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進路與爭議解決:不動產(chǎn)登記糾紛民、行交叉的司法對策——以司法個案為視角
本文關鍵詞: 不動產(chǎn)登記 物權 行政法 民行交叉 出處:《行政法學研究》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司法實踐中,對不動產(chǎn)登記案件的民事、行政重復審理,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不僅給司法公信造成了損害,也對統(tǒng)一司法尺度、正確選擇審理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審判實踐中處理不動產(chǎn)登記案件呈現(xiàn)出多種處理方式,體現(xiàn)出公權與私權、行政權與司法權、行政權與私權、行政審判權與民事審判權的互動與博弈,惟有通過強化立案職能、充分運用協(xié)調(diào)和解機制、發(fā)揮變更登記與異議登記的效用,才能在維護法律秩序和保障當事人的權利的基礎上實質(zhì)性地解決問題。
[Abstract]: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phenomenon of repeated civil and administrative trial of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cases and different judgments in the same case has not only caused damage to the judicial public trust, but also has a unified judicial standard. The correct choice of the trial mode puts forward the challenge. In the trial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ways to deal with the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cases, which reflec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the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power,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private rights. The interaction and game between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and civil jurisdiction can only play the role of change registration and dissent registrat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filing the case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legal order and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on the basis of substantive solutions.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2.1;D923.2;D925.3
【正文快照】: 一、基本案情原告劉玲出生后被劉云耀夫婦收養(yǎng),與劉云耀夫婦共同居住于某胡同9號101室。劉氏夫婦之子劉偉婚后居住在某胡同9號204室。劉氏夫婦共有房屋三套分別為某胡同9號101室、某胡同9號204室、某胡同11號101室。1998年房改,劉氏夫婦已經(jīng)相繼去世。劉偉于1998年通過房改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吳偕林;;民事、行政救濟程序交叉問題之解決[J];法律適用;2007年07期
2 劉東亮;;我國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標準之理性選擇[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3 章劍生;論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訴訟確認違法判決中的適用[J];法學;2004年06期
4 王學棟;中美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標準的比較與反思[J];河北法學;2004年11期
5 王光輝;一個案件 八份判決——從一個案例看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交叉與協(xié)調(diào)[J];中外法學;1998年02期
6 錢弘道;吳亮;;糾紛解決與權力監(jiān)督的平衡——解讀行政訴訟法上的糾紛解決目的[J];現(xiàn)代法學;2008年05期
7 楊凱;;論房產(chǎn)糾紛行政與民事交叉案件之審理對策——兼評《物權法》實施對民事行政關聯(lián)訴訟審判之影響[J];行政法學研究;2008年01期
8 王利民;郭明龍;;邏輯轉(zhuǎn)換與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不動產(chǎn)登記瑕疵救濟模式的體制性調(diào)整[J];政法論叢;2006年05期
9 章志遠;;我國司法政策變遷與行政訴訟法學的新課題[J];浙江學刊;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發(fā)源;;行政壟斷的合理性司法審查[J];商業(yè)研究;2011年10期
2 彭誠信,臧彥;加害人以經(jīng)行政許可為抗辯時對受害人的法律救濟[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榮榮;;民事行政爭議關聯(lián)案件處理模式探討[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年01期
4 章志遠;;行政裁量基準的興起與現(xiàn)實課題[J];當代法學;2010年01期
5 顏文軍;陳夢群;;論行政、民事爭議交叉案件的裁判徑路——以行政行為間接介入民事糾紛為視角[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6期
6 郭春鎮(zhèn);;論反司法審查觀的“民主解藥”[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7 張冬梅;;完善林權登記的若干基礎問題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焦寶乾;;2008年度國內(nèi)部門法律方法論研究報告[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9 吳偕林;;民事、行政救濟程序交叉問題之解決[J];法律適用;2007年07期
10 楊建順;;行政、民事爭議交叉案件審理機制的困境與對策[J];法律適用;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瑞欽;;利益衡量方法在行政審判中之運用——以行政確認違法判決為例[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昕;;制度欠缺與司法程序的權宜之計——論登記行為爭議的司法裁判[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何海波;;行政行為對民事審判的拘束力[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章志遠;;行政裁量基準的興起與現(xiàn)實課題[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朱衛(wèi)紅;;行民交叉案件中的相對人行為效力[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行政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暨“律師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譚煒杰;;從撤訴到契約:當代中國行政訴訟和解模式之轉(zhuǎn)型[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7 唐玲莉;;論不動產(chǎn)登記糾紛中權利救濟路徑之選擇[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8 李克鋒;;論檢察工作中的規(guī)范替代[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9 張麗;;論行民交叉案件的司法處理[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茂中;反壟斷法實施中的相關市場界定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訴訟處理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3 張冬梅;物權法視野下的林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利春;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李仁燕;高校內(nèi)部行政法律關系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王旭軍;不動產(chǎn)登記司法審查標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張浪;行政規(guī)定的合法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鄭金虎;司法過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徐唐棠;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的經(jīng)濟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10 馮威;行政法視野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群;行政爭議、民事爭議交叉類案件解決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孫維玉;論我國公司瑕疵設立處理模式[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玲;論不動產(chǎn)登記糾紛案件中的民行交叉問題[D];蘇州大學;2010年
