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法對人身權的保護
發(fā)布時間:2017-06-30 18:13
本文關鍵詞:論民法對人身權的保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法治社會建設的逐步完善。群眾的法律意識與維權意識逐步加強,在處理各類民事法律關系上對法益上的人身權的保護與爭論逐漸成為近年來的熱點。因而引發(fā)了學術界與法理研究者對民法中關于保護人身權的規(guī)范關注。人身權與財產(chǎn)權相對應是民事權利一大重要與基礎的組成部分。并且民事關系中的主體需要在人身權得到尊重與保護的前提下才能去爭取,維護財產(chǎn)權。因此在民法各類權力中的地位與重要性不言而喻?v觀民法的發(fā)展與多次改革,人身權始終作為一個重要的前提得以被闡述,但在具體的保護措施的設置與落實上仍有許多缺陷與漏洞需要司法界加以完善,本文將圍繞民法通則與具體法規(guī)對人身權保護制度做一個梳理與簡要分析。
【作者單位】: 涪陵廣播電視大學;
【關鍵詞】: 人身權 民法 原則 法條 前提
【分類號】:D923
【正文快照】: 法制建設過程中,一方面人們的維權意識增加,一方面因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轉型又帶來的新的權益糾紛與人身侵害方式。人身權的保護面臨著新的威脅。例如在知識產(chǎn)權,環(huán)境污染,不當?shù)睦婕m紛,第三方參與等復雜的民事關系中要更好的保護人身權,需要立法與司法對法律規(guī)范與其落實做出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保軍;;主體需要與法律價值[J];中外法學;1991年02期
2 周文華;;主體需要:三個文明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趙守運,邵希梅;哲學“價值”范疇的本質特征[J];探索;1993年01期
4 陳新漢;主體需要、評價標準及其選擇──對評價活動機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思考[J];求索;1995年01期
5 陶晴;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需要[J];現(xiàn)代哲學;1997年04期
6 葛洪義;目的與方法:法律價值研究論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7 李建珊;需要──利益──目標──科學價值觀念形成的三部曲[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8 王玉
本文編號:502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minfalunwen/502922.html