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益訴訟制度構(gòu)建的困境與出路——以新世紀以降相關文獻梳理為視角
本文選題:公益訴訟 切入點:文獻綜述 出處:《山東社會科學》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2001——2016年上半年CNKI(中國知網(wǎng),英文簡稱CNKI)收錄的學術(shù)文獻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定量分析方法對論文發(fā)表年份數(shù)量、論文選題方向、論文發(fā)表層級進行分類分析;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別以公益訴訟基本范疇的內(nèi)涵和外延為視角,從公益訴訟研究的原點"公益"出發(fā),研究公益訴訟的概念、分類與公益訴訟的主體和制度構(gòu)建等學術(shù)論文。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公益訴訟研究與經(jīng)濟發(fā)展和公共政策調(diào)整表現(xiàn)出同步性的特征。由于作為公益訴訟的本源,既何為公益的研究有待厘清,尚未形成主流認識,致使關于何為公益訴訟概念模糊;公益訴訟的分類標準不統(tǒng)一,訴訟類型重疊,導致基于不同標準而展開的原告資格討論與相應制度構(gòu)建眾說紛紜。通過對現(xiàn)有的公益訴訟學術(shù)成果梳理,尋找出未來公益訴訟研究的方向和破解阻礙公益訴訟司法運行的癥結(jié)所在。
[Abstract]:Taking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collected by CNKI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1-2016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number of years published, the direction of topic selection and the level of pub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basic category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from the origi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ublic good" by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adjustment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chronism. As the origi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research on what is public interest needs to be clarified, but th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has not been formed, which leads to the ambiguity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he disunity of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the overlapping of litigation types. The discussion of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standard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Find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solve the crux of the obstruction of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judicial oper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基金】:最高人民法院重大項目“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06-21200016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剛;;論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適格原告[J];政法論叢;2013年05期
2 洪浩;鄧曉靜;;公益訴訟中檢察權(quán)的配置[J];法學;2013年07期
3 顏運秋;余彥;;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的建議及理由——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5條的理解[J];法學雜志;2013年07期
4 韓波;;公益訴訟制度的力量組合[J];當代法學;2013年01期
5 孫佑海;;對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中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解[J];法學雜志;2012年12期
6 何燕;;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之權(quán)力解析及程序構(gòu)建[J];法學論壇;2012年04期
7 隋洪明;;分立抑或統(tǒng)一:我國公益訴訟制度構(gòu)建與分歧消解[J];政法論叢;2012年02期
8 寧利昂;;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本土可行性分析[J];政治與法律;2012年04期
9 章禮明;;檢察機關不宜作為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原告[J];法學;2011年06期
10 吳衛(wèi)星;;印度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及其啟示[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杉杉;;論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原告資格[J];法制與經(jīng)濟;2017年07期
2 陳海嵩;;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程序規(guī)則的爭議與完善[J];政法論叢;2017年03期
3 朱金高;;民事公益訴訟概念辨析[J];法學論壇;2017年03期
4 江國華;張彬;;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化之基礎[J];南海法學;2017年02期
5 蔣悟真;魏舒卉;;邁向現(xiàn)代慈善:我國《慈善法》文本的規(guī)范分析[J];政法論叢;2017年02期
6 李富賽;;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困境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7年10期
7 李曉農(nóng);;我國食品監(jiān)管法律制度的歷史演變和啟示[J];中國衛(wèi)生法制;2017年02期
8 劉旭;;論我國消費者公益訴訟原告主體的構(gòu)建模式[J];法制與社會;2017年08期
9 胡衛(wèi)列;遲曉燕;;從試點情況看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10 卞雅嫻;;檢察院提起環(huán)境侵權(quán)公益訴訟的主體適格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7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國;;列寧一般監(jiān)督理論的制度實踐與借鑒價值[J];法學評論;2013年02期
2 傅郁林;;我國民事檢察權(quán)的權(quán)能與程序配置[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3 熊光清;;從輔助原則看個人、社會、國家、超國家之間的關系[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4 馬梅鳳;;關于檢察機關參與環(huán)境公益訴訟問題的幾點思考[J];理論導刊;2012年05期
5 曹樹青;;“怠于行政職責論”之辯——環(huán)保行政部門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之論見[J];學術(shù)界;2012年03期
6 廖中洪;;對我國《民訴法》確立公益訴訟制度的質(zhì)疑[J];法學評論;2012年01期
7 劉學在;;請求損害賠償之團體訴訟制度研究[J];法學家;2011年06期
8 韓波;;《民事訴訟法》修改的集約化圖景[J];清華法學;2011年03期
9 胡宜奎;;論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擴張[J];學術(shù)界;2011年01期
10 趙秀敏;;“公益訴訟”的價值[J];求實;2010年S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梅林;;探究我國公益訴訟制度之構(gòu)建[J];東南學術(shù);2006年02期
2 顏梅林;;和諧社會催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構(gòu)[J];發(fā)展研究;2006年03期
3 張雪萍;葉笑寒;;公益訴訟制度[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吳平紀;;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之建構(gòu)[J];黨史博采.理論;2006年02期
5 張式軍;孫曉曉;;兩大法系公益訴訟制度比較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 吳興國;;公益訴訟制度:降低行政成本的關鍵[J];學習月刊;2007年19期
7 陳建智;;構(gòu)建我國公益訴訟制度若干問題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36期
8 郭凱;;論中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9 呂娜;;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4期
10 金亮新;;公益訴訟制度與公民權(quán)利之關系研究[J];社科縱橫;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皇紅恩;孟健強;;試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2輯)[C];2008年
2 毛永紅;;公益訴訟制度構(gòu)想[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藍楠;;構(gòu)建我國環(huán)境保護中的公益訴訟制度[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7年
4 周曉唯;魏召君;;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易珍榮;;我國公益訴訟制度建立與檢察權(quán)的行使[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周曉唯;魏召君;;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圣志;構(gòu)建公益訴訟制度[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記者 謝文英;政協(xié)提案助推了公益訴訟制度產(chǎn)生[N];檢察日報;2013年
3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教授 劉俊海;公益訴訟制度破解大規(guī)模侵權(quán)難題[N];法制日報;2013年
4 劉武俊 作者系司法部研究室研究員;公益訴訟制度值得期待[N];長江日報;2005年
5 何苗;期待公益訴訟制度更健全[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6 李知雅;公民權(quán)益亟須公益訴訟制度護航[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7 時事評論人士 瞿方業(yè);公益訴訟制度宜早日法律化[N];佛山日報;2011年
8 記者 劉子燁;盡快建立公益訴訟制度[N];聯(lián)合時報;2012年
9 陳杭平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公益訴訟制度解讀與實踐運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劉武俊;公益訴訟制度的空白亟待填補[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小隆;公益訴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靖;論我國勞動權(quán)保障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石莉芳;構(gòu)建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論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張津平;城市房屋征收公益訴訟制度探究[D];延邊大學;2011年
4 趙亞明;論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D];燕山大學;2012年
5 王穎;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6 張子谷;我國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7 張豐國;對我國公益訴訟制度的幾點思考[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4年
8 姚銀銀;大氣污染的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9 王宇;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10 符加飛;我國勞動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73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57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