4 蔣艷春;房屋登記糾紛司法審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雷恩輝;民事訴訟若干先決問題案例探究[D];蘭州大學;2010年
6 司海燕;行政訴訟判決形式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方麗冬;事實問題司法審查強度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祁芳儒;不動產(chǎn)異議登記研究[D];煙臺大學;2010年
9 王立威;行政訴訟確認違法判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10 高民權;論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行為瑕疵的裁判規(guī)則[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藹,陳良剛;WTO與我國司法審查標準[J];比較法研究;2002年02期
2 馬懷德;澳大利亞行政法中的程序公平原則——兼論對中國行政程序立法的啟示[J];比較法研究;1998年02期
3 王清軍;環(huán)境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再認識[J];當代法學;2002年05期
4 路國連;論行政公益訴訟——由南京紫金山觀景臺一案引發(fā)的法律思考[J];當代法學;2002年11期
5 王洪亮;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立法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6 曹祜;論法律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王達;司法權與行政權關系之探討──對“老干媽”一案二審判決的異議[J];法律適用(國家法官學院學報);2001年10期
8 吳偕林;;民事、行政救濟程序交叉問題之解決[J];法律適用;2007年07期
9 章志遠;;給付行政與行政訴訟法的新發(fā)展——以行政給付訴訟為例[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10 謝莊 ,王彤;產(chǎn)權變更登記不應是商品房買賣合同成立的要件[J];法學評論;199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解志勇;論行政訴訟審查標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春雅;;自我舉證:自由抑或負擔[J];中國房地產(chǎn);2008年04期
2 馮駿;許云勇;;不動產(chǎn)登記信息公開是現(xiàn)代民法的必然要求——對《房屋權屬登記信息查詢暫行辦法》的簡要說明[J];中國房地產(chǎn);2007年02期
3 張龍林;;《中美新約》與美國在華不動產(chǎn)重新登記之爭[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4 文志敏;;不動產(chǎn)登記行為定性分析——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維度[J];中國房地產(chǎn);2011年03期
5 文志敏;;不動產(chǎn)登記行為定性分析——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維度[J];中國房地產(chǎn);2011年05期
6 邵亞萍;;行政法視野下的不動產(chǎn)登記審查標準——以房產(chǎn)登記為例[J];浙江學刊;2009年04期
7 王廣華;對我國不動產(chǎn)登記制度的認識[J];測繪通報;2003年05期
8 彭敏莉;;我國不動產(chǎn)登記的審查方式[J];中國公證;2011年07期
9 吳堅;;行政撤銷(注銷)不應也不能取代登記機構依職權進行更正登記[J];中國房地產(chǎn);2008年11期
10 黃河清;;這本土地證書該不該注銷[J];資源導刊;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克穩(wěn);;我國不動產(chǎn)登記中的行政法問題[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喬勇霏;;論不動產(chǎn)善意取得的司法實踐——從一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說起[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吳清旺;;我國商品房預告登記制度研究——以預購人權益保障為視角[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熊文釗;張步峰;;行政法視野下的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行為[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賈雪池;;轉(zhuǎn)型時期俄羅斯國家地籍法律制度變遷的法經(jīng)濟學研究[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坤;不動產(chǎn)登記方可生效 當事人負擔有望減輕[N];法制日報;2007年
2 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外事辦;俄羅斯地籍管理改革概覽[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3 王達;物權法中的行政法問題:不動產(chǎn)登記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7年
4 記者 康慶;不動產(chǎn)登記最具公信[N];成都日報;2005年
5 吳穎;土地物權立法有望提速[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7年
6 省社科院法學所副研究員 方明;不動產(chǎn)登記機構應予明確[N];江蘇法制報;2005年
7 記者 王奇;重慶熱議物權法草案[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5年
8 ;實現(xiàn)統(tǒng)一登記:還有多長的路要走[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吳坤;盤點物權立法十大焦點問題[N];法制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吳坤;物權立法逾萬件社會意見有回應[N];法制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桂紅;林業(yè)物權制度比較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2 于霄;英國土地登記法律制度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劉登山;我國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崔欣;中國農(nóng)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張冬梅;物權法視野下的林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娜;不動產(chǎn)登記的國家賠償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呂紀林;不動產(chǎn)登記賠償?shù)臍w責原則與賠償方式[D];蘭州大學;2008年
3 葉青;違章建筑的否定與肯定[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4 李玲;論不動產(chǎn)登記糾紛案件中的民行交叉問題[D];蘇州大學;2010年
5 郭敏;不動產(chǎn)登記糾紛民事與行政交叉問題之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李庚躍;不動產(chǎn)登記的行政法問題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崔紅艷;不動產(chǎn)錯誤登記行政賠償制度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8 郭成;不動產(chǎn)買賣制度問題的思考[D];吉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9 顧桃;農(nóng)村集體土地登記制度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10 方麗瓊;我國房地產(chǎn)登記制度的現(xiàn)狀、發(fā)展與完善[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511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45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