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訴訟法論文 >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若干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24 04:04

  本文選題:強制醫(yī)療 + 庭審模式; 參考:《法律適用》2016年12期


【摘要】: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本文認為,強制醫(yī)療程序應采取二元化的庭審設置,即將強制醫(yī)療庭審程序劃分為兩段:先查明被申請人是否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以及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方面,可以按照普通刑事案件的庭審程序進行;而在查明被申請人是否有繼續(xù)危害社會的可能以及是否需要強制醫(yī)療方面,可以更多的采用聽證的模式。證明標準方面應采取多元標準,對被告人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以及是否系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應當采用與普通刑事案件同一的證明標準,即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對"有繼續(xù)危害社會的可能"的判斷可采優(yōu)勢規(guī)則,即行為人繼續(xù)危害社會的可能大于不會再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可能即可。并主張多維度把握"繼續(xù)危害社會的可能"。
[Abstract]:The revise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prescribes compulsory medical procedures for mental patients who are not criminally responsible according to law.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ompulsory medical procedure should be dualized, that is, the compulsory medical trial procedure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first,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respondent has committed an act that endangers society and whether he has the ability to be criminally responsible. It can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of ordinary criminal cases, and the mode of hearing can be used more in finding out whether the defendant has the possibility of continuing to endanger society and whether compulsory medical treatment is required. With regard to the standard of proof, multiple standards should be adopted, and it is clear that the same standard of proof as in ordinary criminal cases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mentally ill who carry out acts harmful to society and whether they are not criminally responsi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at is, the facts are clear. The evidence is indeed sufficient; the rule of advantage for judg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ntinuing to harm society" is that the perpetrator is more likely to continue to harm society than to no longer carry out the act of harming society. And advocates that the multi-dimensional grasp of "continue to endanger the possibility of society."
【作者單位】: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華東政法大學;
【分類號】:D925.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穎妮;;刑事強制醫(yī)療制度若干問題研究——以C市強制醫(yī)療案件為研究對象[J];中國檢察官;2015年03期

2 湯媛媛;;刑事強制醫(yī)療證明標準采復合標準[J];人民司法;2014年20期

3 陳紹輝;;精神疾病患者強制醫(yī)療的證明標準研究[J];證據(jù)科學;2014年02期

4 縱博;陳盛;;強制醫(yī)療程序中的若干證據(jù)法問題解析[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07期

5 陳衛(wèi)東;柴煜峰;;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yī)療的性質(zhì)界定及程序解構(gòu)[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孔一;黃興瑞;;刑釋人員再犯風險評估量表(RRAI)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年10期

7 孔一;;再犯預測基本概念辨析與選樣方法評價[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吳言軍;趙丹;;強制醫(yī)療案件審判原則探析[N];人民法院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江濤;行政決策聽證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世亮;;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若干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16年12期

2 衛(wèi)學莉;齊靖;李麗靜;;精神障礙患者社會保障權(quán)利的調(diào)研與思考[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年33期

3 王志坤;;刑事強制醫(yī)療的程序轉(zhuǎn)換[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4 陳紹輝;;論刑事強制醫(yī)療程序中人身危險性的判定[J];東方法學;2016年05期

5 陳曉斌;;再犯罪風險測評研究綜述及其展望[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6 楊曉平;;論述我國刑事強制醫(yī)療程序的訴訟化完善[J];法制博覽;2016年21期

7 賀小軍;;重大刑事案件中精神病人處遇程序透視與重構(gòu)[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8 楊菲;;醫(yī)患公法關(guān)系視野下精神障礙患者的人身自由權(quán)分析[J];醫(yī)學與社會;2016年07期

9 陳紹輝;;論強制醫(yī)療程序中危險性要件的判定[J];河北法學;2016年07期

10 袁榕;黃瑛;肖克娟;;基層檢察機關(guān)強制醫(yī)療執(zhí)行監(jiān)督的實踐與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6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縱博;陳盛;;強制醫(yī)療程序中的若干證據(jù)法問題解析[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07期

2 戴慶康;葛菊蓮;;精神障礙患者保安性非自愿住院的主體與標準問題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3 吳澤勇;;中國法上的民事訴訟證明標準[J];清華法學;2013年01期

4 宋英輝;茹艷紅;;刑事訴訟特別程序立法釋評[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張家驥;;對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的理論反思[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2期

