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速裁程序的法經濟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04:49
當前我國刑事案件大量堆積,案多人少矛盾愈發(fā)突出。為了實現(xiàn)刑事案件簡便、快速和低成本處理,我國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將刑事速裁程序正式納入法典。刑事速裁程序具有被追訴人主體地位突顯、明確的效率價值取向、各訴訟主體之間的協(xié)作性強的特征。其對提高訴訟效率,合理分配司法資源,保障刑事訴訟各方當事人合法利益有著重要意義。刑事速裁領域中仍然存在對被追訴人的自愿性保障不足、被追訴人上訴引發(fā)審級爭議以及量刑爭議、值班律師作用無法有效發(fā)揮等問題。文章主要運用法經濟學理論,結合相關案例,對刑事速裁案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研究。本文一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為引言,在介紹刑事速裁程序試點以來的實踐情況基礎上,從刑事速裁程序價值取向、審判方式爭議、證明標準以及相關法經濟學研究成果四個方面介紹研究現(xiàn)狀,并提出對刑事速裁程序進行法經濟學研究的意義。第二章首先對刑事速裁程序的概念進行了介紹。其次通過梳理刑事速裁程序的特點展現(xiàn)對其進行經濟分析的合理性。最后對后文中主要運用的經濟學原理進行介紹。第三章主要為速裁程序上訴案件的分析。通過對刑事速裁上訴案件案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刑事速裁程序異常上訴案件。研究表明刑事速裁程...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刑事速裁上訴案件類型
重慶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三章刑事速裁案件中的異常上訴問題12一、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的案件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是刑事速裁案件被追訴人提起上訴的重要原因。在法院一審判決刑期未溢出量刑建議的條件下,被追訴人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具結書,對于一審法院的判決理應有所預見。但有學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絕大多數(shù)的刑事速裁案件被告人表示在一審判決前自愿認罪認罰,同意檢察院的量刑建議,但過半數(shù)的被追訴人在事后則對一審判決結果表示失望。①而在樣本案件的裁判文書中,除因沒有記錄上訴理由而無法統(tǒng)計的案件之外,上訴人明確提出的上訴理由可以分為五類,其中量刑過重是最主要的上訴理由。如果考慮到以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為上訴理由的案件中也有上訴人對量刑過重的表述,那么除沒有記錄上訴理由的案件外,幾乎所有上訴人在二審階段都表達了對一審判決量刑的異議。(被追訴人上訴理由類型如圖2)圖2被追訴人上訴理由類型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因為部分刑事速裁案件被追訴人對于其適用緩刑有較高期待。②在過去的司法實踐中,被取保候審的被追訴人緩刑適用率極高,審前取保候審和一審判決適用緩刑之間具有的高度相關性,兩者在常常被視為等價表述。在刑事速裁上訴案件樣本中,被追訴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改①李本森.刑事速裁程序試點研究報告——基于18個試點城市的調查問卷分析[J].法學家,2018(01):165-178+196.②張琴,代溫世.取保候審與緩刑適用關系之異化與重構[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4(06):64-7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事訴訟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協(xié)商制度在中國的興起[J]. 陳瑞華. 法學論壇. 2019(04)
[2]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留所上訴問題研究[J]. 董坤.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9(03)
[3]速裁程序量刑建議實證研究——基于C市J區(qū)460個速裁案件及其相關經驗的分析[J]. 李艷飛.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2)
[4]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問題研究[J]. 王洋. 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5]檢察機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情況觀察[J]. 國家檢察官學院刑事檢察教研部課題組,孫銳.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18(06)
[6]我國刑事速裁程序的實務困境及其優(yōu)化路徑[J]. 尹露. 政法論叢. 2018(05)
[7]值班律師制度的本土敘事:回顧、定位與完善[J]. 樊崇義. 法學雜志. 2018(09)
[8]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追訴人反悔問題研究[J]. 馬明亮,張宏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9]刑事速裁程序“雙重構造”的理論反思[J]. 孔令勇.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8)
[10]認罪認罰從寬視域下律師辯護權的保障[J]. 孔超,方玉霞.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碩士論文
[1]檢察環(huán)節(jié)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問題研究[D]. 羅曼特.浙江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074080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刑事速裁上訴案件類型
重慶郵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三章刑事速裁案件中的異常上訴問題12一、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的案件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是刑事速裁案件被追訴人提起上訴的重要原因。在法院一審判決刑期未溢出量刑建議的條件下,被追訴人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具結書,對于一審法院的判決理應有所預見。但有學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絕大多數(shù)的刑事速裁案件被告人表示在一審判決前自愿認罪認罰,同意檢察院的量刑建議,但過半數(shù)的被追訴人在事后則對一審判決結果表示失望。①而在樣本案件的裁判文書中,除因沒有記錄上訴理由而無法統(tǒng)計的案件之外,上訴人明確提出的上訴理由可以分為五類,其中量刑過重是最主要的上訴理由。如果考慮到以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為上訴理由的案件中也有上訴人對量刑過重的表述,那么除沒有記錄上訴理由的案件外,幾乎所有上訴人在二審階段都表達了對一審判決量刑的異議。(被追訴人上訴理由類型如圖2)圖2被追訴人上訴理由類型刑罰超出被追訴人心理預期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因為部分刑事速裁案件被追訴人對于其適用緩刑有較高期待。②在過去的司法實踐中,被取保候審的被追訴人緩刑適用率極高,審前取保候審和一審判決適用緩刑之間具有的高度相關性,兩者在常常被視為等價表述。在刑事速裁上訴案件樣本中,被追訴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改①李本森.刑事速裁程序試點研究報告——基于18個試點城市的調查問卷分析[J].法學家,2018(01):165-178+196.②張琴,代溫世.取保候審與緩刑適用關系之異化與重構[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4(06):64-7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事訴訟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協(xié)商制度在中國的興起[J]. 陳瑞華. 法學論壇. 2019(04)
[2]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留所上訴問題研究[J]. 董坤.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19(03)
[3]速裁程序量刑建議實證研究——基于C市J區(qū)460個速裁案件及其相關經驗的分析[J]. 李艷飛.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2)
[4]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問題研究[J]. 王洋. 中國政法大學學報. 2019(02)
[5]檢察機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情況觀察[J]. 國家檢察官學院刑事檢察教研部課題組,孫銳.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18(06)
[6]我國刑事速裁程序的實務困境及其優(yōu)化路徑[J]. 尹露. 政法論叢. 2018(05)
[7]值班律師制度的本土敘事:回顧、定位與完善[J]. 樊崇義. 法學雜志. 2018(09)
[8]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追訴人反悔問題研究[J]. 馬明亮,張宏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
[9]刑事速裁程序“雙重構造”的理論反思[J]. 孔令勇.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8)
[10]認罪認罰從寬視域下律師辯護權的保障[J]. 孔超,方玉霞.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碩士論文
[1]檢察環(huán)節(jié)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問題研究[D]. 羅曼特.浙江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0740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07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