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刑訴法證人出庭作證制度在檢察實踐中的運用
[Abstract]:The newly amende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compulsory testimony of key witnesses in disputed ca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difficulty of witnesses appearing in court and the low rate of witnesses appearing in court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ormative changes of the system of witnesses appearing in court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several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norms of the newly revised text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to carry out the system of witness appearing in court to testify in the practice of public prosecution.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樊崇義;李靜;;傳聞證據(jù)規(guī)則的基本問題及其在我國的適用[J];證據(jù)科學;2008年03期
2 張曙;阿儒汗;;我國證人保護制度的反思與重構[J];河北法學;2006年06期
3 李世清;;證人出庭制度研究——從完善刑事訴訟的視角談起[J];河北法學;2007年04期
4 胡云騰;方金剛;;對關鍵證人出庭作證的一些[J];人民司法;2005年10期
5 左衛(wèi)民;馬靜華;;刑事證人出庭率:一種基于實證研究的理論闡述[J];中國法學;2005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娜;[N];法制日報;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召明;蔡愛林;;刑事證人出庭作證問題新探[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2 劉鑫;萬志堯;;論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方式的本土理性與改良[J];海峽法學;2010年03期
3 陳如超;孫秀偉;;論中國刑事法官的證據(jù)評價模式[J];湖南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4 趙珊珊;;制度建構的進步與立法技術的缺憾——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證人制度”評述[J];證據(jù)科學;2011年06期
5 左衛(wèi)民;;在法治進程中構建簡易刑事程序[J];法學;2008年07期
6 孫玉仁;;論我國證人保護制度之構建[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9年02期
7 魏明娟;;請別再讓證人保持沉默——淺議我國刑事訴訟證人的安全保護[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9年11期
8 施薇;;構建我國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8年21期
9 麥苗;;建立證人保護制度的比較法考察[J];法制與社會;2008年33期
10 高宇飛;;刑事證人拒絕出庭作證問題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郝增錄;;新刑事訴訟法語境下證人保障制度的完善[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吉喜;論刑事訴訟中的公正審判權[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李昌盛;論對抗式刑事審判[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鄭好;我國刑事證人出庭作證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王曉華;我國刑事被告人質(zhì)證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5 尚華;論質(zhì)證[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王日春;證人特免權規(guī)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紀虎;刑事被告人庭審調(diào)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陳如超;刑事法官的證據(jù)調(diào)查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9 倪志娟;刑事訴訟交叉詢問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思怡;刑事訴訟中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秦立男;試論刑事證人出庭難的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潘艷;論被告人的對質(zhì)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董留忠;試論強制證人出庭作證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吳佳紅;傳聞證據(jù)規(guī)則在我國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晉;刑事證人不出庭現(xiàn)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7 胥著華;刑事訴訟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沈麗萍;刑事訴訟中的證人證言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王文君;刑事訴訟構造的初步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10 陳思;論言詞證據(jù)書面化的合理性及限度[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范忠信;親親相為隱:中外法律的共同傳統(tǒng)——兼論其根源及其與法治的關系[J];比較法研究;1997年02期
2 吳登龍;無控訴審判程序探討[J];法學研究;1996年01期
3 劉根菊;確立中國式辯訴交易程序之研討[J];政法論壇;2000年04期
4 楊家慶;;葡萄牙證人保護法[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繆惠;;試論刑事訴訟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及立法對策[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宛錦春;田仁湛;;論直接言詞原則在我國訴訟制度上的實現(xiàn)[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3 徐尉;吳瑞霞;;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完善[J];中國律師;2007年12期
4 李佳;袁艷平;;我國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10年03期
5 楊誠;;論直接言詞原則及在我國刑事審判制度中的實現(xiàn)[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6 朱文蘋;張娜;;論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制度[J];法制與社會;2010年03期
7 許志;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的立法構想[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8 劉月楚;;論證人出庭作證制度[J];研究生法學;2000年02期
9 樊鳳林;;論我國刑事證人出庭作證和測謊儀介入刑事訴訟立法的再完善[J];法學家;2001年04期
10 許樂;;論我國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亞平;;關于我國刑事訴訟貫徹直接言詞原則的思考[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馬琳娜;;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與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的協(xié)調(diào)[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3 徐光巖;;關于對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檢察機關職權修改的思考[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4 羅力彥;;論刑事審判的直接言詞原則[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5 黃玉華;陳貞;;對量刑辯護的思考[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劉力;宋佳;;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之法律化與規(guī)范化——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修訂為契機[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7 張金陽;;論公訴人在刑事訴訟法庭上如何正確處理與律師、法官的法律關系[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8 馬楠;;公訴案件簡易程序法律制度改革與適用機制完善——以社會矛盾化解為視角[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周建國;;刑事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思考[A];2005年貴州省法學會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劉計劃;;刑事抗訴的實證分析[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孫運梁;貫徹直接言詞原則需要三條件[N];檢察日報;2003年
2 宋英輝 羅海敏;刑事訴訟法:哪些地方需要完善[N];檢察日報;2005年
3 裴智勇;刑事訴訟法 再修改前瞻[N];人民日報;2004年
4 陳光中;關于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幾點思考(上)[N];檢察日報;2003年
5 ;關于嚴格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的通知[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嚴格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N];檢察日報;2003年
7 新華社記者 趙曉輝 顏牛;綠大地案還藏著什么秘密[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8 楊文浩;從12到24,立法在博弈[N];法制日報;2011年
9 黃慶暢 李想;12小時與24小時:拘傳時限的利弊權衡[N];人民日報;2011年
10 趙曉輝 顏牛;綠大地案審理究竟在遮掩什么[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塔娜;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交互作用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于平;羈押審查程序要素論[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芳;美國刑事訴訟法對隱私權的保護[D];山東大學;2012年
4 萬永海;刑事法庭調(diào)查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羅海敏;刑事訴訟嚴格證明探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金玄默;論證據(jù)裁判主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王戩;規(guī)范與當為:憲法與刑事訴訟的良性互動[D];四川大學;2003年
8 羅國良;論證據(jù)與定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孫琴;論刑事立案監(jiān)督[D];吉林大學;2013年
10 伏陽;民國時期新疆刑事司法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靜;直接言詞原則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2 蘇龍安;論刑事訴訟法的解釋[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杜曉冬;論民事訴訟中的直接言詞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超;刑事訴訟直接言詞原則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5 龍崢嶸;論刑事訴訟中的直接言詞原則[D];湖南大學;2009年
6 張睿;刑事訴訟法修改的憲法學評述[D];重慶大學;2012年
7 吳德朝;論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之重構[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徐海嬌;我國通緝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9 李維;直接言詞基本原則在我國的確立與相關制度的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杜娟;刑事證人作證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29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212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