6 陳衛(wèi)東;程雷;;司法精神病鑒定基本問題研究[J];法學研究;2012年01期

7 楊宇冠;孫軍;;“排除合理懷疑”與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完善[J];證據(jù)科學;2011年06期

8 陳衛(wèi)東;;構(gòu)建中國特色刑事特別程序[J];中國法學;2011年06期

9 房國賓;;精神病強制醫(yī)療與人權(quán)保障的沖突與平衡[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年07期

10 李筱永;;強制醫(yī)療制度中精神病人人身自由的限制與保護——基于憲法的理論視角[J];衛(wèi)生軟科學;2011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曉軍;;精神病人肇禍問題研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2 付鐘駿;;法國對精神病人司法問題的一些資料[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1980年01期

3 陶桂文;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結(jié)果的行為就是犯罪嗎?[J];人民司法;1982年07期

4 陳忠保;對精神病人的話要認真對待[J];法學;1983年07期

5 陳忠保;;精神病人違法行為的因素及其不負刑事責任的觀點[J];法醫(yī)學雜志;1986年04期

6 馬光瑜;;關(guān)于對精神病人的強制性治療與管理[J];中國社會醫(yī)學;1988年02期

7 劉俊亭;;淺談刑法關(guān)于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及其法律適用[J];法學雜志;1989年05期

8 周玨;關(guān)于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幾個問題[J];人民司法;1990年01期

9 羅璐;;淺談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J];法治論叢;1992年03期

10 羅忠悃;;談同一案例傷害兩人的精神病人鑒定問題[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虞華;;54例精神病人多次肇事肇禍原因分析[A];2009年浙江省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學術(shù)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趙立志;;奧運期間北京市重點精神病人社區(qū)管控模式的實踐與探討[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呂月平;王精;;淺談接觸精神病人的技巧與自我防護[A];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詹建華;;94例精神病人藏藥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A];首屆《中華護理雜志》論文寫作知識專題講座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王明春;;出院精神病人自行停藥的原因及對策[A];河南省精神科護理管理學術(shù)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6 徐春麗;孫巧云;;精神病人出院后停藥原因分析和護理措施[A];河南省精神病學學術(shù)年會資料匯編[C];2006年

7 王秀紅;董玉秀;;心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病人再發(fā)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胡雪梅;;157例救治精神病人的特點與護理對策[A];二零零六年度全國第五次護理專業(yè)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李秀灼;;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A];二零零六年度全國第五次護理專業(yè)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王琴;;淺談護士與探視精神病人家屬產(chǎn)生分歧的原因及對策[A];二零零六年度全國第五次護理專業(yè)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藤縣公安局局長 李志才;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問題應引起社會重視和關(guān)注[N];法治快報;2007年

2 童敏;從能力視角開展精神病人康復[N];中國社會報;2007年

3 李曉平邋曾小聰;精神病人將獲專項救治經(jīng)費[N];廈門日報;2007年

4 記者 高一村 楊炳瓏;劉曉委員:加強對農(nóng)村精神病人的救助與服務[N];中國社會報;2008年

5 石子河 吳卸娜;及早讓精神病人告別“鐵籠”[N];檢察日報;2008年

6 王新環(huán);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應由司法決定[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8年

7 余順廣;溫嶺:建立精神病人肇事預防機制[N];人民公安報;2010年

8 機關(guān)職員 鄭復華;抓精神病人頂包背后有政績沖動[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鄭嵐寧 鄰水記者站 岳瑛;實施醫(yī)療救助 關(guān)愛精神病人[N];廣安日報;2010年

10 鄭嵐寧;鄰水縣對精神病人實施分類救助[N];中國社會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琳琳;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問題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2 陳增輝;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蔣正雄;我國刑事強制醫(yī)療程序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4 王聰;論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的權(quán)益保障[D];蘭州大學;2015年

5 賴雯麗;論我國精神病人刑事強制醫(yī)療[D];蘭州大學;2015年

6 余超婷;我國精神病人社會救助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7 李俊茹;論強制醫(yī)療司法程序[D];山東大學;2015年

8 胡雅瓊;完善我國強制醫(yī)療程序的探討[D];遼寧大學;2015年

9 盧夢嬌;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程序性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10 李亭靜;強制醫(yī)療程序與檢察權(quán)的運行[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7950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7950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45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