答辯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
4.2 司法現(xiàn)狀
4.2.1 起訴制度的司法現(xiàn)狀
4.2.2 答辯制度的司法現(xiàn)狀
4.3 問題與成因分析
4.3.1 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4.3.2 起訴條件不合理
4.3.3 答辯制度缺乏強制性
4.3.4 管轄權異議的任意提起
4.3.5 配套制度的缺失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構建我國民事訴答程序的立法建議
5.1 確定立法理念
5.2 重新定位起訴狀和答辯狀之功能
5.3 完善起訴制度
5.3.1 調(diào)整起訴條件的設置
5.3.2 將事實和理由具體化
5.4 完善答辯制度
5.4.1 建立答辯失權制度
5.4.2 規(guī)范答辯狀的內(nèi)容
5.5 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
5.5.1 建立訴答文書修改與補充制度
5.5.2 建立訴答文書真實性規(guī)則
5.6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事庭審的優(yōu)質(zhì)化[J]. 胡建萍,曾耀林. 人民司法(應用). 2016(19)
[2]民事庭審程序優(yōu)質(zhì)化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 湯維建.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3]對我國民事訴訟審前程序與審理程序?qū)拥墓δ苄苑此寂c建構——從比較法的視野看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J]. 畢玉謙. 比較法研究. 2012(05)
[4]中國民事訴訟立案程序的功能與結構[J]. 傅郁林. 法學家. 2011(01)
[5]主張的具體化研究[J]. 占善剛. 法學研究. 2010(02)
[6]起訴難: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J]. 張衛(wèi)平. 法學研究. 2009(06)
[7]德國民事訴訟程序電子化及其合法化與“E—民事訴訟法”之特殊規(guī)則[J]. Peter Gilles,張陳果.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07(00)
[8]民事訴訟中的訴答程序探究[J]. 熊躍敏.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01)
[9]“立案登記制”能否穿越現(xiàn)實屏障[J]. 夏敏. 中國審判. 2007(01)
[10]民事訴訟起訴要件與訴訟系屬之間關系的定位[J]. 畢玉謙.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6(04)
碩士論文
[1]論立案登記制背景下答辯制度的完善[D]. 張?zhí)m芳.華東政法大學 2016
[2]論我國民事訴答程序的完善[D]. 汪枝麗.安徽大學 2013
[3]論我國民事訴答程序之完善[D]. 張慧斌.中國政法大學 2011
[4]簡論英美民事訴答程序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D]. 車芳芳.蘇州大學 2010
[5]訴權濫用及其規(guī)制[D]. 劉明堂.西南政法大學 2010
[6]論我國民事起訴與答辯制度的完善[D]. 汪川.西南政法大學 2008
[7]民事訴訟訴答程序研究[D]. 祁廣燕.中國政法大學 2008
[8]民事訴訟訴答程序制度探析[D]. 常書燕.中國政法大學 2006
[9]從英美民事訴訟訴答程序看我國起訴訟與受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 呂麗群.蘇州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1102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11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