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會支持體系
本文選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 社會參與。 參考:《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具有較強的社會屬性,其有效運行有賴于發(fā)達的社會支持體系。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社會參與程度低,司法機關與社會力量之間的信息共享及資源鏈接機制不健全、青少年司法社工力量不足以及政府資金支持缺位,導致社會支持難以體系化、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厘清社會支持體系的內(nèi)涵、結構、主體范圍及其內(nèi)容,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奠定理論基礎。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及資源鏈接機制、實現(xiàn)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與社會工作相結合,以保障社會支持的有效性。通過制定社會參與規(guī)則、設立統(tǒng)籌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機構、探索多元化的資金支持途徑,以實現(xiàn)社會支持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Abstract]: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has a strong social attribute, and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depends on developed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ed by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in China are the low degre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the imperfect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source linking between judicial organs and social forces, the shortage of juvenile justice social workers and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It is difficult to systematize, standardize and normalize social support.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subject scope and content of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source linking, we can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and social 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uppor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the exploration of diversified ways of funding support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upport.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BFX075)“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2YJA820060)“刑事司法的社會倫理環(huán)境研究”
【分類號】:D92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靈芝;論老年弱勢群體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J];理論學刊;2003年04期
2 王郁芳;;女大學生村官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李歆媛;;國內(nèi)外殘疾人社會支持體系比較綜述[J];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4年04期
4 陳學峰;;構筑城市困難群體社會支持體系的政策建議[J];理論前沿;2008年15期
5 劉文芳;馬中全;;轉型期見義勇為英雄的社會支持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J];行政與法;2013年04期
6 孫黎明;;積極構建完整制度體系 有效推進和諧青年培塑[J];寧波通訊;2007年05期
7 高梅書;;農(nóng)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基于蘇北W鎮(zhèn)留守兒童社會化問題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8 盛正國;;弱勢群體的退出障礙與社會支持[J];求實;2007年02期
9 徐宏;;老齡化背景下養(yǎng)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年06期
10 盛正國;;弱勢群體由弱漸強的社會支持體系構建[J];特區(qū)經(jīng)濟;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艷萍;;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的社會支持體系構建——以貴州省貴陽市為例[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閔凌欣;防止“心理震蕩”需社會支持體系[N];福建日報;2012年
2 徐宏 山東財經(jīng)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構建殘疾人養(yǎng)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N];中國人口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程;山東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實證研究[D];濟南大學;2015年
2 呂萌;社會工作介入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3 張云;上海市失智老人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廖曉誠;北京市老年人生活狀況及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3年
5 吳昕宇;關于以NGO機構為核心支持主體建立的流動兒童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彭義錚;城郊失地農(nóng)民可持續(xù)生計的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7 金璐;城市居家養(yǎng)老的現(xiàn)實需求及其社會支持體系的完善[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2年
8 于曉丹;低收入家庭的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韋燕茹;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10 殷莉;留守兒童社會支持體系行動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68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86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