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權啟動到訴權驅動——論證人出庭模式之轉變
本文關鍵詞:從職權啟動到訴權驅動——論證人出庭模式之轉變
【摘要】:我國刑事證人出庭模式是一種職權啟動的模式:裁判權決定證人出庭標準和范圍,通知證人出庭主要由裁判權主導,裁判權在采信證言筆錄上不受限制。西方主要國家確立的是訴權驅動的證人出庭模式:裁判權在證人出庭范圍的確定上沒有決定權,訴權可以選擇自行通知或申請法院通知證人出庭,訴權合意可以賦予證言筆錄以證據能力。職權啟動模式以效益、結果為價值導向,訴權驅動模式以公正、過程為價值基礎。職權啟動模式中,訴權無法充分行使處分權,無法有效制約裁判權的行使,無法解決因法院審判惰性導致的證人不出庭問題。從長遠來看,證人出庭模式應當從職權啟動逐步走向訴權驅動。短期內,在我國職權啟動模式難以立刻改變的情況下,應當構建最低限度的訴權行使和訴權表達機制。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我國刑事審判中,證人出庭率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以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為例,2002年至2012年,一共審查起訴刑事案件1 212件,90%的案件存在證人證言,但證人出庭的案件不到10件[1]。為推動證人出庭作證,2012年刑訴法做出了一系列變革,比如規(guī)定了證人應當出庭的情形,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樊學勇,陶楊;刑事訴權理論視野下的刑事審判制度改革[J];當代法學;2005年04期
2 陸而啟;;葉公好龍:刑事證人出庭的一個寓言[J];證據科學;2008年01期
3 汪建成,孫遠;論司法的權威與權威的司法[J];法學評論;2001年04期
4 白冰;;論庭前會議制度的司法完善[J];甘肅理論學刊;2013年06期
5 陳瑞華;;案卷筆錄中心主義——對中國刑事審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法學研究;2006年04期
6 陳瑞華;;論證人證言規(guī)則[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龍宗智;;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半年初判[J];清華法學;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學寬;郭志遠;;反傳聞規(guī)則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張小玲;李家宏;;論刑事訴訟中訴判同一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3 鄭好;;比較法視野下的監(jiān)聽立法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宏觀位階——兼評中國證據規(guī)則的憲法化取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5 劉國慶;;關于刑訴中法官調查權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6 王圣揚;楊國萍;;辯護律師與刑事法官關系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7 韓光;從“夫妻看黃碟”案看刑事偵查中的司法令狀規(guī)則[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8 姚正祥;論取保候審制度的終結──兼談保釋制度在我國的建立[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9 萬毅;;偵查訊問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10 孫泳;;刑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價值及建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早春;徐瑾;倪培興;;司法體制改革中的中國檢察權及其權力配置問題芻議[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張朝霞;王志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視野中論檢察機關的刑事政策改進[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萬毅;;檢察官角色與檢察權配置[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單民;上官春光;;和諧語境下的職務犯罪偵查公開問題[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卞建林;高家偉;譚秋桂;孫銳;;中國訴訟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趙靖;;論我國檢察機關選擇起訴權的完善[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7 魏俊哲;;強化司法權威:正當性基礎與制度建構[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8 欒少湖;耿焰;;從刑事訴訟的核心價值觀看中國刑事訴訟制度的變革[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9 于寧杰;;論律師職業(yè)權利的性質[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10 陳焰;林寧燁;;自偵案件適用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難題與出路[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周強;我國保護被追訴人人身自由憲法條款之實施[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5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海平;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孫寶民;死刑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9 聶施恒;美國檢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吳鋒;刑事立案監(jiān)督權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學玲;刑事司法中職權配置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洪梅;論我國偵查程序中辯護權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學;2009年
3 周緒峰;偵查人員程序性違法的舉證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魏巍;我國刑事被害人保護救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海嬌;我國刑事訴訟見證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宋超;自訴轉公訴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阮露玫;論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李軍;偵查權下沉之檢察監(jiān)督制約模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林雪嬌;偵訊程序中的人權保障[D];湘潭大學;2010年
10 曹剛果;刑事訴訟契約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英輝,李哲;直接、言詞原則與傳聞證據規(guī)則之比較[J];比較法研究;2003年05期
2 莫紀宏;;論人權的司法最終救濟性[J];法學家;2001年03期
3 汪建成;;刑事審判程序的重大變革及其展開[J];法學家;2012年03期
4 汪建成;論刑事訴訟程序[J];法學評論;2000年02期
5 龍宗智;威脅、引誘、欺騙的審訊是否違法[J];法學;2000年03期
6 陳瑞華;法治視野下的證人保護[J];法學;2002年03期
7 陳瑞華;;評《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審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學;2011年11期
8 韓旭;;律師辯護意見為何難以被采納——以法院裁判為視角[J];法治研究;2008年04期
9 胡云騰;喻海松;;刑事一審普通程序修改解讀[J];法律適用;2012年09期
10 陳衛(wèi)東;;立法原意應當如何探尋:對《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試行)》的整體評價[J];當代法學;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南申;彭岳;;證人保護制度構建之法律思考[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張勝全;;論我國證人保護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8年07期
3 沙飛彤;;關于建立證人保護制度的初步設想[J];法制與社會;2009年03期
4 孟傳香;;刑事證人保護制度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5 鄭延培;;從比較法視角談我國證人保護的缺失[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6 蘭曉華;;證人保護制度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35期
7 王洪宇;證人不作證的立法思考及對策[J];中國司法;2000年03期
8 龔德云;論“證人未到庭”與言詞直接原則[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9 劉周;證人拒證問題研究[J];檢察實踐;2000年03期
10 徐嵐;論建立和完善證人保護制度[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吳常青;陳利紅;;廣義視角下的刑事證人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4輯)[C];2006年
2 姚凱;任關芬;;淺談強制證人出庭制度[A];貴州法學(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郝增錄;;新刑事訴訟法語境下證人保障制度的完善[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4 李丹愷;;淺析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立法發(fā)展與困境[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5 李妍;;證人證言與證人心理特征[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6 張淑臻;;新刑訴法視角下的證人作證制度[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金鳳;完善我國證人保護制度之我見[N];江蘇法制報;2013年
2 林林;證人為什么不愿出庭[N];北京日報;2004年
3 劉武俊;保護證人方能破解“作證難”[N];中國經濟導報;2004年
4 早報首席評論員 魯寧;轉型期需要更完善證人保護制度[N];東方早報;2005年
5 秋子;誰來保護證人[N];法制日報;2001年
6 秦平;證人的權利[N];法制日報;2002年
7 陳楓;證人保護制度亟待完善[N];法制日報;2003年
8 楊濤;完善證人保護制度需要立法支持[N];法制日報;2005年
9 陳衛(wèi)東;讓證人走向法庭[N];法制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高鑄成 通訊員 鐘晶晶;如何破解證人出庭作證難[N];工人日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逄艷波;證人拒證問題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李杉;證人出庭制度的完善[D];貴州大學;2009年
3 彭建波;證人遠程作證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張晨;刑事訴訟證人出庭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鄒積超;刑事訴訟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6 吳常青;刑事證人保護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陳全成;論我國刑事證人保護的立法完善[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8 屈天舒;論我國證人出庭制度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學;2005年
9 覃開艷;證人拒證權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穎紅;刑事證人權利保障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242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124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